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维怀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宾居镇中心卫生院,云南 宾川 671606)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子维怀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宾居镇中心卫生院,云南 宾川 67160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心理辅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患者完全遵医76例,部分遵医16例,不遵医8例,总遵医率92%;干预前患者完全遵医42例,部分遵医18例,不遵医40例,总遵医率60%,干预后患者总遵医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另外,干预后患者血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疾病;护理干预;治疗效果;遵医行为
高血压病典型特征为动脉压上升,伴有心脏、血管等多器官器质性改变。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呈现年轻化、较高发病率、较高病死率等特点[1]。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控制不当与患者依从性差、生活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密切相关,尤其是依从性[2],为此加强健康教育,给予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及自我保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严重心血管疾病、精神异常等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在41至76岁之间,平均(51.3±7.3)岁,病程在1.2至12年之间,(6.0±2.2)年。高血压严重程度:轻度34例(34%),中度32例(32%),重度34例(34%)。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5例(25%),中专73例(73%),小学及以下2例(2%)。
1.2护理方法
本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均给予心理辅导、饮食干预、运动疗法等综合护理干预,具体表现如下。
1.2.1 心理辅导患者长时间治疗中易出现焦虑、烦躁、失望等多种不良情绪,刺激副交感神经,导致血压反复上升,加重病情。为此护理人员早期要及时的告知患者高血压病发病机制、诱因、症状、治疗及预后方法等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是可控制的,强调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诱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同时告知患者规律饮食、适当运动和血压控制的关系,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发病诱因。另外通过成功案例、病患交流、讲座、听轻音乐等多种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不良情绪。
1.2.2 用药指导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以药物为主,为此护理人员要让患者认识到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的重要性,强调擅自停药或用药错误的危害性,提高患者合理用药意识。用药前告知患者药物名称、作用、用药剂量、次数、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指导患者准确用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用药过程中全面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另外要求患者家属对用药情况监督,随时反映情况。
1.2.3 饮食干预指导患者进食“四低”(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钠)、“三高”(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蛋白)等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严禁暴饮暴食。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记录,同时监测血压水平,做好记录。另外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4 运动疗法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身体耐受力、喜好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开展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运动,1天2次,1次15至20分钟,以患者感觉稍累、出汗、轻度呼吸加快等为依据。对于早上运动的患者来说,在降压药物服用前、进食前运动。运动遵循强度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原则,循序渐进[3]。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干预前血压水平、遵医行为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血压水平由同一医护人员监测和记录。遵医行为通过随访问卷调查完成,包括健康饮食、坚持服药、健康行为、合理运动及定期复查等五大方面内容,完全遵医:半年内患者坚持完成上述五项内容;部分遵医:半年内患者坚持完成上述3项及以上内容;不遵医:半年内患者坚持完成上述内容不超过2项。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比较
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优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3.511、5.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时间干预前(n=100)干预后(n=100)t值P值收缩压/mmHg 156.82±12.55 138.01±11.38 3.511<0.05舒张压/mmHg 95.64±10.58 72.88±9.18 5.138<0.05
2.2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干预前患者总遵医率60%,干预后患者总遵医率92%,两组比较χ2=21.59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高血压病作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危险要素,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持续上升,病程较长,若长时间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心、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最终可能因脑血管急性发作、心力衰竭等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5%,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遵医行为即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包括用药、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操作,在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控制不当或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遵医意识差,没有按照医嘱执行。为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首先让患者认识到遵医的重要性,自觉的配合治疗、护理及预后[4]。然后重点从心理辅导、饮食干预、运动疗法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保健。王坤荣[5]通过对照实验表明干预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及心理干预)治疗及护理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且干预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周秀华[6]对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生活方式干预、运动干预及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另外患者遵医行为水平明显提高。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式同周秀华,未对照实验,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行心理辅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运动疗法等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另外干预后患者总遵医率高达92%,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0%。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水平,自觉的配合治疗及自我保健,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1]李海燕.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09):142,144.
[2]何文静,孙晓宇,王琪.遵医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2):11-13.
[3]杨琼花.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睡眠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05):395-396.
[4]杨敬随.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03):135,137.
[5]王坤荣.浅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认知行为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01):277-278.
[6]周秀华.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21):90-91.
子维怀,1971年生,女,汉族,云南宾川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