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与重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演变轨迹

2014-03-04 08:57
关键词:爱国主义观念民族

崔 健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 400715)

转向与重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演变轨迹

崔 健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 4007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年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不同利益、不同文化相互砥砺、冲突、交流融合中继承与发展、转向与重构,历经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附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征。全面记述并解读这一嬗变轨迹,对于引导新时期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及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爱国主义;主体意识;激进倾向;全球视野;民族主义;背景分析;正向建构;政治认同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和精神依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青年爱国主义观念作为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精神反映,历经了复杂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征。对这一历程的回望与解读,对于加强新时期的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演进特征

1978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曲折前进,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映射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一)20世纪80年代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反思中前进

1.青年爱国主义观念主体意识的凸显

中国近现代屈辱、奋争的历史使近现代爱国主义具有浓郁的国家本位色彩,强调个人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为国家奉献一切。伴随历史的推演,在“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初期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观念逐渐褪去“舍弃小我为大我”的无条件、单向而单纯的理想主义色彩,融入了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70年代末“高考”恢复之后,高校校园里涌现出带有反思性质的“伤痕文学”,集中表达了亲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青年对历史、政治的困惑与迷惘,标志着青年爱国主义观念转变的开始。1978年,《中国青年》刊登“潘晓”来信,阐发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人生态度,引发广大青年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新的思考。对正统人生观的怀疑、对传统集体主义观念的挑战、对个人价值的高扬成为这一时期部分青年思想认识的主流。进入80年代,西方哲学、政治、社会思潮大量涌入,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的哲学思想为青年“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青年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1980年清华大学生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爱国主义标语,一方面隐含着对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肯定,同时也折射出青年一代试图摆脱“文化大革命”消极影响,实现国家复兴的现实努力。1984年,中国男排手捧亚洲杯,北京大学学生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历史性口号,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准确表达了80年代青年力图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新型爱国主义观念。

2.青年爱国主义观念演进中的激进倾向

80年代中后期,改革深入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和中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差距,逐渐滋生出一种以民族忧患、危机意识为基底,又掺杂了民族自卑感和自责情绪的复杂的爱国主义心态。在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忧患意识、时代使命感的驱使下,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激进色彩。1988年《第四代人》的出版发行,初步表露出80年代青年人以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中国的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并把理想主义加之于发展较为滞后的中国现实之上,产生出一种激进的爱国主义情绪。同年,关于“球籍”问题的讨论,引发了青年一代对国家民族发展及制度选择的深入思考。深圳工业区"蛇口风波"事件中,对中国政治、经济的社会主义特色的激烈争辩从侧面映射出青年人对中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的比较与反思。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青年爱国主义更多地被学界称为“民族虚无主义”或“逆向民族主义”。但在本质上,它是青年人试图快速摆脱落后局面的强烈渴望在行为上的反映。

(二)20世纪90年代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理性中升华

1.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全球视野

与80年代青年爱国主义观念中“自省”与“批判”的特点相比,90年代的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全球视野”。集中表现为:着眼于世界历史演进趋势,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整体性角度来认识、分析、考量中国的历史方位、发展道路和发展趋向,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方向。90年代伊始,一篇来自海外、署名闻迪的长文《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在系统分析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和苏联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需要建设性的、理性的、沉稳现实的、精明全面的思想和行动,亟须减少破坏性的、肤浅的、浮躁浪漫的、轻率平面的臆断和盲动。这一极富创造性、振聋发聩的声音,引起了苦陷于对中国发展道路思索之中的青年人的高度关注,暗示着90年代青年爱国主义观念新的转变。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年轻学者何新,基于对当前中国险恶外部环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爱国主义价值的深刻分析,率先打开了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中审视当代中国民族、国家利益的崭新视野。“何新现象”代表着中国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视野的拓宽,也揭开了对80年代爱国主义思潮再反思的帷幕,并在90年代逐步发展为一种爱国主义观念的新倾向。90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激辩”开创了公开、明确的反西方的话语立场,体现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试图引导青年摆脱西方话语对中国思想界严重束缚的顽强努力。

2.青年爱国主义观念民族立场的回归

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安全环境的渐趋恶化,国家安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前景唤起了越来越多的青年自觉、强烈的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主义意识,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民族立场开始复归。1996年,一本被认为“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情感”的政治评论书《中国可以说不》应时而生,书中讲述了作者从崇美到反美的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尖锐地指出美国试图遏制、阻挠中国发展的侵略本质,主张站在中国利益的立场上,为中国的发展辩护。该书引发了广大青年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理性思考,标志着中国青年对外部世界看法的转变与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1996年底,被西方舆论评论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另一部代表作《妖魔化中国的背后》问世,该书运用大量一手资料透视了美国主流媒体及在其影响下的美国大众对中国的“偏见”和丑化,中国年轻人从80年代盲目的崇美情绪中进一步觉醒,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和方式,重新思考中美之间关系的本质。自此,“曾经泛起一时的自由主义和投靠西方的各种诡辩被潮流卷走,以民族利益、民族安全、民族复兴、民族尊严为主调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不可遏制地兴起”[1]。

(三)21世纪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考验中崛起

迈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国力增强,经济建设纵深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不断强化,青年爱国主义观念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网络民族主义的高涨

互联网的勃兴为新世纪青年人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和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兴旺的窗口,并迅速成为当代青年表达爱国热情、探讨强国之路的重要场所。2003年互联网上先后出现“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9·18对日索赔百万网民签名”两次大的签名活动,在短短时间内征集了数万乃至上百万的网民签名,被媒体称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崛起。“网络民族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本质和主流是反映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怀,能够发挥其激励和凝聚功能,培养民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民族的认同意识。”[2]2005年以后,网络民族主义开始突破“刺激-反应”的“应激型”模式,着手对高速发展的中国进行重新定位。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汉服运动”及“中国汉服网”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青年试图重新定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尝试。2012年,日本一意孤行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激起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怒,广大青年在国家门户网站、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媒介发表了爱国言论,汇聚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客观而言,虽然网络民族主义中的一些言论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色彩,一些青年人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存有偏颇甚至极端化倾向,但其背后的出发点多是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维护,对西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愤慨,是中国青年朴素爱国情感及观念的直接反映。

2.崭新的爱国主义风貌

今天,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与最高的效率融入世界。中国的外交战略、发展模式、社会制度、文化形态及其所附着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中国崛起的强力推进下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由此,一种基于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并融入了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青年中蔓延开来。2008年发生了诸如全国雪灾、3·14藏独分子打砸抢、4·7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被抢、5·12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严峻考验青年一代适应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重大考验面前,广大青年空前广泛的团结,空前快速的行动,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在藏独暴乱和奥运火炬境外传递被阻事件中,境内外青年通过网络迅速自发组织起来,抗议西方国家的偏见,反对藏独暴乱,自发保护奥运火炬传递,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青年爱国行动,让中国和世界见证了中国青年的团结、奉献、坚毅和自信。奥运会举办期间,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青年学生人数占志愿者总数的70%左右,“80后”、“90后”志愿者被誉为“鸟巢一代”。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青年迅速自发组织,数十万、乃至百万以上的青年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第一线的抗震救灾活动。“新爱国青年”这一称谓随之迅速崛起。“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对祖国态度真诚,能够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期待,他们愿意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任何事件和灾难都不能否定他们超越自我的勇气、追求梦想的努力和自我实现的力量。”[3]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演进的背景分析

爱国主义观念本质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现实生活环境的变迁往往构成其发展变化的客观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演进之所以呈现上述特征,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转换的时代背景、党和国家对青年爱国主义的正向建构密切相关。

(一)中国崛起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历程。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的逐步富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国际性活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已经被经典成为“中国模式”,被许多国家视为榜样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新加坡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就赞誉道:“中国模式的崛起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意义,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具有参考意义。”[4]在显著的发展成就面前,青年一代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显著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不断提升。这是中国青年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爱国主义观念日趋增强、网络民族主义相继继起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前提,是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动向的最基本的时代背景和精神来源。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巨大改变。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成为以霸权思维为主导的西方国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调整其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中国实施遏制、打压政策。“由于危险的外部他者的存在,共同反对外部威胁的经历,就成为各民族国家认同形成的重要来源。”[5]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使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布满荆棘,但从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记忆,刺激了中国青年的民族自尊心,促使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以中美关系为例,美国通过延续《日美安保条约》、与澳大利亚签署《国际合作条约》,在中国“复关”谈判、中美知识产权纠纷、中国人权等一系列问题上制造种种障碍,阻挠中国发展;在东欧、中亚社会主义国家策动“天鹅绒革命”、“玫瑰革命”、“郁金香革命”,对中国进行政治上的孤立,造成中国青年的强烈反感。1993年,美国公开阻挠中国申奥,使得“12亿中国人民心中的圣火化为死灰,”青年的愤怒达到了难以遏制的程度。同年,“银河号”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中国青年的民族自尊,促使中国青年不得不发出“中国可以说不”的时代强音。进入新世纪,美国媒体对西藏事件的歪曲报道、CNN电台辱华事件、奥运火炬传递被抢、中日钓鱼岛事件等,无一不激发起中国青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二)改革发展过程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

联合国大会国际发展战略委员会第四次联合发展十年主席盖马尼·科里亚曾经警告,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压力下,“第三世界国家一个个变得‘不可治理’。不管政府多么复杂——左翼还是右翼,军事还是民主,它们都无法对其人民的期望给予足够的反应:被媒体唤起的期望,被通讯唤起的期望,被教育唤起的期望。”[6]改革开放以后,发达国家先进的文明成果更加迅速、全面、直接地呈现在中国青年面前,西方发达国家令人目眩的富裕景象,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激发青年一代强国期盼的同时,也诱发了民族自卑感的上升。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指出:当人们的期望和要求在社会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或者社会提供的满足程度低于期望的要求,人们在期望受挫的心态下形成对社会的不满,构成了引发社会政治认同淡化的心理基础。由于历史造成的中国的落后面貌不可能一次性解决。青年一代急剧膨胀的“期望革命”与难以满足的现实挫折,加之“文化大革命”的负面影响致使80年代部分青年对现存国家政治认同出现了淡化趋势,青年爱国主义观念以激进形式演进。

伴随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内,社会结构更趋复杂、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利益集团的重新组合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构建必然引起思想领域的变化。国外,西方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蜂拥而至,对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严峻挑战,在意识形态多元的社会里,青年面临着更多的价值选择和由此带来的价值困惑。改革的深入进行也使社会的内部矛盾更加突显。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官僚腐败、贫富差距加大、医疗改革落后、就业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中国发展的进程。腐败最致命的危害是“加重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挫感,进而造成了极个别的焦虑的人群、冷漠的人群、误解的人群和越轨的人群”[7]。所有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解构着青年的国家认同,成为影响青年一代爱国主义观念建构的阻碍性力量。

(三)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正向建构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在缺乏正确评价标准和客观评价态度的情况下,部分青年盲目地将本国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与发达国家作比较,甚至将其作为衡量制度优越性程度的依据,社会主义信仰出现动摇,自由化思潮在高校学生中开始泛滥。1981年《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1983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对当时青年爱国主义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90年代前后,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国内政治风波也促使官方和知识界进行反思。党中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90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同质化压力,为具有深厚文化自觉倾向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方便。1990年江泽民发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对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作出详尽的阐述,彰显了爱国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致性。1994年中共中央下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作出明确指示。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为此,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从而把爱国主义教育向前推进。

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宣传教育方面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合力,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和内容创新,迎来了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发展。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主要内容,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2009年5月,胡锦涛在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鼓励青年一代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总而言之,党和国家开展的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引领和建构青年的爱国主义意识起到强大正向功效,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日益增强、爱国行为更加自觉、报国业绩更加辉煌。

[1] 刘书林.青年的“奥运情结”与爱国主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1(5):16-28.

[2]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J].东岳论丛,2010(4):263-167.

[3] 王小东.网络“新爱国青年”现象及其对青年工作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1-16.

[4]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4.

[5]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3.

[6] (澳)凯米莱里,福尔克.主权的终结?[M].李东燕,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72.

[7] 张振伟.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削弱与增强[J].兰州学刊,2004(5):14-17.

责任编辑 刘荣军

2013-10-16

崔健,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与青年研究”(11&ZD069),项目负责人:黄蓉生;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全球化语境中的青年国家认同研究”(2012BS01),项目负责人:崔健。

D432

A

1673-9841(2014)02-0050-05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观念民族
维生素的新观念
我们的民族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健康观念治疗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