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4-03-03 07:34王庆跃
关键词:办刊学报稿件

王庆跃

(成都工业学院 学报编辑部,四川成都 610031)

一、地方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四川省近30家地方高校学报2006~2011年的办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可知:目前地方高校(即省属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存在着地位低、实力弱、学术质量不高、学报正式刊号资源稀缺的问题。一方面是没有正式刊号的高校想方设法申办刊号,而另一方面是有正式刊号的高校又不重视学报的发展;有的学报编辑部建制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熟悉编辑出版业务的专职主编和编辑人才稀缺,编辑出版事业发展资金严重短缺,责任分工不明确,“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办公场所和条件差,高水平的稿件欠缺,整体办刊水平不论从数量还是特色、质量上讲,都与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相适应。

(二)产生的原因

1.一些地方高校对学报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1985)30号、教育部教备厅[1998]3号、教育部[2002]7号、教育部社改(2002)10号、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7号、新出报刊[2009]124号、新出报刊[2009]126号、新出报刊[2009]184号文件的规定。上述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学报编辑部是校属院(系)一级学术机构,由学校直接领导,学报编辑部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有突出贡献的主编、副主编和骨干编辑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建设〔1~6〕。

2.一些学报编委会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履行职责;学报主编大都是兼职的,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抓学报的建设和发展,当然更谈不上建立以专职主编为核心的编辑学术梯队。编辑人员面对机构设置不到位、编辑出版经费短缺、办公场所和条件较差、编辑缺编、编辑不规范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渠道向校领导反映,或者反映了却长期得不到落实,今年拖明年,年年成问题,从而影响办刊积极性。学报在学校成为弱势群体,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甚至有的学报办刊十多年了进步仍然不大,有的甚至年检质量不达标,有被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边缘化和取消刊号的趋势。

3.有些地方高校没有制定加强科研和在学报发表论文的激励机制,有的地方高校重教学轻科研,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几乎没有政府厅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实验室设备条件差,科技成果产出率低,论文科技水平不高,加之评高级职称需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校内即使有好稿也投向外刊,因而学报稿源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办刊需求。

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把学报的建设发展列入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原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奋力推进地方高校学报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

二、建议与对策

(一)管理体制的创新

1.理顺学报管理体制,领导重视是办好学报的前提

学报的地位直接决定学报作用的大小。早在20多年前,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就明确要求高校学报编辑部应是学校直接领导的处级学术机构,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经营管理工作。学校应保证办刊经费逐年增加,做到独立建账、预算管理、专款专用于学报的建设和发展,以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

著名教育家、原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先生讲,看一所大学主要看三个东西:一是看教师队伍,二是看学报,三是看图书馆〔6。在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评估时,编辑部级别、办刊经费、办公条件就在学报办刊条件及质量的评估中占了1/6。由此可见,高校学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有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在学校没有编制、编辑出版经费短缺、办公场所条件较差、编辑缺编,办好学报成了一句口号。地方高校应将学报编辑部列入学校中层编制系列,从根本上改变学报编辑部可有可无的状态,使学报真正成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园地”,充分发挥“宣传学校发展形象的窗口”作用。

2.创新学报编委会工作机制

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要求,高校应设立学报编辑委员会,由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学校应聘请校内外各学科具有正高职称、学术水平较高、关心学报发展的专家25~30名组成编委会;每年至少召开1~2次编委会,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学报编辑出版质量,真正发挥指导、监督、咨询、学术审定把关的作用;每个编委每年至少组织或撰写2~3篇优秀稿件,要对不称职的编委进行调整。同时,学校应尽可能地特聘校外知名院士、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编委,他们的加盟可以带来新的思想和活力,会极大地促进学报的工作,使学报得到更多高质量的论文。

(二)编辑队伍建设的创新

1.严格执行主编责任制

高校学报质量的好坏,关键看主编的学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因为主编就是学报的灵魂,是学报的领军人物,而不是徒有虚名的花瓶。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就明确要求高校学报实行编委会指导下的主编责任制,而且对主编的任职条件有具体的要求,必须理论水平较高,政治责任心强,学术造诣较深,作风正派,精通编辑出版业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然而,一些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主编都是兼职的,编辑部大小事务都要向校长请示。如果编辑部没有专职主编具体承担学报建设发展的责任,将不利于学报的健康发展。因此,编辑部应设专职主编岗位,若校长兼任主编,编辑部应设常务执行主编主持编辑出版日常管理工作,并由校长任命、报省新闻出版局备案。同时,主编必须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主编岗位培训注册,并持证上岗。

2.配备精干高效的编辑队伍

编辑队伍是办好学报的基本条件。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要求,按刊物覆盖的主要学科配备专职主编、副主编、编辑(季刊4~5名、双月刊6~7名、月刊8~9名),必须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岗位培训注册并持证上岗。为此,学校应配备热爱并能胜任学报工作的专职编辑和兼职英文编辑,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守纪律、懂经营、精干高效的编辑队伍〔2〕。

3.职责分工落实到位

主编全面负责编辑部的各项工作,对学报的建设发展、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负全责。负责规划学报建设发展方案,制订年度组稿计划,对稿件进行终审并签发稿件,指导编辑解决稿件内容、审稿、编辑过程中不能把控的问题,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编辑出版方面的政策和文件,为加快学报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为编辑部争取应有的合法权益。

副主编协助主编管理编辑部的管理工作,参与规划学报建设发展方案,主持制订年度组稿计划,制订并不断完善编辑部各项规章制度;复审稿件,组织开发稿源、封面、版式、栏目的设计,审查稿酬、审稿、办公等各项费用;组织编辑人员进行业务进修和开展编辑出版学术研究,还要进行对外联络和宣传等工作。

责任编辑负责稿件的初审,轮流承担统稿、送专家审稿、文字加工、编辑、送印、校对、发行、交换学报以及稿酬、审稿、办公等费用的报批、发放等,按主编意图编采重大题材的高质量文稿。

4.“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编辑素质

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要求,学报编辑的职务评聘、岗位津贴以及评优表彰等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学校应为编辑进修学习、学术研究和参加学术活动提供经费。目前,地方高校学报由于编辑部人手少,编辑整天忙于稿件的处理、编辑加工和校对,基本上没有时间进修和拓展知识,有的人从事了多年编辑工作,却从来没有参加过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为此,学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编辑每年至少有2~3次进修培训、学术交流、调研考察的机会;同时还应邀请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专家领导、主编、出版专家来学校指导和讲学,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刊理念和经验,以不断提高编辑素质和学校教职工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使学报进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三)编辑部管理制度的创新

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要求,要保证学报编辑出版的制度规范化管理。在实行主编责任制和持证上岗制度的基础上〔7〕,学报编辑部应制定完整的用稿制度,并细化到编辑、编务、校对、出版、发行各个环节。完善“三审三校一读”制度、编委会工作制度、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保密制度〔7〕、责任编校制度、来稿登记反馈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用制度促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学报编辑部的科学管理。

1.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度

学报编印发应实行工作登记制度,责任落实到人,使学报编辑部工作规范有序。在审稿制度上,将“三审”制度与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结合起来,在编辑程序上充分利用网络编辑平台的优势,将审、改、排、校结合起来,简化中间环节、提高编辑工作效率〔8〕。稿件送印刷厂付印前,必须做到齐、清、定,主编签字方可印成书。刊物出版后应聘请资深编辑进行审读,每期写出审读报告以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编辑部要建立和实行责任编校制度,对于编校无差错的编辑要给予物质奖励,体现多劳多得、奖罚结合的分配原则。主编要经常组织编辑学习上级有关编辑出版的政策、法规、文件和编辑出版规范标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9〕。

(四)编辑工作方式的创新

当今,已经进入网络无纸化编辑出版时代,要办出学术水平高、编辑质量好的优秀期刊,学校应不断改善编辑部的办公条件,投入资金建立“期刊采编平台系统”,创新编辑工作方式,逐步实现纸质版学报和电子版学报的同时发行,扩大学报的辐射面和利用率,最终实现从”手工作坊“向现代传媒的转型。

1.从稿件的源头抓起

责任编辑对来稿进行初选审定,从众多的电子稿件中删除一些低劣或不符合规范的稿件后〔10〕,将每篇稿件用“清华同方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剔除有严重抄袭、一稿多投现象的稿件,从源头上杜绝学术不端的人生产的垃圾文章在学报上泛滥。

2.专家进行学术审定把关

审稿专家的学术水平和责任心在极大程度上关系着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10〕。因此,编辑部应建立审稿专家库,将初审通过检测拟用的稿件发送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审定其学术价值;应采用校内稿件请校外专家审定、校外稿件请校内专家审定的匿名双盲审稿方式进行学术质量的把关,从而保证审稿的客观公正。

3.编辑、副主编、主编各司其职

1.5.4 基础操作不熟 穿刺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观念不严。穿刺技术在众多的因素中居首位,穿刺的次数与感染的发生成正比。

对专家审定通过的稿件,编辑、副主编、主编应各司其职进行“三审三校”,认真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法规进行编辑修改加工、校对、版式设计,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论文以达到出版水平。编辑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学术期刊编排国家标准,在加工处理稿件时,从编排格式到法定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的标注等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校对要求一丝不苟,将错误解决在印刷之前,努力提高学报编排规范化、标准化水平〔10〕。

4.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编辑部要建立学报网站,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学校、学报的建设发展规划和发行电子版学报;通过邮发建立高校纸质版学报互换渠道,不断扩大学校和学报的影响,真正起到承担学术交流载体的作用。

(五)学报表现形式的创新

地方高校学报要在创“精品”上下功夫,从采编“精品”论文到创办“精品”栏目,再到出版“精品”学报〔11〕。

1.从办刊理念上创新

地方高校学报大多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有条件的地方高校还应努力创办自科版、社科版、工程版、医学版、英文版。地方高校学报从学科分类上讲仍然是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无论是上述哪种期刊,在办刊理念上都应以时代性(始终站在学术理论前沿)、综合性(覆盖各个领域的多学科专业)、指导性(指导教职员工、科研人员、学生、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学报的特色;内容的组织要体现创新,要大视角地进行理论实践探索,全方位服务广大读者和作者,努力增强学报的凝聚力和辐射影响力。

2.从板块栏目上创新

如果地方高校学报是多学科综合性的,那么学报的板块栏目应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特别策划等板块,并紧跟形势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栏目,使板块栏目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能充分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等内容。

同时学报的栏目又是专门化的,要满足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因此在栏目的开设上应采取灵活多样、读者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比如通过开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和特别策划等板块下的特色栏目,努力增加学报的信息容量;还可采用板块栏目滚动推出的办法,使读者能各取所需,找到自己喜欢读的内容。

3.从稿件组织上创新

内容是地方高校学报的骨肉和灵魂,能否给读者以新意、体现出特色,关键就在于学报的内容组织上。稿件内容应体现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客观存在的条件限制,因此,应因势利导地扬长避短,编采体现地方特色、学校办学特色的文稿,形成学报鲜明的个性,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服好务〔10〕。

4.从装帧设计上创新

地方高校学报应努力做到文稿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富有创意,体现学报独特的风格。学报的整体设计包括四封、目录、栏目、内容编排和内容与形式的协调一致,因此创意设计要构思巧妙精美、赏心悦目,形成刊物新颖独特的风格。好的版式设计应具有将内容的协调性、形式的独特性、刊物的装饰性、插图的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特点;封面设计要美观、大方、得体,符合学校的办学特征;好的栏目设计要与众不同,另辟蹊径,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好的内容编排不应是千篇一律,而是符合编排规范及要求,所载论文学术水平高,特色栏目和名家名篇都能从中得到体现〔10〕。

5.规格与结构创新

地方高校学报应按照思想性、学术性和信息量大的原则来办刊,5000字以内的稿件通常占3~4个页码,8000字左右的稿件每期控制在3~4篇;每期刊发25~35篇稿件,字数10~12万,100~120页左右,国际大16开本;四封用250克铜版纸彩印,封二介绍学校正高职称学者的学术成果,封三介绍学校建设发展的亮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永动机,思想创新转变发展思路,管理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地方高校的党政主要领导班子应树立“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的创新意识,认真落实国家对出版行业管理的文件精神,将学报编辑部与学校教学科研机构同等对待〔12〕,使学报与学校同步发展;要在办刊条件、经费、政策上给予保证,真正把学报这一稀缺资源利用好。只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解决制约地方高校学报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编辑部建制、办刊经费短缺、专职编辑缺编等),不断探索地方高校学报的创新路径,学报才能更好、更快地可持续科学发展。

〔1〕教育部教备厅.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1998]3号[Z/OL].(1998-02-09)[2014-03-1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1/200407/1049.html.

〔2〕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的意见[2002]7 号[Z/OL].(2002-09-13)[2014-03-1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0209/495.html.

〔3〕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规范报纸期刊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的通知[Z/OL].新出报刊[2009]184号.(2009-10-28)[2014-03-19].http://d.wanfangdata.com.cn/Claw_G000085504.aspx

〔4〕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出版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出报刊[2009]124号[Z/OL].(2010-02-06)[2014-03-19].http://www.docin.com/p -72960613.html.

〔5〕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审读暂行办法.新出报刊[2009]126 号[Z/OL].(2009-02-09)[2014-03-19].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76960.

〔6〕杨福生.办学报就是办学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05 -107,105 -107.

〔7〕王培华.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职高专学报创新发展之路〔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5-77,75 -77.

〔8〕林亚平.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学报质量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出版,2007,(5):36-38.

〔9〕罗曼菲,张瑞霞.与时俱进: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十大趋势[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1-86.

〔10〕李 艳,王庆跃.地方高校学报稿源社会化创新途径的探讨[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3,(3):59 -63,59 -63,59 -63,59 -63,59 -63.

〔11〕宫福满.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应创设特色栏目[J].编辑学报,2004 ,16(5):380-381.

〔12〕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如何做好选题策划[EB/OL].教育信息,第二十二期.(2010-07-05)[2014-03-19].http://222.31.224.22.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