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婷
【摘要】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医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笔者将多元化教学模式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包括: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第二课堂促进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多元考核。实践表明,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力都得到很大提高,沟通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多元化; 教学
医学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遗传学教学也面临严峻挑战。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医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和探讨。
1 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全部医学遗传学内容的讲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根据该课程基础性与前沿性并存的特点,遵循“立足根本基础,适当延伸”的原则,精心组织编排适合中职卫校学生的教学内容[1]。笔者将教学内容分三部分:(1)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这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基础内容,要详细讲解。(2)临床遗传病学,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的遗传方式、遗传特点及发病机理等;遗传病的诊断、治疗、遗传咨询等内容,此内容一向是教学的重头戏,要全面透彻的讲解。(3)交叉学科及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生化遗传、药物遗传、免疫遗传、肿瘤遗传等,让学生从基因水平了解遗传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原则;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胚胎干细胞在防治遗传病中的意义;DNA芯片技术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基因工程与生物制药、基因诊断新技术及基因治疗新策略。以上内容让学生了解即可,这些内容的充实,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2-3]。
从遗传学的发展看,护理专业的学生还应掌握优生原理及采取的措施,能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新生儿素质方面的探讨,促进人类在体力和智力上形成优秀个体的繁衍,为促进人类的全面进步发挥护理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还要对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优生知识的重要讲解,让护理的角色从护理岗位拓展到社会的各方面,为人类健康生活方式服务;开展教育、咨询等服务;扩大护理服务及就业范围。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应营造轻松、活跃、开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的平台,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2.1 启发式教学 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在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巧设疑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最后理解、接受新知识。比如在讲解染色体数目畸变的内容时,提问:(1)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减数分裂各期特点?(2)如果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分离会造成什么后果?(3)如果在减数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分离会形成怎样的生殖细胞?(4)如果在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丢失会出现什么后果?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推导出单体型、三体型、嵌合体的形成机制,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一难点内容。
2.2 师生易位教学 为了加强教学互动[6],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体[7],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讲到遗传咨询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选择了分别患有β型地中海贫血症、红绿色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不同家庭,事先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咨询医师和咨询者,(1)判断其遗传方式及遗传特点;(2)写出患者及其父母可能有的基因型;(3)预测咨询者后代患此种遗传病的可能性有多大;(4)如何预防、治疗。最后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分析结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明显进步,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提高,沟通合作能力有了提高[8]。
2.3 利用病例教学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临床真实病例,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9]。在讲到遗传咨询内容时,笔者列举了如下一个真实病例:患者女,10个月,出生时正常,出生后皮肤和毛发颜色逐渐变浅,就诊时头发枯黄,皮肤粗糙、干燥,虹膜黄色,尿有鼠味或霉味,反应迟钝,智力发育障碍,体格检查:脑小畸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实验室检查,血中苯丙氨酸增高,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但该患儿是近亲婚配所生,请帮助解答以下问题:(1)这是哪一种单基因遗传病;(2)系谱特点是什么;(3)她的孩子是否会患此病,患此病的可能性有多大;(4)患者如何治疗;(5)如何预防患儿出生?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发散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 开展第二课堂促进教学
3.1 开设专题讲座 医学遗传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笔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利用第二课堂,开设专题讲座[10],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胚胎干细胞在防治遗传病中的意义;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转基因食品;DNA指纹鉴定用于亲子鉴定和犯罪鉴定;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利用基因工程使动物产生用于人体器官组织移植的材料及药物的大量生产等内容的讲座,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医学遗传学知识得到补充和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本门课与大家的生活关系密切,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学习成果汇报表演 中职卫校学生由于年龄不大,他们的表演欲望高,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可塑性很强,所以笔者在完成临床遗传病学的学习后,开展一次班级学习成果汇报表演活动,具体内容和安排见图1。endprint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事先充分准备、积极排练,活动中精彩表演,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遗传病剧本的表演使他们感受到遗传病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唤醒了他们对遗传病预防治疗的责任意识,学生的表现力提高、表达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4 开展实践教学
学习医学遗传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家庭、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效指导遗传病的治疗、预防,促进人类优生,若将课堂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于抽象的遗传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笔者在讲到相关章节内容如遗传病筛查、咨询、染色体病等时,带学生直接深入临床,(1)直接接触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调查家系并绘制系谱图、分析遗传方式、预测后代发病风险,给出合理的咨询建议。(2)在产科了解产前相关遗传病的筛查和新生儿中需要筛查的一些遗传病。 (3)采集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这种教学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印象深刻、牢记不忘,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刻思考、与患者近距离交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患者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各方面素质、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
5 多元考核,全面评价
为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挖掘其潜能,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能采取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教师要通过对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绘、实验操作、实习报告等各项打分进行综合考核,每项又以一定比例计入总分,最后核算出一个合理的综合考核成绩。
多元化教学模式,有益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专题讲座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病例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师生易位等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多元化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沟通合作等能力,深受学生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英,于爱霞,武新雅,等. 卫生中职医学基础课教学评价方式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89-91.
[2]朱旭,邓静,曾华,等. 流行病学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36-137.
[3]翟园园.中职卫校《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进之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59-160.
[4]信丽艳,孙丽娟,薛森海,等. 多种教学方式在医院营养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3-84.
[5]欧阳立明,肖君华,张惠展.过程启发式教学在基因组学课程中的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75-178.
[6]杨丽娟,马春蕾,郭莉,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2(12):6382-6384.
[7]冯丽华,熊云新,覃远生.在内科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12):72-73.
[8]秦庆颖.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讨、改革与实践[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53-154.
[9]陈红,陈丽灵. 浅谈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46-147.
[10]张路,姚定康,廖德宁,等.在本科以下层次学生内科学教学中开展专题讲座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0):45-46.
(收稿日期:2013-09-16) (本文编辑:陈丹云)endprint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事先充分准备、积极排练,活动中精彩表演,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遗传病剧本的表演使他们感受到遗传病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唤醒了他们对遗传病预防治疗的责任意识,学生的表现力提高、表达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4 开展实践教学
学习医学遗传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家庭、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效指导遗传病的治疗、预防,促进人类优生,若将课堂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于抽象的遗传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笔者在讲到相关章节内容如遗传病筛查、咨询、染色体病等时,带学生直接深入临床,(1)直接接触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调查家系并绘制系谱图、分析遗传方式、预测后代发病风险,给出合理的咨询建议。(2)在产科了解产前相关遗传病的筛查和新生儿中需要筛查的一些遗传病。 (3)采集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这种教学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印象深刻、牢记不忘,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刻思考、与患者近距离交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患者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各方面素质、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
5 多元考核,全面评价
为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挖掘其潜能,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能采取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教师要通过对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绘、实验操作、实习报告等各项打分进行综合考核,每项又以一定比例计入总分,最后核算出一个合理的综合考核成绩。
多元化教学模式,有益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专题讲座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病例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师生易位等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多元化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沟通合作等能力,深受学生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英,于爱霞,武新雅,等. 卫生中职医学基础课教学评价方式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89-91.
[2]朱旭,邓静,曾华,等. 流行病学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36-137.
[3]翟园园.中职卫校《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进之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59-160.
[4]信丽艳,孙丽娟,薛森海,等. 多种教学方式在医院营养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3-84.
[5]欧阳立明,肖君华,张惠展.过程启发式教学在基因组学课程中的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75-178.
[6]杨丽娟,马春蕾,郭莉,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2(12):6382-6384.
[7]冯丽华,熊云新,覃远生.在内科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12):72-73.
[8]秦庆颖.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讨、改革与实践[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53-154.
[9]陈红,陈丽灵. 浅谈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46-147.
[10]张路,姚定康,廖德宁,等.在本科以下层次学生内科学教学中开展专题讲座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0):45-46.
(收稿日期:2013-09-16) (本文编辑:陈丹云)endprint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事先充分准备、积极排练,活动中精彩表演,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遗传病剧本的表演使他们感受到遗传病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唤醒了他们对遗传病预防治疗的责任意识,学生的表现力提高、表达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4 开展实践教学
学习医学遗传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家庭、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效指导遗传病的治疗、预防,促进人类优生,若将课堂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于抽象的遗传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笔者在讲到相关章节内容如遗传病筛查、咨询、染色体病等时,带学生直接深入临床,(1)直接接触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调查家系并绘制系谱图、分析遗传方式、预测后代发病风险,给出合理的咨询建议。(2)在产科了解产前相关遗传病的筛查和新生儿中需要筛查的一些遗传病。 (3)采集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这种教学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印象深刻、牢记不忘,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刻思考、与患者近距离交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患者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各方面素质、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
5 多元考核,全面评价
为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挖掘其潜能,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能采取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教师要通过对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绘、实验操作、实习报告等各项打分进行综合考核,每项又以一定比例计入总分,最后核算出一个合理的综合考核成绩。
多元化教学模式,有益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专题讲座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病例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师生易位等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多元化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沟通合作等能力,深受学生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英,于爱霞,武新雅,等. 卫生中职医学基础课教学评价方式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89-91.
[2]朱旭,邓静,曾华,等. 流行病学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36-137.
[3]翟园园.中职卫校《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进之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59-160.
[4]信丽艳,孙丽娟,薛森海,等. 多种教学方式在医院营养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3-84.
[5]欧阳立明,肖君华,张惠展.过程启发式教学在基因组学课程中的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75-178.
[6]杨丽娟,马春蕾,郭莉,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2(12):6382-6384.
[7]冯丽华,熊云新,覃远生.在内科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12):72-73.
[8]秦庆颖.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讨、改革与实践[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53-154.
[9]陈红,陈丽灵. 浅谈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46-147.
[10]张路,姚定康,廖德宁,等.在本科以下层次学生内科学教学中开展专题讲座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0):45-46.
(收稿日期:2013-09-16) (本文编辑:陈丹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