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分析

2014-03-04 08:50盛迎涛张小云
重庆医学 2014年36期
关键词:听阈内耳突发性

王 平,盛迎涛,张小云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31120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 d 内下降至最低点[1]。该疾病病因未明,致病因素较多,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就突发性耳聋的轻重程度及预后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以探讨突发性耳聋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20例(共230 耳),诊断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108例(112 耳),女112例(118 耳),年龄13~83 岁,平均47 岁。发病至首次治疗时间为1 d 至1 周,所有患者均在同一隔音条件下行纯音测听。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由专人详细询问病史,并于次晨空腹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全套,检查三大常规,凝血常规,生化全套,无明显给药禁忌的情况下均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用药有银杏叶注射液20 m L静脉滴注(每日1 次)、甲钴胺针500μg 静脉推注(每日1 次)、地塞米松10 m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3d 后改为5 mg(继续滴注3 d),每日高压氧治疗,合并其他疾病的控制至正常范围,10 d 为1 个疗程。检测血脂使用仪器为雅培公司出产的Architect 16000全自动生化仪,氧化酶法测定三酰甘油(TG),试剂由德国Prodia Diagnostics 公司生产,终点比色法检测胆固醇(TC),试剂由德国Prodia Diagnostics公司生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使用选择性抑制法,试剂由宁波赛克生物技术公司生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选择性水解法测定,试剂由宁波赛克生物技术公司生产。检测血黏度使用仪器为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流变仪。

1.3 疗效评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单耳平均听阈(dB)=(HL500+HL1000+HL2000)/3,计算气导平均听阈。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级[2],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1.4 统计学处理 样本以耳为单位,分别比较TG、TC、HDLC、LDL-C、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治疗前听阈的相关性,相关性比较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 相关性)。所有样本按治疗1 个疗程后的疗效分为两组,有效组(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样本)和无效组,分别比较两组入院时TG、TC、HDL-C、LDL-C、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样本以耳为单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发现HDL-C与治疗前听阈呈负相关,TG、TC、LDLC 与治疗前听阈无相关性(表1)。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治疗前听阈呈正相关,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与治疗前听阈无相关性(表2)。所有样本治疗1 个疗程后,痊愈67 耳,显效53 耳,有效62 耳,无效48 耳,有效率79%,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包括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回顾性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前TG、TC、HDL-C、LDL-C、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有无统计学意义(表3)。TG、HDL-C、LDL-C、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血脂指标与治疗前听阈的相关性

表2 血黏度指标与治疗前听阈的相关性

表3 t 检验分析有效组、无效组之间差异性

3 讨 论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因素诱发等学说。内耳供血循环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1]。迷路动脉基本是供应内耳血液的唯一动脉,内耳小动脉迂回盘绕行走,在正常情况下,此处的血流速度比较缓慢,若血液的黏滞度增高,形成血栓的概率较大,堵塞迷路动脉的某一终末支,耳蜗细胞受损,发生听力改变。

如患者血液中的TC、TG含量明显增高,血液在血管中流动阻力明显增加,小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大[2]。另一方面,血脂增加或脂质异常都可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内皮脱落,组织因子释放,使患者出现高凝状态,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增加,血流缓慢,加速血小板的积聚和黏附于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处,形成微小血栓,堵塞血管[3-4]。突发性耳聋的血管疾病,与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一样,有着相同的高危因素,高脂血症即为其中之一[5]。在健康体检者中,高脂血症也存在某种致病途径,引起或加重内耳器官和听觉神经系统的微循环障碍导致听觉细胞代谢紊乱及变性蜕变,影响听力[6]。在本次研究中,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治疗前听阈呈正相关,说明血黏度高导致的微循环障碍不仅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而且与耳聋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

HDL-C 可以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抑制LDL-C的氧化,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管微循环,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已有研究表明,HDL-C 水平降低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国内也有研究证实,血浆HDL-C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呈负相关[8]。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特点和类似的危险因素,增加HDL-C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9-10]。在本次研究中,HDL-C 与治疗前听阈呈负相关,说明HDL-C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减少内耳微小血栓的形成,维持内耳毛细胞的正常功能。相反,如果HDL-C 减少,也会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影响突发性耳聋发病和起病轻重程度的因素众多,如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血脂异常或血液流变学异常导致的微循环障碍仅是其中之一。本研究显示,HDL-C与治疗前听阈呈负相关,LDL-C、血黏度与治疗前听阈呈正相关,而TG、TC、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治疗前听阈无直接相关性,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突发性耳聋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研究中,有效组的血脂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脂的高低和血黏度的高低也是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宣教,控制高血脂水平,能减轻突发性耳聋患者病变程度,对于血脂较高的患者,配合降血脂治疗,能获得相对更好的疗效。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88-991.

[2] 曹威,王建,刘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血流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5):540-544.

[3] 张卫云,孙朝晖,张飞勇.高脂血症对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影响的探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2):277-278.

[4] 常永超,许德英,江涛,等.血脂增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2):283-285.

[5] Aimoni C,Bianchini C,Borin M,et al.Diabetes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 case-control study[J].Audiol Neurootol,2010,15(7):111-115.

[6] 张红,沈安民.老年性疾病对听力影响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055.

[7] Van Lenten BJ,Memon RA,Moser AH,et al.High-density lipoprotein loses its anti-inflammaatory properties during acute influenza infection[J].Circulation,2001,103(18):2283-2288.

[8] 张学频,史震涛,范常峰.冠心病患者低HDL-C 血症与冠脉病变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1299-1300.

[9] Amarenco P,Labreuche J,Touboul PJ.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and rish of strok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a systematic review[J].Atherosclerosis,2008,196(2):489-496.

[10] Di Angelantonio E,Sarwar N,Perry P,et al.Major lipids,apolipoproteins,and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J].JAMA,2009,302(18):1993-2000.

猜你喜欢
听阈内耳突发性
恐龙内耳的秘密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LDV在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