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康咖啡教会我一种生活态度

2014-03-04 05:45蔡晓梅李显彦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5期
关键词:咖啡店豆芽咖啡馆

文/蔡晓梅 图/李显彦

汪小康咖啡教会我一种生活态度

文/蔡晓梅 图/李显彦

汪小康

人物简介:汪小康,1988年生,豆芽咖啡馆联合创始人。西南政法大学2008级法学学士,2012级在读哲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11月12日创办豆芽书岛咖啡馆,如今豆芽旗下拥有豆芽咖啡馆(Douya Café)TM、豆芽咖啡学院(Doer coffee college)TM两个独立品牌。经过短短四年,豆芽咖啡馆已遍布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已拥有6家门店,是业界公认的重庆校园咖啡第一品牌。

2014年5月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重庆赛区金奖;

2014年8月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全国赛区铜奖。

阳光弥漫着的午后,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散落下来,推开豆芽书岛咖啡店的玻璃门,只见吧台处一个黑色的身影忙碌着,他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冲淋茶杯,随后将茶壶、茶杯沥干……26岁的汪小康,年轻,沉稳,安静地为我们泡着茶,即便在他自己的店内接受采访,他也会自然地把现场想象成与朋友的聊天。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汪小康是沉静的那一个。

自食其力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人格与尊严

茶泡好之后,汪小康同我们一行坐于店内,没有急于饮用,而是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伴着袅袅茶香,赏味时,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如此反复二三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如同这茶一般,细细品味,愈发认同汪小康,只要敢于背上超出自己预料的包袱,努力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2014年7月7日晚上9点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正在播出关于汪小康“相信团队的力量,‘咖啡豆芽’,破土而出”的报道。

时光倒回五年前,汪小康绝对想象不到自己会成为5家咖啡店的老板以及开设豆芽咖啡学院。

2008年9月,又是一年新生入学时,送走了一届又迎来了新的一届。旧人未忘怀,却迎新人来。汪小康拖着行李箱,行走于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斑驳树影星星点点洒落在肩头,就着白衬衫牛仔裤,和着林中翠鸟啼鸣,颇有点儿泼墨成画的缱绻意境。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所有的情绪都是新鲜的。

从民风淳朴的城口到未知却充满希望的大学校园,对于汪小康来说是梦想的开始。

汪小康来自城口的农村家庭,兄妹四人需要做农活的母亲、以及在县城里做木匠的父亲养活。村庄生活不富裕,但人际关系和谐。汪小康小时候的梦想被教科书绑架,想过当科学家、医生、画家,他的梦想是别人的梦想。

自懂事之日起,汪小康开始关注于自身与家庭处境,家庭的困难,生活的拮据,让他从小就有赚钱的想法。于是他开始为教师宿舍打扫卫生,每家每月给予10元报酬。自那时起,他的梦想就是赚钱养活自己,给父母减轻一点经济压力。

“父母从小照顾我们很辛苦,我比较认同的一句话是:自食其力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人格与尊严。”

步入大学,汪小康卖过移动电话卡、公务员的培训课程、司法考试课程;每年学长学姐毕业后,就开始收旧书;以及做一些旅游代理。到后来,他开始组建学校的销售团队,为进入高校的企业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汪小康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科期间,汪小康曾经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委干部、自立自强先进个人称号;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澳门仁爱助学金;带领创业团队获得中国移动渝北分公司动感地带“橙长计划”销售冠军;“联通杯”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奖”。

选择创业,基于被生活所逼迫

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汪小康是一个没有想过创业的人,大多数时候像个普通青年一样穿着体恤和牛仔裤,四处奔波。对于咖啡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速溶咖啡,每到期末,为了考试,喝上一杯速溶咖啡提神。

“选择创业,是基于被生活所逼迫。我是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相对来说,不是很好,一直的想法就是自己养活自己,看到周边一些朋友在做一些关于创业的事情,自己也比较热衷地参与进去,向前辈请教学习,最终使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在兼职生活中,刚上大三的汪小康,和其他8位同学看好重庆周边的旅游市场,想做一个纯玩的旅游团,于是凑了15万元,打算租下门面开一个旅游代理点。

“这些钱是我们几个创始人凑的,有自己在大学里面的奖学金,然后还有在大学里面做兼职所积累的一些钱,都投入进去了。”

租下两层门面后,汪小康团队在一楼墙上挂了帐篷、背包等户外旅行的基本装备。在空荡荡的二楼开起了水吧,顺便卖些咖啡和饮品。

可让汪小康的团队感到意外的是,旅游代理点开得不景气,但咖啡却卖得很火。于是几位年轻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咖啡经营。而当时,9名团队成员对咖啡的认知仅限于速溶咖啡。几个年轻人开始每天奔波在别人的咖啡馆里,看他们的定价、选址、客户群、营销方式、装修风格。

“每天基本上会跑,有时候会跑十几家店面,每天喝咖啡喝得头昏脑胀的,因为那个时候,其实咖啡挺苦的,然后每天喝得晕头转向的。就是睡不着,一直到晚上两三点钟才会睡着。”

汪小康团队自己张罗着将旅游代理点装修成咖啡馆的模样。门口的漆,是自己刷;屋内的废渣,是自己除;角落的木桌,是汪小康父亲亲手制作;墙上的书籍,是同学捐赠……

“虽然每天像农民工一样灰头土脸,但很开心。回到学校,第二天开始正常上课,那段时间很难忘。”

咖啡店开业前一天晚上,汪小康又熬了一个通宵,他忙着调试咖啡、原料以及调试机械设备。累了就在地上铺上地毯,倒头就睡。

当汪小康习惯了咖啡的苦味,也不再失眠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家豆芽咖啡馆开业了。

此豆芽非彼豆芽

豆芽咖啡至今已有5家分店,对于“豆芽咖啡”这个名字,汪小康这样解释道,“豆是咖啡豆,咖啡豆芽可长成参天大树。有一种积极向上、破土而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品性跟我们年轻人追求上进是很符合的,所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可在开第一家店的时候,门口招牌上没有“豆芽咖啡馆”这五个字,只有“豆芽”,闹出不少笑话。周围的住户以及过往行人看见这家“豆芽”门店,以为汪小康在卖豆芽,这让他哭笑不得。但汪小康没想到,因为西南政法大学周边还没有适合学生消费的咖啡馆,因此门店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但周围住户则以为这是喝茶的地方。

汪小康团队根本没有做生意的概念,虽然咖啡店上座率很高,但客人中朋友居多,开业促销的折扣较大,再加上咖啡馆翻台率低,定位不明确,每个月亏损近6000元左右,亏损长达半年之久。

但放眼全重庆市,校园咖啡是空白的,市场上有一定的咖啡馆但不专业,汪小康团队看好这个市场,于是在亏损的状况下又凑钱在学校附近开了第二家店。

为了吸引客源,汪小康团队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微博、微信、豆瓣的口碑相传,让客人慕名而来,增加咖啡店的趣味性;开始尝试做一些咖啡的分享沙龙:教别人怎么喝咖啡,做旅行的分享会,举办校园歌手演唱会,开设摄影展……

通过网络传播、分享活动,豆芽咖啡馆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加上咖啡店书香气氛浓厚,学校同学都爱来这点上一杯饮品,消磨自由的时光。

“大学生创业的非常多,但是能够最终走出来的不多。梦想是灵魂中的另一个我,包括我们的第一家店,从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认准方向,需要坚持,需要勇往直前。对于创业者而言,这种对生命的体验会更深刻,灵魂也会更纯粹。”

咖啡的影响

一粒咖啡豆原本跟玉米一样只是农产品,从树上统一采摘下,经过水洗、晾晒、高温烘焙,最终漂洋过海来到汪小康的门店,通过专业的咖啡师的调制,端到客人面前。“咖啡教会我一种生活态度。我的创业跟咖啡很相似,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打磨过程,最终它能变成美味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过程中也有很多艰辛,其实创业也一样,虽然过程艰苦,但最终的收获让人觉得舒心。”

英国临床心理学家拉马尼·德瓦苏拉在其新书中介绍了一项研究成果,从一个人选择的咖啡种类中揭示他的性格特征。比如,黑咖啡常是完美主义,喜欢简单的生活,但有点难以捉摸;喝拿铁的喜欢取悦别人;喝卡布奇诺的人控制欲和表现欲强;喜欢速溶的人相对较懒;潮流达人们则喜欢冰镇甜咖啡。

曾经只喝速溶咖啡的汪小康现在喜欢喝黑咖啡,喜欢那种纯的口味,似乎他也带着点完美主义,“未来我想中国所有大学的图书馆都有我们的咖啡馆,在我30岁时将咖啡馆开到100家。”

如今,汪小康豆芽咖啡馆的创业事迹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重庆时报》《重庆晨报》等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被誉为新一代大学生创业的优秀典型。

时光紧张而毫无悬念地溜走,难以留下一丝痕迹。对于30岁到来之前,汪小康还有很多未完成的梦想,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不断奋斗才能给自己给家人安全感。

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收获,就看你配不配得到,汪小康绝对是值得得到的那个年轻人。

汪小康讲解咖啡制作流程图片讲解

猜你喜欢
咖啡店豆芽咖啡馆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猫咪咖啡馆的小帮手
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
豆芽也是治病“好手”
差咖啡馆
医院里的咖啡店
星星豆芽
西罗西咖啡店(外三首)
就是想泡在巴黎咖啡馆里
昂贵的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