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文
摘 要:该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把节奏的培养训练不仅在音乐教育中强化,更深入运用到其他教育领域,经常使幼儿得到整合性的锻炼。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培养,给幼儿提供了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 音乐节奏 探索
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令人愉快的音乐和美的形象,潜移默化感染幼儿,在构建音乐教育课程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如何将音乐活动融入环境、学习和游戏活动,使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互相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对担任过保教主任又转为办公室主任的我来说在参与培养幼儿音乐节奏的探索研究中感触颇多。
从申请课题初期,撰写开题报告,依托奥服音乐教育模式,我们踏踏实实从幼儿音乐节奏培养入手,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但可以强化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授增加了情趣,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一、音乐节奏教育源于生活
在着手课题研究初期,许多教师常常为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而烦恼。其实,一切源于生活,只要留心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就能很容易找到合适的音乐活动主题,从而由此扩展开来成为主题系列。如各种节日就是很好的契机:迎新年、三八节、愚人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等,譬如以端午节为主题起点,可以扩展出“屈原”、“粽子”、“香包”、“彩线”等艺术活动形式,在音乐中朗诵屈原诗句、用五彩线做五线谱、香包和小彩粽当音符,根据摆出的乐谱引导幼儿拍打出节奏唱出旋律。这些活动主题不仅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而且加强了幼儿对传统节日教育的同时,通过朗诵、拍节奏、唱旋律等音乐活动形式,使幼儿的艺术教育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习得多种知识,也符合现今倡导的整合教育理念。
二、以游戏的形式挖掘幼儿的兴趣
把音乐节奏和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活动是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最佳途径之一。音乐游戏能使幼儿获得情感的平衡,消除内心的紧张,增强自信心,提高应变能力。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自然地、毫无困难地学习了情感表达方式,在角色扮演中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培养了他们的幽默感,密切了幼儿对集体的情感。
三、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方法要符合幼儿生活逻辑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感知的生活、感情的生活和自由创造的生活;幼儿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是知觉的、充满情感的。因而在进行音乐节奏培养时首先要做到整体化的艺术教育,不能割裂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如同样是“节奏”,音乐中有节奏,文学、绘画、舞蹈中也有节奏。如果教师让幼儿感受节奏,可以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以及自然和社会中蕴涵的节奏。其次,给幼儿提供儿童化的艺术欣赏、创作和表达的机会。教师要走进幼儿的精神世界,和幼儿一起用他们的眼光来理解艺术,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
四、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使之在玩中学练节奏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骨骼。在讲授《妈妈的高跟鞋》一课时,先讲生活中的节奏,小朋友穿自己的鞋走路和穿上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不同,然后介绍乐曲是如何表现这种不同,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打出节奏。幼儿通过聆听乐曲,不仅饶有兴趣地获得了本课具有的舞蹈性节奏,而且自然引发动觉反应,用肢体语言去再现音乐,反映情感,从而发展了出自幼儿自身音乐节奏体验的即兴创造能力。
五、平缓过渡使幼儿在无意之中提升各种能力
新知识对幼儿来讲就像一座陡峭的高山,爬起来很艰难。而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做的就是把难度设计成一个个平缓的坡度,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到达山顶,在具体操作方面,我们应始终遵循的原则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顺势而行。
具体针对节奏而言,我们应抓住幼儿潜在的节奏意识,并加以挖掘,让孩子们主动发挥出来。我们知道人人都有节奏感,只是强弱有异、快慢有别。在听到音乐和有规律的声响时我们会不由自主打拍子,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听到欢快的音乐就会点头欢笑、心情愉快,这些都是每个人潜在的节奏感在起作用,我们应该抓住这些契机,使之充分发挥,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化解难度。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动脑筋、想办法,设计一段段合理的坡度,带领孩子们攻克一个个立在面前的困难,最终攀登到理想的顶端。
六、合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家园合作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必须经历的活动,从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我们在实际教学之余还积极协调相关的家长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如经常举办各项主题活动把音乐节奏融入各项活动、调动有关专业的家长群体联系观摩演出和外出表演,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和视野。
总之,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艺术教育领域较为关注的方面,开发手段可谓众多,但我认为,不论运用何种手段和方法,目标都是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