“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14-03-05 23:52孙全军邹德胜
中小学德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税收

孙全军++++++邹德胜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最早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非连续性文本”通常以清单、图表、表格、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等多种方式呈现信息,具有直观形象、简明精炼、客观实用等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初中阶段)要求:“阅读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尽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首次出现在语文新课标中,但作为对学生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的要求,它在培养学生获取、解释信息的能力、反思和评价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这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不谋而合。

因此,科学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灵活开发应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对于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价值(以下课例均选自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

一、导入新课“独出机杼”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具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切入主题等多重意义。好的课堂导入,能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步入求知状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导入新课,常常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八年级下册)时,笔者以两幅实验图(预先画好或者在黑板上现场演示)为素材导入新课。

笔者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右图中的三条线段a、b、c与左图中的标准线段x是否相等(实验开始前,学生都做出了正确的回答);稍后,依次找6位有威信的同学,上前仔细观察后回答(线段a、b、c与标准线段等长)。笔者再请其他同学回答,连续多位同学回答a、b、c与标准线段x等长。此时,笔者公布真相:这是一个心理小测验。其实a、c和x相等,b要短些,上来观察的6位同学其实都是老师故意安排的“托”。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后来却改变了看法呢?由此,引出本课主题——“从众心理”。

这一导入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示,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感受中,初步了解了本课的主题——从众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突出重点“独具匠心”

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地,课似听曲不喜平。课堂教学必须提纲挈领,分清层次,明确教学重点,抓住初中生的思维特性,不拖泥带水,于重点处着墨,于关键处“抛锚”。

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资源”(八年级下册)时,教师出示材料:有一位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在纸上画了个圈(见下图),指出就是这个圈让石家庄一年赚了27亿元(学生惊讶)。

在学生看图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抛出问题:

(1)示意图中空出了三个环节:A. 牛粪发酵,B. 产生秸秆,C. 渣子施肥,请分别填到相应的空白处。

(2)上图所示的资源利用方式叫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什么好处和特点?请说出两点;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请举出两例说明如何进行再利用。

(3)针对本地区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问题(比如焚烧秸秆等)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节约资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这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引入形象地说明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贴近生活,便于学生感受到“节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填空,并结合生活经验对示意图的流程进行分析探究,让学生在对图示信息的准确理解和提取基础上,清晰地理解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实现了教材知识的生活化、生成化、应用化。

三、化解难点“别出心裁”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的较大落差,分析这一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鉴于“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形象、简明精炼的特点,当有些抽象的问题单纯用语言文字无法准确表达时,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搭建合适的台阶便可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

例如,“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八年级下册)一课的难点。为此,教师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材料1:2013年初,苏州市财税金融系统举行专题汇报会,盘点2012年度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等情况。统计显示:2012年,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04.3亿元,增收103.5亿元,增长9.4%。呈现材料2:2012年苏州市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见饼状图)。

师:苏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不管是公路、铁路,还是广场、公园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同学们知道这些资金来自哪里吗?请联系材料二中的饼状图回答:材料一中提到的“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来自于哪里?

生: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如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得出:税收是国家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即税收“取之于民”。那么这些税收又被政府用到哪些方面了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用于基本建设城市维护、支援农业生产、文体广播事业、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和福利救济等。

生2:我国税收用之于民。

师:说的非常好。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广大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税收的性质与作用”对初中生而言,内容比较宏大而难以理解。教师将相关数据制作成直观的饼状图,辅之以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由此层层推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在此,“非连续性文本”的引入,搭建了教材知识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桥梁,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形象化,从而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

四、课堂板书“独辟蹊径”

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板书,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具有强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凝聚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等多重功能。而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巧妙设计板书,可以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资源”(八年级下册)时,笔者预设了四个活动板块:一是“论时事、看本质”;二是“说资源、明国情”;三是“想对策、兴中华”;四是“理思路、盘收获”。通过这四个活动板块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知晓我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在进行至“理思路、盘收获”时,学生基本上都只是围绕某一个方面谈收获,缺乏体系观。为此,笔者增加了一个活动环节——“师生共建知识树”,(见下图),引导学生从“是什么(形势)”“怎么办(措施)”两个方面,感悟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形势,而应对这一形势必须多措并举;由此,学生得出:我们必须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知识树”名为板书,实则构建了一种思维导图。借此,师生对课堂所学进行了知识盘点,搭建起教材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回归生活中升华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课堂收尾“余音绕梁”

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与之相呼应。一个精彩的课堂收尾能使课堂教学“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教师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提出一个“叹号”。如在“人不能选择父母”(八年级上册)一课即将结束时,笔者播放了央视公益广告《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之回家篇——《爸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用一个个触动心灵的“回家”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家”的情感共鸣,为下一框“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教学铺垫情感基础。或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引出一个“破折号”。如在“学会尊重别人”(七年级上册)一课结束时,教师呈现了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法国人的风度,加深学生对“学会尊重别人”的理解和内化。或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抛出一个“省略号”。如“磨砺坚强的意志”(八年级上册)一课结束时,教师再次呈现教材中的漫画(如图所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漫画反映了主人公缺乏坚强意志品质中的“坚忍性”这一特征,除此之外,你还想对漫画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漫画对你的学习与生活又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情境材料的有效信息,引发更多的思考,让课堂延伸至学生的生活实践。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特别提到:“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其开发与应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合理地开发、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苏州吴中区郭巷中学 江苏苏州 21502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税收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税收(二)
连续性
税收(四)
税收(三)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