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4-03-04 04:06杨艳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

杨艳峰

摘 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从关爱学生,创设新颖的情境,创设悬念,利用电教手段,动手操作,开放数学课堂等多方入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52-01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也是从兴趣开始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关爱学生,酝酿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一位学生喜欢、爱戴的老师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关心照顾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关心和照顾,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教师真挚的“爱”,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扶助后进生

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应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后进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后进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耐心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后进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后进生就会逐步转变。

3、表扬鼓励,坚定信心

后进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

二、创设新颖的情境,引发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

三、创设悬念,引导探究兴趣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浓厚兴趣。是老师常常用来设计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下发”、“令人深思”。例如我在执教“三角形内角和”时,先在投影上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我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兴趣

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将抽象的概念,以视觉形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既科学又直观,既生动形象又有吸引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借助电教手段引入新课,过渡自然,形式新颖,内容有趣,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开放数学课堂,增强兴趣。

发动学生,开放数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不应是老师讲学生听得单一的授课式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活动,双边互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学生可以开展自学讨论,抢答,自我测试,课后调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是他们乐于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参考文献:

[1] 刘 旭.创设情景与数学教学.小学教学参考.2007(18).

[2] 刘杏花.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小学数学教育. 2003.4

猜你喜欢
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