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的一首旧体译诗

2014-03-04 18:56潘建伟
书屋 2014年2期
关键词:旧诗朱氏格律

潘建伟

朱光潜出生于安徽桐城,自幼乐于读诗谈诗,却不肯多做诗,曾对方东美说:“每日必读诗,惟不敢轻尝试。”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朱光潜全集》载朱氏所做之诗,不过《夏丏翁羊毛婚倡和诗》七律一首。对于旧诗的魅力,他承认“是在读过一些西诗之后”,“从西诗的研究中明白诗的艺术性和艺术技巧,学会诗人看人生世界和运用语文的方法”,由此从以往读过的旧诗中发现许多新的意味(《研究诗歌的方法》)。“五四”以后,朱氏多为旧诗的存在价值正名。他为诗的“格律”作辩护:“如果真是诗人,格律决不会能拘束他;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是腐滥,无格律他的诗也还是腐滥。”〔1〕他为社会否定旧诗的风气而惋惜:“诗词为中土文艺之精髓,近日士子方竞骛于支离破碎之学,此道或送终命绝。”(1941年5月12日给方东美的信)

朱氏娴熟英语、德语,一再强调“最好能从原文读西诗”。他有时说诗不能译,如《研究诗歌的方法》云:“诗都不能翻译。”在《谈翻译》中指出:“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尤其是诗”,并云:“说诗可翻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有时说诗最难译,如《现代中国文学》一文云:“诗最难译,徐志摩、朱湘、梁遇春、梁家(宗)岱、卞之琳、冯至诸人对于西诗各有尝试,但都限于零篇断简。总观翻译界,努力很可观,而成就不算卓越。”有时言语自相矛盾,徘徊于“不可译”与“难译”之间,如《谈中西爱情诗》云:“而且诗不能译,西诗译尤难。”

朱氏在194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论文学》收录论文十九篇,最后一篇即为《论翻译》。此文认为在严复所说的“信、达、雅”三个标准中,“信”最难做到,原因在于中西文字文化意义不同,声音节奏不一,使得原文本身很优美,译文却不免佶屈聱牙、索然无味。虽然他认为林纾、菲茨杰拉德的翻译都不够“忠实”,只能算是“创作”,并非“翻译”,但是仍认为:“好的翻译仍是一种创作”,需要作者“用他的本国语文去凝定他的思想感情”。

据笔者耳目所及,朱氏仅有译诗一首,以五言体旧诗翻译,刊载于1937年6月26日《中央日报·诗刊》第十二期,未收入安徽教育版《朱光潜全集》。同版还载有王伟四言体译文与徐芳的新诗体译文。王伟的译文与朱氏同属旧体译法,其生平经历不详,暂且不加讨论。笔者将朱译与徐译一同录于下进行比较分析,以全面评价朱氏译诗的艺术风貌。华兹华斯原诗如下: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

A Maid whom there were none to praise

And very few to love:

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

Half hidden from the eye!

—Fair as a star, when only one

Is shining in the sky.

She lived unknown, and few could know

When Lucy ceased to be;

But she is in her grave, and, oh,

The difference to me!

朱光潜译文:

幽人在空谷,结居傍明泉。知音世所稀,孤芳谁见怜?

贞静如幽兰,傍石隐苔藓。皎洁若晨星,孑然耀中天。

存不为世知,殁不为世惜?幽明已殊途,予怀独戚戚。

徐芳译文:

她居住在荒凉的地里,

傍着“得夫”泉的流水。

她是一位无人赞美,

又无人爱怜的妹妹。

像紫罗兰般的幽静,

半藏在青苔石边

像一颗灿烂的星星,

孤独的照在空间。

露西死了,有谁知道!

一个无名的姑娘。

她永远在墓里了,

晤,我感到无限凄伤。

这首诗是华兹华斯《露西》(Lousia)组诗五首之三,原诗无题(untitled),译者多以首句“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为题。在朱氏之前,贺麟、张荫麟、陈铨、顾谦吉、杨昌龄、张敷荣、董承显亦曾以五言体译过此诗,分别题为“佳人处僻地”、“彼姝宅幽僻”、“佳人在空谷”等,刊载于1925年3月《学衡》第三十九期。在朱氏之后,章士钊译《露西》组诗全部,第三首第一句译为:“佳人既绝代,居幽谷惯空。”用杜甫《佳人》首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之典,但“谷惯空”不好理解,或为刊误所致。

徐芳用的新诗体翻译。她此时是《中央日报·诗刊》的编辑,已出版过《中国新诗史》,对新诗自1917年至1935年间的发展历程作过讨论,是继草川未雨的《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之后第二部系统研究中国新诗的专著。她在这三种译文后有过一段按语:“这三首诗都是译的William Wordsworth那首短诗‘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我觉得同一首诗,由好几个人来译,是很有意思的,而且也可以看出各人译法的不同。只是我很惭愧,因为我这首译的太坏了。”相对于朱光潜、王伟的译品,徐芳的这些话即是自谦之词,但是否也略带着一些底气不足呢?我们简单做一个比较分析。

第一段。首行徐译为“她居住在荒凉的地里”,平淡无奇,引不起读者一点的美感与想象,且表意亦有差池,“untrodden”指幽僻、无人造访之意,并不一定是“荒凉”;“way”是指道路,不是“地里”。朱译为“幽人居空谷”,虽然“空谷”亦不恰当,但中文里有“空谷幽兰”,以山谷中优美的兰花比喻主人公品节高雅。三四两行徐译将原诗的定语从句完全翻译出来,中文里“她是……的人”,是极为散文的表述,且“maid”指少女,徐译成“妹妹”,不过是要与前句的“美”押韵。朱译成“知音世所稀,孤芳谁见怜”,很符合他所说“用本国语文去凝定他的思想感情”的一贯理路。endprint

第二段。“when only one”译成“孑然”,表示孤独一个,比仅译为“孤独”更多一层意思。“fair”不是“灿烂”,译成“皎洁”更恰当一些。“shining”朱氏译成“耀”也比译成徐氏译为“照”好,星星可以闪耀,却无法照耀。最后一句,徐译“sky”为“空间”,完全不对,但她又不能译成“天空”,因为那就无法与前句押韵了。其实汉语里的“中天”就是指“天空”。

第三段。首二句朱用了对仗的手法,译为“存不为世知,殁不为世惜”,突出地展示了露西生前死后的不为人知。徐译将两句对换,先译“露西死了”,再译:“有谁知道!/一个无名的姑娘。”表情力量不够。末二句,朱译尽管没有译出“grave”,但“幽明已殊途”已经表达了这一层意思,徐译“她永在墓里了”,也没错,只是既然用新诗体,应该按原诗格律形式让第三句与第一句押韵。

经此对照,高下立判。徐氏的译法略通英文者便可为之,朱氏的译法非精通中英诗者莫能效也。徐氏的译法,名为“译诗”,其实不过是白话的“解释”;朱氏的译法,虽归化于传统诗体,但两者相映却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乐趣。齐邦媛回忆三十年代在武汉大学听朱光潜授英诗时,朱氏也总喜欢以西方诗与中国古典诗相对照而论:“朱老师选了十多首华兹华斯的短诗,指出文字简洁、情景贴切之处,他讲到《孤独的收割者》(The Solitary Reaper),说她歌声渐远时,令人联想起唐人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朱先生读到‘the fowls of heaven have wing,…Chain tie us down by land and sea(天上的鸟儿有翅膀……链紧我们的是大地和海洋)”时,说中国古诗有相似的‘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之句〔2〕。中西诗格律形式难以弥合,理趣意境却可通可参,故而将外国诗译成旧体,并不是要为中国诗提供新形式、新意境、新词汇,也并不要与新诗及新体译诗相对抗、相斗争、相角逐,只为两两照映以发现一种独特的趣味。当新诗人用白话直译外国诗以证其与传统诗之“异”时,朱氏却用旧体译诗是要证明两者之“通”,这类似于十七世纪英国诗人兼翻译家罗斯康门(Roscommon)所讲的,译诗不是原诗的复制品,而与原诗应有一种“共生”关系(Symbiosis)或“同情关系”(Sympathetic bond)。

或许朱氏以新体翻译也能取得一定的艺术水平,但是他对新诗体潜藏的感性表现力,显然未能如徐志摩、卞之琳、戴望舒那样深刻领悟,如他说的:“中国人读外国诗,或是英国人读法国诗,无论是修养如何深厚,在声音上总有一层隔阂。读惯旧诗的人一读诗就期待五七言的音的模型,对于本有音乐性的新诗总觉得不顺口不顺耳。”〔3〕这既是道出别人的欣赏惰性,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审美习惯。他一直强调“民族生命的历史传统”之成长与绵延,像旧诗这样“越是存在于生活深处的”形式,越是不可抛弃〔4〕。如此,朱氏用旧体翻译英诗且能兼顾“信、达、雅”,便也水到渠成了。

注释:

〔1〕〔3〕《朱光潜全集》卷八,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8、537页。

〔2〕齐邦媛:《巨流河》,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12—113页。

〔4〕朱光潜:《〈近代中国文学〉序》,见《朱光潜全集》卷九,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旧诗朱氏格律
简论格律思维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王祥卧冰
朱氏正骨结合圆利针针刺代秩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下肢放射痛的临床观察
汉诗语境下的新与旧
汉诗语境下的新与旧
宝应图书馆馆藏稿本《朱氏诗文世珍》考论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