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顺来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卫生院,湖北鄂州436000)
厄贝沙坦药物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夏顺来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卫生院,湖北鄂州436000)
目的 研究分析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54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一组54例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44%(51/5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3.33%(45/5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相应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约为3.70%(2/5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4.81%(8/5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甚是理想,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且临床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更高,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厄贝沙坦;高血压;疗效症;临床影响
高血压疾病是现阶段我国非传染性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1],也是一种最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其具有致残率高、患病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合理选择药物、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关键,也是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键。现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高血压患者,对比论证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具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患者中,包括24例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33-73岁,平均年龄(48.67±6.02)岁。血压水平:收缩压在140-170mmHg之间,舒张压在90-110mmHg之间。对照组54例患者中,包括26例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35-74岁,平均年龄(49.24±6.23)岁。血压水平:收缩压在140-170mmHg之间,舒张压在90-110mmHg之间。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年龄等基本情况相对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强可比性。
1.2方法
1.2.1 观察组54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厄贝沙坦(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10),给药剂量为150mg,每天一次,一个疗程时间为1周,共治疗2个疗程。
1.2.2 对照组54例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贝那普利(背景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14),给药剂量为10mg,每天一次,一个疗程时间为1周,共治疗2个疗程。
1.3血压检测
治疗期间,每天早8:00-9:00时,让患者取坐位进行血压检测,每天检测一次,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2]。
1.4疗效评判
将收缩压(即为SBP)、舒张压(即为DBP)作为评判临床疗效的指标,显效:DBP减少水平大于或等于10mmHg,同时降低至正常水平范围,或是SBP减少了20mmHg。有效:DBP减少水平小于10mmHg,但是降低至正常水平,或是SBP减少了10-20mmHg。无效:以上指标标准均未达到。
1.5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方差均用±表示,运用χ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运用t对所得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当对比差异P<0.05时,试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1临床效果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44%(51/5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3.33%(45/5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血压水平情况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相应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不良反应情况
药物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肺功能、电解质、血糖水品、肝肾功能、血常规等进行检查,均没有出现显著异常。观察组54例患者中,2例患者产生头晕、乏力,发生率约为3.70%;对照组54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头晕、乏力,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约为14.81%。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分析表()
分组观察组(n=54)对照组(n=5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DBP(mmHg)97.8±10.3 74.3±8.5 97.3±10.6 88.9±9.7 SBP(mmHg)163.7±19.9 136.3±13.3 163.5±20.4 144.3±14.7
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的目的是把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或是可接受范围内,降低肾、脑、心等靶器官功能的损害程度[3]。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血压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使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得到最大提高。大部分患者的高血压应用降压药物难以获得有效控制,并且长期使用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对降压效果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贝那普利是一种具有较强竞争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成血管紧张素II,减少血管的阻力,降低醛固酮的分泌量,提高血浆中肾素的活性。贝那普利还可以对缓激肽的降解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减少了血管的阻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
厄贝沙坦属于II受体亚型AT1的一种拮抗剂,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能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的通道,进而阻断组织受体的AT1,可以有效避免体内水钠潴留的发生,同时降低了血管重构、收缩引起的血压降低。同时,厄贝沙坦还可以减少醛固酮的含量,进而减少血容量,有效达到减少血压水平的效果,并且促进血钾水平的提高。
本次研究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4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3.3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相应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由此结果可见,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能够更好的降低血压水平,将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厄贝沙坦治疗期间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不良反应,症状较轻;贝那普利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发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临床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约为3.7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4.81%,由此数据表明,厄贝沙坦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更高。
综上观点具体分析,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甚是理想,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安全性更高,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1]雷强,董玉会,严丹.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J].四川医学,2011,30(6):854-855.
[2]谷素洁,扬帆,李春杰,等.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85-86.
[3]杨光,玄春花,关立克.厄贝沙坦/氢氯唾嗓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6(5): 460-461.
[4]雷强,董玉会,严丹.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J].四川医学,2011,30(6):85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