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跃,李 俊 斌
(西南大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 400715)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五大支柱
陈 跃1,李 俊 斌2
(西南大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 4007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梦想,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崇高使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的引领、改革开放的推动、创新型国家的支撑、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由此构成实现中国梦的五大支柱。
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世界庄严宣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纪宣言,它充分表达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梦想,更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崇高的使命。实现中国梦不是坐而论道,更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和谐社会,这是实现中国梦必须牢牢把握的五大支柱。
(一)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道路发展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世纪中叶以来,不少中国人谋求民族复兴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正如毛泽东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1]中国共产党登上了政治舞台后,自觉肩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道路的新纪元,证实了恩格斯的预言:“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2]7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既遵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二)中国共产党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及其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3]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铸造者。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党的传统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统一起来,将党的先进属性、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行为融入当代中国精神的塑造与弘扬过程中,成为继承、发展与铸造中国精神的领导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催生了相应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革命时期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设时期产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产生的“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些精神已经注入社会肌体和人民思想中,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国梦汇集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需要团结和凝聚全民族意志和力量,形成强大的创造合力。中国共产党独特的“五大优势”,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决定了党能够始终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根源于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中国共产党坚守“先锋队”的本质属性,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体现了强大的示范性和感召力,把全民族全社会力量都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特别强调代表人民利益的问题,“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4]。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5]18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全社会形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党获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凝聚社会力量关键在党的领导,通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学习力量、服务力量、创新力量。
(一)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立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与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的的内在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构想了美好的未来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6]。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追求“以人为本”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人在社会历史实践发展中的价值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本身的目的性而非工具性。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必须服从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的目的。”[7]马克思对此是肯定的,并强调:“‘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梦实践,突出了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价值主体地位和“人的现实幸福”。这充分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所在,使中国梦在价值和实践层面都符合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即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发展同时满足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需要,保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以科学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方法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程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方法,统筹兼顾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做到“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这些“统筹”囊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囊括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矛盾。只有坚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和解决好这些矛盾,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人民幸福梦的关系,从而使中国梦不再是一种“单向度”的梦,而是三位一体的“复合梦”。
(一)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性质和前进方向。列宁曾指出:“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9]毛泽东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10]214邓小平始终把革命、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1]370,“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11]13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开拓了广阔空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度跃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富裕安康,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创新体制机制
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为民族复兴增添了新的制度活力。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2]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的改革完善过程,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1]372。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改革创新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的活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定的制度自信。
(三)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激发创造活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是一场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列宁指出:“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1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11]255因此,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必须保证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生产力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环境,积聚改革开放正能量,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改革开放把人民群众从旧的观念和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推动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转变,振奋了民族复兴的精神面貌,鼓励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劳动,为实现中国梦激发了全民族和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四)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既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又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中国梦获取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锐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体制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掀起了中国新一轮改革的热潮,谱写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通过深化对内改革,摒弃旧观念的束缚,冲破旧体制的制约,化解各种发展难题,并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使中国梦的实践与国际社会发展接轨,与全球利益相融合。通过坚持对外开放,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实现多边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包容互鉴、互利共赢,促进中国、亚洲以及世界共同发展。因此,中国致力于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应对全球化发展新挑战,紧紧抓住全球化发展新机遇,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始终成为全球化中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理论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认识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使命和理论先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4]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把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构建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因此,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国梦统一起来,着力研究和解决中国梦实践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全面阐释和论证中国梦的合理性、正义性、实践性和可行性,通过理论创新达到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
(二)制度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
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5]33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障。创新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障经济社会生活在法律框架下健康发展;创新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创新和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5]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和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三)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国内提高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要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就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经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十分活跃的因素。从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角度来看,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水平彰显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从全球化的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突出科技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最大化最优化释放科技红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创新驱动力。
(一)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社会理想
“和谐”是未来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基本表征,自古以来不同国家、民族都对这样一种社会理想做过经典描述。马克思认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2]66,未来理想社会是实现了“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6]120,“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6]122。中华民族从古迄今一脉相承的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断是相一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为贵”、“和实生物”、“和而不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等社会理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各民族及其成员之间和平共处的文化价值观。这种包容、多元、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渊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把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付诸社会实践,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变成社会现实,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题中应有之义,接续了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遵循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二)和谐社会奠定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
和谐社会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社会关系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繁荣、安定、团结,保证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筑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体系、道路及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了构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但随着我国进入社会急剧转型期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及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与调整,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深层次矛盾接连呈现,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不断增多,出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三重紧张”的现象。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在于及时协调社会矛盾,有效避免社会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解决当前社会矛盾、尽可能增加和谐因素、全面增强社会活力的历史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开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发展局面,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中出彩的机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三)和谐社会塑造实现中国梦的国际形象
实现“中国梦”面临着发展道路或模式的选择问题。通过构建和谐社会进而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发展方式,化解了一度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塑造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时代命题,为全人类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共鸣。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理念在国际战略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和谐社会的逻辑延伸与发展,丰富和拓展了和谐社会的价值视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尽量扩大为全世界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份额。毛泽东指出:“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0]157这种宏伟愿景树立了中华民族负责任的优秀民族形象,使中华民族在追逐梦想中确立了和平、合作、开放、和谐的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一种崭新的“双和”发展模式,即对内致力“和谐社会”建设,对外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在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引下,中国梦必将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至高境界。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49.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7] (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5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9] 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82.
[10]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13] 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9.
[1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15] 秦宣.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J].探索,2013(6):22-25.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责任编辑 刘荣军
2013-10-24
陈跃,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人民幸福是中国的核心价值”,项目负责人:陈跃。
D616
A
1673-9841(2014)02-00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