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兵,赵红梅
(山东理工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民俗词语是指负载了民俗事象的词语,而民俗事象是关于人们生产、生活、文娱、制度、信仰等方面的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的总称。这些事象势必要用相应的语言符号来记录,于是就形成了大量的民俗词语。
作为“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汉语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其收录的三十七万条词语中,反映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社会生活的民俗词语不啻万条,如反映祭祀习俗的“擘钱”、“跳灶王”,反映婚俗的“双回门”、“送茅娘”,反映生育习俗的“忌三房”,反映民族宗教习俗的“跳布札”等。所以,该词典也可看作是一部民俗词典。但是民俗事象往往都有特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词典的编者囿于资料和地域,以及误解文献等原因,对个别词语的解释出现一些偏差〔1〕。下面聊举几例予以订补,以期对正在进行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的修订工作有所裨益。
一?
因不明地域差异,《汉语大词典》错释了一些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词语。
1.【碗脱】(7-1065①),方言。即窝头。以形似碗,故称。《新华日报》1943.7.29:“‘华山’的伙夫老王给老百姓耕了两天地,认真又热情,老太太提了一罐子‘碗脱’慰劳他。”
按:“碗脱”不是窝头,释义没有注意到此词的地域性,以致误释。
窝头是用玉米面等加水揉制后上笼屉蒸熟的馒头,因略作圆锥形,底下有窝,故称窝头,这种主食在广大的北方地区都有。而“碗脱”则是山西、陕西等一些地区的特色面食,山西平遥等地很常见,当地读写为“碗脱则”,又叫作“碗脱子”,或作“碗托”,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与窝头大不相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续编)》所记平遥“碗脱则”的制作方式如下:“将白面中加一定比例的盐水、温水、大料水、菜籽油等调匀,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左右后取出、凉冷,离碟即成。形圆,色呈米黄,折卷不断,光滑如鱼。……平遥碗脱则的创始人是清光绪年间城南堡著名厨师董宣。”〔2〕可见,之所以叫作“碗脱”,是因为它是用碗盛装食材,蒸熟后再“脱”出来食用的,可以凉拌,也可以热炒。凉调是用醋、蒜、芝麻、辣椒面、香油等调味,和切成条状的碗脱子拌匀即可;也可用猪油加葱、蒜、山药丝、黄豆芽、大料水、酱油、醋等佐料热炒。“碗脱”可佐餐,也可以当主食。因为被切成了条状,所以才有“提了一罐子‘碗脱’慰劳”的说法,而窝头一般都不会用罐子盛装。“碗脱”有荞麦碗脱、羊杂碎炒碗脱、打卤碗脱等不同的品类。《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山西柳林的“碗团”:“用荞麦做的小吃。”应该是同一类食品。再者,检核词典所引书证,出自1943年《新华日报》7月29日第2版的小通讯《军民一家人》,题目下注明来源为“晋西北通讯”,说明文章所写是晋西北的事情,“碗脱”应是山西的特色食品无疑。
此条可以改释为:方言。山西的一种特色面点,用小碟盛装调了水、油等配料的面粉蒸制而成。
2.【鱼兜】(12-1192),亦作“鱼兜子”。方言。用鱼肉加鸡蛋、淀粉等做成的丸子。宋吴自牧《梦粱录·酒肆》:“更有包子酒店,专卖灌浆馒头……虾肉包子、鱼兜杂合粉、灌爊大骨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食店》:“更有南食店: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饭。”
按:释义不妥。“鱼兜”不是丸子,而是河南的一道传统名菜。制作手法类似包子、饺子。
此菜是将鱼肉加工成鱼丁,配以多种辅料,煸炒成馅,以粉皮包裹成形,上笼屉蒸制而成。制作“兜子”的关键程序之一是将粉皮裁成1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每张上放一份炒好的馅料,抹上糊,逐个包成三角形,摆放盘内,上笼蒸透取出即成〔3〕。因成形的食品很像古代兵士的头盔(兜),故名“兜子”。仅仅释为“用鱼肉加鸡蛋、淀粉等做成的丸子”,给人的感觉就是鱼丸子了,相差太远。
此词可改释为:一种菜肴。用鱼肉加鸡蛋、淀粉做馅,用粉皮包裹成兜形,上笼蒸制而成。
3.【耿饼】(8-657),一种小而厚的柿饼。山东菏泽耿庄所产最有名,因称耿饼。《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慌忙打开行李,取出一匹茧䌷,一包耿饼,拿过去拜谢了秦老。”《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其余便是山东棉绸,大布,恩县白面,挂面,耿饼,焦枣儿,巴鱼子,盐砖。”
按:“耿饼”确实出产于山东菏泽耿庄,但说其是“一种小而厚的柿饼”则不妥。
《山东名特产果品(果树卷)》说制作曹州耿饼的柿子品种要选产于菏泽的“镜面柿”,其柿“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圆形,果顶平,成熟时红色,有光泽。果肉金黄色,含糖量高,水分少,味极甜,质地细腻、无籽”〔4〕。150克的柿子属于较大的柿子。《曹州春秋》一书记载了“耿饼”得名的故事:“在明代耿花园有位师傅,被选去到宫中为皇帝当厨师,皇帝曾让他品尝过山西厨师供送的柿饼。山西柿饼个小有核,霜薄味淡,远不及家乡的柿饼。到了来年冬天,他从曹州带了些柿饼供献给皇帝,皇帝及嫔妃品尝一遍,皆称曹州柿饼个大无核,霜厚肉细,色如琥珀,味道香甜。用文火烤食,豆瓣霜化为蜜糖:用沸水浸泡,可膨胀成为旋柿原形。于是皇帝赐名为‘耿饼’。”〔5〕书中明言“耿饼”的特点——个大无核,可见耿饼不是小柿饼。
二
由于资料的局限和对文献的误读,《汉语大词典》错释了一些有特殊历史文化含义的词语。
1.【看卓】(7-1182),亦作“看桌”。指有果盘的上等酒席。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贤达高风》:“﹝轩輗﹞后升都御史总理粮储,清声愈励。僚友设宴,或有看卓,即拒不受。第以廉自矜。”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今燕神用看席,亦曰‘看桌’。”
按:释义中没有揭示出该词的民俗特征,忽视了“看桌”的核心意义。
“看桌”未必是“有果盘的上等酒席”,而且“上等酒席”之语也容易使人以为“看桌”上的肴品就是供宴会上食用的。其实“看桌”、“看席”只是在宴会上摆设出来供欣赏的席面,其中的肴品不是为了在酒宴上食用的。同类的词语有“看食”、“看盘”、“看果”等等,也以赏看为主。
“看桌”之制应该源于古代祭祀。古籍中“饤饾”一词,就是指将食品堆叠在器皿中祭祀祖先,祭品数量虽多,但祭祀期间是不能食用的,要祭祀完毕后才能分配给祭者,且只能各自拿回享用,不能围桌而食聒噪先灵。这一做法后来演变成为筵席上的“看桌”后,所摆设肴品也不能在宴会时享用,但在宴会结束后可分而食之,也可以转赠别人。如词典所引《西湖游览志余》例之“轩輗拒受看桌”。若贸然食用看菜,会惹人耻笑。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初坐定,酒家人先下看菜,问买多少,然后别换菜蔬。亦有生疏不惯人,便忽下箸,被笑多矣。”〔6〕清代胡式钰《语窦》“看”字条:“物之名‘看’,所以饰观、不适于用,所谓‘看桌’也。唐少府监御馔,以牙盘九枚装食,谓之‘看食’。故今有‘看桌’。而物之可看不可用者,因均目为‘看桌’。”〔7〕《汉语大词典》收录了“看席”,引清顾张思《土风录·看席》:“《正字通》谓:今俗燕会黏果列席曰看席。即古之饤坐,谓饤而不食者。”〔8〕“饤而不食”即“堆放陈列不食用”的意思,也可知词典对“看桌”的解释不妥。
看桌一般都有果盘,但不一定是上等的席面。也有些用荤素食品或糖做成各种人、物像,上饰以彩,放在酒席桌上的。还有摆放工艺品甚至是用木头、蜡等制作的食品模型的,如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果子局,掌装簇饤盘看果、时新水果、南北京果、海腊肥脯、脔切、像生花果、劝酒品件。蜜煎局,掌簇饤看盘果套山子、蜜煎象生窠儿。”〔9〕明代冯梦龙《古今谈概》:“嘉靖初,一员外建言崇节俭以变风俗,专论各处茶食铺店所造看桌糖饼:‘大者省功而费料,小者料小而费功,乞要擘画定式,功料之间,务在减省,使风俗归厚。’”〔10〕这里的“看果”、“糖饼”都是食品模型。当然,现代看席日臻精美,摆设更是追求精致。《中国筵席宴会大典》介绍现代看席“通常包括食品雕刻、摆台饰物、工艺大菜、造型点心以及华美餐具,以恢弘的气势、精细的工艺和吉祥的图案取胜。每个看席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烘托宴会气氛、展示宴会规格、表现宴会礼仪的作用”〔11〕。
此外《汉语大词典》解释“看食”为“酒席上的点心类食品。拘于礼仪略尝辄止,故名”。例引宋周密《武林旧事·皇后归谒家庙》:“初坐:皇后,下酒吃食九盏,上细看食十件,果子意思十件。”此释也不妥,一则不能说看食就是“点心类食品”,也许是食品模型;二则根据当时的习俗,看食非为品尝而设,皇后更不能不明礼仪。
故“看桌”可以只解释其核心意义,即“宴会中摆设出来供欣赏的席面”。
2.【卧兔】(8-723)一种皮帽的俗称。《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他家常穿着大红细对衿袄儿,软黄裙子,头上戴着貉鼠卧兔儿。”《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三十六两银子买了一把貂皮,做了一个昭君卧兔。”
按:释义笼统不确。“卧兔”不是皮帽子,而是明清妇女常戴的额饰,俗称“抹额”。
抹额是将布帛等折叠或裁制成条状围勒于额际的用品,和戴帽子的最大区别是不覆盖头顶。佩系抹额的习俗早在商代就已有,男女均可佩戴,历代的式样、用料不一。高春明《中国服饰》对于“抹额”的介绍甚详,抄撮其中介绍明清时期有关女子抹额的文字如下:“明清时期是抹额的盛行时期,当时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这种饰物……冬季所用的抹额,通常以绒……毛毡等厚实的材料为之;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施以彩绣;考究者还装缀珠翠宝玉,两端则各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后。抹额的造型也有多种:有的中间宽阔,两端狭窄;有的中间狭窄而两端宽阔,后者在使用时多将两耳遮盖。因为这种抹额兼具御寒作用,故被称之为暖额。富贵之家的女子则崇尚用兽皮制作暖额,常用的兽皮有水獭,狐狸、貂鼠等,貂狐之皮最被看重。这种毛茸茸的兽皮暖额围勒在额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兔。”〔12〕“昭君卧兔”是“抹额”的一种样式,《中国风俗辞典》又称其为“昭君套”,相传王昭君出塞时曾戴过这种样式,故名。
可见“卧兔”不是帽子。可改释为:即皮抹额。由于佩戴在前额上类似兔耳形,故称“卧兔”。
3.【粉定】(9-200)瓷器之一种。仿照定窑瓷器而和以石粉者称为“粉定”。《孽海花》第三十回:“赵家的忙着去预备茶水,捧上一只粉定茶杯,杯内满盛着绿沉沉新泡的碧螺春。”
按:释义不确,“粉定”原本不是仿品。
按照释义所言,似乎“粉定”仅仅是一种仿品的名称。也许《孽海花》例中的“粉定”是一种仿制瓷器,但也不能说明“粉定”就是仿瓷。因为“粉定”本是古代的一种名瓷,指宋代河北定州的定窑所产的一种白瓷。定窑出产有多种瓷器,有“土定”、“黑定”、“红定”等名目,但是以白瓷最为有名,因其瓷质精良,曾被选为宫廷用品。此窑所烧白瓷胎骨较薄且精细,釉料中的氧化钛含量较高,加之用氧化焰烧成,瓷化程度很高,釉质坚密光润,颜色洁净,釉色呈现出牙白色略带黄色(也有略带赤色的),故有“粉定”之称,因偶有垂釉,故又称“泪釉”。后来,其他地方烧制的白瓷也有被称为“粉定”的,如宋南渡后景德镇仿定窑烧制的白瓷称“南定”,因其釉似粉,也称“粉定”,而且成为元代以后“粉定”的代表。释语中还说“和以石粉”,纯粹是望文生义,用石粉与否要根据烧制工艺而定,即使用了石粉,也不一定叫“粉定”,还要看其釉色。
此条释义可改写为:瓷器的一种。原指河北定窑烧制的一种颜色类粉的白瓷,后来其他一些地区仿制的白瓷也被称为“粉定”。
4.【熏虫】(9-596)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曰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熏虫》:“二日为龙抬头日……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熏虫。”
按:释义不妥,“熏虫”不是油煎饼类食品,而是指称一种民俗行为。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华北等地民间认为到了这一天,冬眠的龙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抬头而起,故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在这一天,不仅龙要苏醒,也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的日子。为了避害,这一天就有很多民俗的仪式,如撒灰引龙、扶龙、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民俗行为就是“熏虫”。如何“熏虫”?有直接用烟熏的,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13〕也有些地方用煮蔓菁熏壁虱的方法熏虫。最常见的就是用煎炸油饼类食品来“熏虫”。上引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和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都写到此习俗。油煎食物时,油烟可熏燎出蜇蠢动的虫蝎,避免虫蛀、虫害。此种民俗习惯在其他典籍中也有记载,如河北《永平府志》、《乐亭县志》都载此俗,用香油煎糕熏虫,则物不蛀,且以避虫蚁。此俗又称“煎虫”,《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所收的河北《滦州志》记载:“初二日,谓之‘龙抬头日’,言百虫启蛰也。以米、豆粉为糊,油煎之而食,谓之‘煎虫’。虫畏油也。”〔14〕此外,民间认为是日食油腻食品有其他防病作用。河北《新河县志》:“人家多食油煎饼、香腴、咸食等品,谚云:‘二月二,吃灯盏(以油煎之),吃了灯盏不发眼(目炎也)。二月二,吃枣花(馍馍之有枣者),吃了枣花不长疮’。”〔14〕
再看刘若愚所记的明代“饮食好尚”,叙述节日习俗也多和饮食有关,而且各有其名。如:“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纸炮,……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二一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所食之物,如曰‘百事大吉盒儿’者,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共装盛之。又驴头肉,亦以小盒盛之,名曰‘嚼鬼’,以俗称驴为鬼也。……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曰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15〕文中所记食物有“扁食”,把“柿饼、荔枝”等装在一个盒子中叫作“百事大吉盒儿”,而用“小盒”盛装“驴肉”是要“嚼鬼”,并非称呼此种驴肉为“嚼鬼”。而用油煎“黍面枣糕”或者“面和稀摊为煎饼”做食品继而食用,能够起到“熏虫”的目的,并非称这种“煎饼”为“熏虫”。《汉语大词典》的编者误解了“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的意思,以为这样做出来的“煎饼”叫作“熏虫”。在我们所查的资料中发现,1990年出版的《中国风俗辞典》中就将“熏虫”解释为“旧时汉族传统节日食品”〔16〕,估计这是错误源头。
故此词可改释为: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煎食油饼等以避虫害的习俗。
5.【翻天印】(9-685)2.清末对流氓团伙的一种异称。《冷眼观》第十回:“唉,他们这个党,不比那个党,我也闹不清楚,名色多呢,又叫做什么挛把,翻天印,倒脱靴。”
按:《冷眼观》所言“翻天印”不是称呼流氓团伙的,而是对诈骗团伙所用的一类骗术的称呼。这种骗术旧时常有,骗人手法各有不同,用在赌博方面居多,一般是诈骗团伙的四个人站在赌台的四角,暗地用吸铁石来控制装了铁屑的骰子,以骗取钱财。因所用的骰子形状如同方印,故名“翻天印”。这一骗术在清末民初的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徐珂《清稗类钞·赌博类》:“扎局弄赌者,设陷穽以倾人之博也,京师、天津皆有之,上海尤甚。若辈以此为生,终岁衣食,恒取给焉。大抵为楚产也,口捷给,衣华服,能取悦于人,易堕其术,沪人称之曰翻戏党。……其术甚多,略举之,有翻天印、倒脱靴诸名目。”〔17〕有些时候也泛指一些偷梁换柱的诈骗手法,如民国连阔如《江湖丛谈》中所记卖膏药的骗人手法:“在这时候如同变戏法儿似的,将有铜子的膏药与有自然铜的膏药弄在一处,一翻个儿,把那有铜子的膏药掩藏起来,把有自然铜的膏药打开了,叫人瞧看铜末子:江湖人管这偷梁换柱的法子调侃儿叫‘翻天印’,管这种‘样色’叫‘丁把’儿。”〔18〕这些骗术不管具体手法如何变化,核心就是一个“骗”字。正如肖志华等《武汉掌故》所写:“他们行骗的手法当然不止这几种,什么翻天印、靠子、滚勾、连环套、水火票、蛋出血等不一而足,反正万变不离其‘骗’。”〔19〕
此外,《冷眼观》所写的“挛把”是指好赌,“挛”即“恋”。“倒脱靴”是指赌博时先给甜头引诱,然后一下赢光受骗者的钱财。这两个词,《汉语大词典》都未收。“翻天印”一词,《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释作:“清末民初京津等北方江湖社会谓偷梁换柱之法。”〔20〕释义接近而不确。此类骗术不仅存在于京津等地,上海、武汉亦多有之,而且不仅是偷梁换柱的手法。
此条可以解释为:清末民国初年,江湖上对行骗者所用诈骗手法的一种称呼。
6.【高丽】(12-964)1.高超华美。2.颀长而美丽的人。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又无那胖高丽去往来迎,又无那小扒头浓装艳裹。”3.朝鲜历史上的王朝(公元918~1392年)。我国习惯上多沿用来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物产。
按:“高丽”一词,《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三个义项,其中义项二“颀长而美丽的人”纯粹是望文生义。
《酷寒亭》中的“高丽”不是指“美人”,是元朝时人对生活在中原的高丽国人的称呼,多专指高丽国女子。据《元代高丽贡女制度研究》,元朝统治者从1274年起要求高丽国向其进贡女子〔21〕,从此元代贵族渐渐有娶高丽女子为妻妾或者买高丽女作使女的习俗。《元史·顺帝纪一》:“庚子,御史台臣言:‘高丽为国,首效臣节,而近年屡遣使往选取媵妾,致使生女不举,女长不嫁,乞赐禁止。’从之。”〔22〕明初权衡《庚申外史》记元顺帝时风尚云:“祁宫(庚申帝次后祁氏,高丽人)亦多蓄高丽美人。大臣有权者,辄以此女送之。京师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高丽婉媚,善事人,至则多夺宠。自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大半为高丽女,以故四方衣服靴帽器物皆依高丽样子。此关系一时风气,岂偶然哉!”〔23〕以致达官贵人争相以使唤高丽女为时尚。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卷三:“北人女使,必得高丽女。孩童、家僮,必得黑厮,不如此谓之不成仕宦。”〔24〕从《酷寒亭》所写后文“小扒头(游妓)”来看,此处的“高丽”估计是指来自高丽国的使女。《元曲选校注》的《酷寒亭》注释为“指女奴”〔25〕,太实。
从词典的角度来看,此条义项二当取消,合并于义项三中,将“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物产”改为“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人或者物产”。
注释:
①7-1065,即《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065页的简称,下文其他词语后格式均相同,不再说明。
〔1〕梁吉平,陈 丽.《汉语大词典》辨误两则〔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8-31.
〔2〕彭卿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续编)〔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94.
〔3〕孙润田.开封名菜〔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14.
〔4〕史传铎,等.山东名特产果品(果树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45-48.
〔5〕黄爱菊,等.曹州春秋〔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370-371.
〔6〕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93.
〔7〕胡式钰.语窦(丛书集成续编二三)〔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709.
〔8〕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七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1184.
〔9〕吴自牧,周 密.梦粱录·武林旧事〔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278.
〔10〕冯梦龙.谈概〔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2.
〔11〕陈光新.中国筵席宴会大典〔K〕.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387.
〔12〕高春明.中国服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31-133.
〔13〕刘 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1-102.
〔14〕丁世良,赵 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G〕.北京:中国书目出版社,1989:264,502.
〔15〕刘若愚.明宫史〔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83.
〔16〕叶大兵,乌丙安.中国风俗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427.
〔17〕徐 珂.清稗类钞(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4876-4877.
〔18〕连阔如.江湖丛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221.
〔19〕肖志华,严昌洪.武汉掌故〔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458.
〔20〕曲彦斌.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正编)〔K〕.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83.
〔21〕喜 蕾.元代高丽贡女制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1.
〔22〕宋 濂.元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502.
〔23〕权 衡.庚申外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22.
〔24〕叶子奇.明代笔记小说大观1·草木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7.
〔25〕王学奇.元曲选校注(第三册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