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忠
(1.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2.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国际旅游系,重庆 409000)
比较文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形成于19世纪末,主要经历了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等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但它作为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文学界在2008年左右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对学科在新时期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回顾与展望。如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对比较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孙景尧教授的大会总结报告《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从历史回顾、学科建设与教学业绩、学术研究三个方面回顾了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走过的历程,对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历程与现状、成绩和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高瞻远瞩的展望〔1〕。曹顺庆、王蕾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则回顾了三十年来中国学派的发展,主要分析讨论了阐发研究、中国学派的提出与争论、变异学的提出与发展等〔2〕。孟昭毅教授认为: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发展三十年,已经形成诸多有学理支持、稳定成熟、成果显著的研究方向。其中,在中外文学关系、译介学、域外汉学与形象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文学人类学、比较诗学等研究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思潮的冲击之下,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们结合当代比较文学的实践,努力探索全球化时代跨越东西方文化研究的比较文学新概念、新理论,不断对比较文学本体论进行更新。〔3〕
如今,比较文学又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陈思和、宋炳辉、谢天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文库丛书》已经出了18本,其中第一批2011年14本,2012年后又出了4本①。这些著作既有学科方面的理论构建、新的领域的拓展如符号学等,也有很多基于实证的研究如中外文学关系等,均为他们在各自擅长领域的扛鼎之作。这些著作既有总结也有创新,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其中一些著作的主要内容或观点分别在下面的几个部分阐述。本文以近五年来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以及会议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观点来窥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归纳其发展特点。
教材体现了学科理论,也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建设对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五年来,学界出版综合性的教材9本,文学人类学教材一本。这些教材各有特色,吸收了最新科研成果,内容、体例相对以前的教材都有了不少改进。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提出了变异学研究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并列的观点,应从以前的强调求同向求异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赵小琪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提出了比较文学应重视文学的主体间性的研究,将精力集中于主体间性、主体与对象的主体间性、对象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的文学间性关系的研究上,并把此看作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这些教材的编写秉承了比较文学的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精神,对边缘性与跨界性更加关注,如把文学人类学、少数民族文学、海外华人文学、海外汉学研究都纳入了教材。而且,紧扣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更加切合教学实际,特别是本科教材理论阐述简明扼要,具体案例较多,配有思考题以便于学生学习;突出针对性与时效性,书名很明确地体现了主题和研究方向。关于教材评价与教材建设的论文也有不少,如阮航《也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4〕等。
比较文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但发展迅猛,学科日益壮大,研究人员众多,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对它的发展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比较文学一直在争论中发展,学科理论的建设很受重视,这是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一个特点。近年来出版有学科理论、学科史,如2011年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方汉文著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曹顺庆著的《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迈向新阶段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2010年巴蜀书社又出版了曹顺庆著的《比较文学学科史》等。
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注重方法论的构建。2011年8月在上海举行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第10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年会主题为“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一方面,比较文学发展迅猛,取得了不少成绩,影响力逐渐增长,正如乐黛云在作大会报告时指出的一样:在全球化语境下,互为主观、互为参照、双向阐发等观点正从比较文学的领域渗透到理论、批评、文学史、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研究等各个领域,这种影响可能会带来整个文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变化乃至转型;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比较文学在开放性、跨越性上虽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但显得有些庞杂,有些人认为比较文学强调开放性和跨越性已经越界,比较文学因此在方法论的建设中争论与质疑不断。大会围绕“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这一主题设定了16个讨论议题②,可见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同时也见其研究范围庞杂。大会的第一个议题是关于回归文学性的问题,人们对于比较文学的泛化现象已有了忧患意识。张汉良在题为《“文学性”与比较诗学——历史回顾与前沿发展》的会议报告中对“文学性”这一概念进行了追根溯源,以恢复其历史语境,并通过论述雅可布逊论中“贯时性”和“历时性”的先后发展,试图消除“文学性”的语言形式主义与生理科学之间的隔阂,通过这种疏通融汇来为比较文学探索发展的新路径。陈思和有关《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之精神基础— —试论勒内·艾田伯的“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梳理了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基础,阐释了“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这一命题的意义。曹顺庆《东西方文学比较的合法性与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提出》的报告讨论了可比性与合法性这两个比较文学的问题,强调异质性才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探索学科的发展与创新。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乐黛云《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一书,作者结合个人经历,以多次重要会议为历史线索来追寻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回溯了“五四”以来中国学者专家有关比较文学的见解,总结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史。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曹顺庆著的《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从四个方面(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中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及与方法论体系、变异学理论)论述了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相关问题。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象愚著的《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阐释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讨论了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试图呈现其发展的过程,并通过对所取得成果的分析、对危机的分辨、对问题的讨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体现了作者立足于一个较高的视点对比较文学进行了总体勾勒及前景的憧憬。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孙景尧的《沟通之道》,该书对国内外学界争议问题作出了一些独到而睿智的分析,提出了通过田野作业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与西方基督教文化重新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以及结合中国传统资源来充实比较文学理论方法的观点。201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隆溪的《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一书不仅讨论文学问题,而且广泛涉及哲学、历史、宗教等人文学科各领域,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探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问题,强调求同。杨乃乔在《比较文学与第三种文学批评》中提出比较文学就是全球史观的文学研究,阐释了比较文学渗入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5〕。
剖析文学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李平、程培英的《探寻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学理依据——试论孙景尧比较文学学科方法论思想》一文,通过对孙景尧的比较文学思想的回顾,对文学的可比性进行了再探索〔6〕。
比较文学由于其跨越性、交叉性的特点,因而其研究范围很难界定与把控。《黑龙江社会科学》在2012第四期开辟了“比较文学边界”的专题研究栏目,集中发表了一系列针对当前比较文学的研究文章,其中有林精华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五大难题》,王立新、王旭峰的《论比较文学中的纵向发展研究与横向发展研究》,季广茂的《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身份危机》,梁展的《比较文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在西方的分化与融合如何影响对文学的认知》,郝岚《比较文学发展与传播媒介变化的三个阶段》等。
文学研究涉及到研究目的与研究者的出发点,但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忽视乃至忘记了这点。曾艳兵在其论文《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7〕中以荣格与卫礼贤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接受为例,讨论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目的、研究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他认为:“比较文学从创建之初就缺乏独立而稳固的位置。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比较文学学者的资格问题,比较学者所追求的目的、境界和态度问题,比较学者的立足点问题。”〔7〕
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文学关系的研究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意义。从法国的影响研究乃至美国的平行研究二者都是围绕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之间关系来展开的,只是他们注重在欧美的传统范围内来进行。而中国由于近现代受到西方影响较大,具有研究中西文学交流的条件,因此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关系也被列为研究范畴。比较文学研究属于文化交流研究的范畴,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梳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中外文学交流历史悠久、成果丰富,对中外文学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目前钱林森教授主持的《中外文学交流史》(18卷)正在进行中,我们有信心认为这将是一部鸿篇巨制,并期待它尽早问世。在近年文化思潮影响下,研究强调多元与主体意识,人们对20世纪以来的深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中国文学的关注越来越多。201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张法、张旭春、支宇著的《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对民国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进行了梳理,重点评述了几本文学理论教材。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思和著的《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及成就,提出了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忏悔精神、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引起了学界的探讨乃至争论。近年来,文学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的面更加广泛,研究的手段方法也有所创新。笔者就所收集到的近年来有关文学之间关系研究的著作、论文与课题等按特点作以下归纳。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成为新亮点。中外文学关系是一个双向交流、涉及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而对中国文学如何在国外传播的研究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上,而对近现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的研究则很少。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我国当代作家及其作品也逐渐被介绍和翻译到国外,有的作家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在海外的传播越来越广,对此,这成了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近年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丛书:2012年出版有张清华的《中国当代作家海外演讲》,刘江凯的《认同与“延异”: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等。
海外华人文学与海外华语文学研究持续发展。随着海外华人人口的增长和他们在海外经济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反映他们生活的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有的是用汉语直接写作的,有的是用外文描述的。暨南大学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开设了有关课程,他们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饶芃子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是国内第一本海外华文文学教材。此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了饶芃子著的《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该书从比较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也出版了一套《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研究丛书》。在研究中有的试图从理论的层面来展开,如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匡汉、庄伟杰著的《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就是在考察了近百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的基础上,以理性反思和诗学考辨的方式深入华文文学的知识谱系,从而总结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规律。
东方文学与小国文学研究发展迅速。过去学界主要重视对欧美主要大国的文学研究,随着中外文学交流的广泛以及文学研究的深入,在后现代思想多元化、去中心化思潮下,其他一些之前交流不多,或虽有一些交流但不被重视的国家或地区,也逐渐被作为研究对象了。如中国与非洲、澳洲、阿拉伯国家拉美国家和东南亚等国之间文学关系的研究,近年来的成果令人注目。
对东方文学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如“东方文学比较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设置的两个重大课题之一。该课题包含“中国与印度文学专题比较研究”、“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中日近现代小说比较研究”和“印度的《罗摩衍那》对东南亚文学的影响”等四个子课题。研究成果为2011年昆仑出版社出版的林丰民著的《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其中介绍了《激流三部曲》与《宫间街三部曲》、近现代中国海外文学与阿拉伯旅美文学、近现代中国与阿拉伯翻译文学、《一千零一夜》与中国文学、中阿文学的现代化与西方的影响等内容,填补了对中东文学比较研究的空白。对东南亚的文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尹锡南对印度文学的研究深入到了对印度的古代诗学和近代比较文学发展的研究,还有一些博、硕士论文选取此方向来研究,如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黄玲博士的博士论文《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等。
学界近年应用新的视角与理论来研究东亚文学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如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王晓平的《东亚文学经典的对话和重读》结合了考据学、阐释学和鉴赏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其对东亚文学进行一体化研究的成果得到了学界的重视。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绍璗著的《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对日本经典文学进行了个案研究,通过对同一主题的十余部著作的评述,展示了以“文本细读”为研究方法、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观察背景来阐述“文化变异体”为核心的“文化发生学”的基本学理。此前的比较文学研究很少有人问津深受中国文化与文学影响的东亚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高文汉、韩梅合著的《东亚汉文学关系研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此书尝试着以梳理日、韩汉文学的发展、变化为基础,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韩、日汉文学的重点作家、主要文学流派的体裁、文学价值观、审美取向、表现手法、思想倾向等问题入手,以期探明中国文学对韩日汉文学的影响、韩日汉文学在接受过程中的变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进而总结、归纳东亚汉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学界对以前不重视的一些东亚小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北京大学2012年李根硕的博士论文《朝鲜的中国想象与体验(从17世纪到19世纪)》、内蒙古大学2011年张荣霞的硕士论文《蒙古国现代文学在中国(1946~1979)》等。
虽然拉丁美洲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很广、影响很大,然而学界对中国与拉丁美洲文学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只是对个别出名的作家与作品有所评价,从整体上来研究拉美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的却几乎没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滕威著的《“边境”之南:拉丁美洲文学汉译与中国当代文学(1949~1999)》可以说弥补了这一空白。作者考察了中国在1949~1999年间对拉丁美洲文学翻译与接受的情况,尤其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视野来关注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翻译与接受过程中的种种误读与错位、改写与挪用,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汉译史。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采用了综合研究的方法,客观地描述与分析了政治等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
深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特点是跨越性,一般认为有三跨:跨国别、跨文化、跨学科。学界对于第一跨有所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应跨语言,有的提出跨民族。目前学界对一国内的民族文学之间的研究是否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还没有定论,但近年来的一些比较文学教材已经把民族文学纳如其中了,对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当今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语境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越来越重视,这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学的发掘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如民族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郎樱的《中国北方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包含史诗比较研究、维吾尔文学比较研究、东西方民间文学比较研究、萨满文化比较研究、田野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五部分。本书内容丰富,共八百多页,资料详实,是研究北方民族文学与文化的极好资料。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运用新的理论来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如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黄晓娟等著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东南亚女性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陈祖君著的《汉语文学期刊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大先著的《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等。
整合理论、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城市异托邦是一个与以前文学中的乌托邦有所不同的概念,学界通过创造性应用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异托邦概念,整合比较文学形象学、城市文化、后殖民等理论,将研究对象聚焦到文学中的异域城市个案形象。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吕超著的《比较文学新视域:城市异托邦》就论述了城市异托邦的理论谱系、生成机制和研究范畴,案例剖析则重点分析西方文学中的老北京和老上海形象。
重视比较诗学研究的立场与视角问题。比较诗学是一门在比较文学内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对文学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是探寻文学发展规律的研究,对理论根基与研究方法要求都很高。2010年巴蜀书社出版了尹锡南的《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该书对两个国外的古代主要诗学思想进行了研究,这有助于读者对于东西方诗学的关系的进一步了解。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乃乔的《比较诗学与跨界立场》,该书从比较诗学与学科理论思考、跨界立场与中西诗学思想和比较视域与中西艺术思潮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比较诗学的发展。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蔡宗齐著、刘青海译的《比较诗学结构:中西文论研究的三种视角》,该书认为比较诗学研究有三种视觉:内文化视觉、跨文化视觉、超文化视觉。著者认为最重要、最基础的是内部研究:
内文化视觉强调,将一个诗学传统与其它传统相比较前,我们必须深入考察它自己的文化根源和发展形式。这一视觉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将诗学著作从其文化背景中剥离出来,放在虚假的“文化真空”作肤浅比较的倾向。跨文化视觉强调跨越文化偏见的壁垒,特别是要破除长久以来困扰中西方比较研究的相似论和差异论。〔8〕
另外201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汪洪章著的《攻玉文丛:西方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文集》,该文集对巴赫金、海德格尔、老庄等文艺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使中西理论相互阐发并融会贯通。201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孙鹏程著的《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该书从比较的角度较为灵活地采用了症候阅读法、解释学、深层历史阅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解读时空体理论的整体逻辑建构和具体运思,较深入探讨了时空体理论中的人学思想的整体架构以及“作者时空体”思想。
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成为新潮。近年来,海外汉学势头很猛,很多观点影响了国内的文学研究,从古代文学到近代文学及其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宇文所安对古唐诗及古代文论的研究,王德威对现代文学特别是现代性的研究等。国内对宇文所安的研究颇为壮观,有很多的期刊、会议论文发表,还有一些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甚至有好几本专著。如2010年巴蜀书社出版了史冬冬的博士论文《他山之石:论宇文所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了徐志啸著的《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该书对宇文所安为代表的北美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作了详细的介绍与客观评价。对于海外汉学的综合介绍与评价就更多了,如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季进的《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编的《西学东渐与东亚近代知识的形成和交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在2011~2013年期间出版了《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多本。
有关比较文学学科的争论一直不断,特别是对三跨里的跨学科研究更是争议最大,有的甚至认为这第三跨乃是比较文学学科危机的根源,应该被弃之荒野。雷马克认为70年代以来的比较文学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纵向的从文学到文化的研究,转移到横向的从文学到非文学的研究。”〔9〕从文学研究向文化转向再到跨学科,而跨学科研究有其时代语境,取得了一些成就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离“文学性”越来越远“其中之一的以追求契合—互动为旨归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被证明简直是太成功了;而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即彰显并重新定义学科间的差异,却被淹没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浪潮里了。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污染了其临近的学科,连累到它们的学科概念也成了问题。”〔9〕在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呼吁取消比较文学这第三跨。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只要注重以文学研究为目的并能为之服务的跨学科研究是必要的。邹建军指出:
既然其他学科对文学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许多重要的文学现象如果只从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无法得到解释的,那么,从其他学科角度研究文学,无论是对于文学来说还是对于理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此的文学研究并不是出自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需要,而是出自于人们对于真理的寻求与探索,所以,虽然有学者反对将跨学科研究列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研究文学现象与探讨文学问题却不可逆转地成为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课题。〔10〕
邹建军的看法较客观实际。无论各家观点怎样,这些研究应归为什么学科我们暂且不论,研究非文学领域对文学的影响是必要的,只要客观事实存在,只要不认为外部研究就是文学研究的全部,甚至走到别的领域去就行。近年来,在文化思潮转向中,文学的外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文学研究得到了深入,特别是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研究,彰显了本土文学的特点,避免了研究现代文学理论时的尴尬,因为我们的理论已离不开西方。近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政治、教育、制度及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近年来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研究较多、较细致和深入,其一大特点是研究具体到每个朝代,而且史料详实。如2011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叶晔著的《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20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沈松勤著的《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肖瑞峰等著的《晚唐政治与文学》。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郭英德著的《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之关系研究》研究范围较大一些,但也比较具体,对文学的传播与功能都作了结合实际的考察。关于宗教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著作较多,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杨慧林著的《在文学与神学的边界》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陈允吉著的《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是其中的代表,两书对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特别是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浅出的梳理与分析。
地域文化、社会习俗、民间社团对文学的影响。社会制度、宗教等属于上层建筑,学界对也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学的影响的研究更加深入与具体。而地域文化、社会习俗等民间世俗的东西对文学的影响也不可小视,可这些在以前的文学研究中被遮蔽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原先被认为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在近年来的注重多元与个体的潮流中被发掘了出来,如民族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梁庭望著的《中华文化板块结构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汤哲声著的《中国现代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三十讲》、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张枫著的《性与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的张永著的《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的陈夫龙著的《千古侠魂的现代回声:现代中国文学与侠文化专题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万晴川著的《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及帮会之关系研究》等。这些研究都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有考据、有田野调查,更重要的是进行了学理上的梳理乃至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大大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语言学、符号学对文学的影响。文学是用语言来书写的艺术,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现代西方的语言学研究发达,因而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巨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了刘琴著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该书从具体的情况入手来研究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学林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鲁枢元的《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语言学》则从宏观的角度对文学和语言学进行研究。近年来,符号学发展迅猛,几乎成了一门显学,学者们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交流现象。如前面提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文库丛书》就有三本书涉及符号学。丁尔苏的《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通过对索绪尔、皮尔士、叶姆斯列夫、巴尔特等人的符号学理论的考察,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并对一些中外文学理论、作品、文化现象作了分析;赵毅衡的《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用理论研读和个案分析结合的方式对现代理论做了一些辨析,说明了形式分析的重要意义;张汉良的《文学的边界:语言符号的考察》对文学中的语言符号进行了考察,对文学语言的特征作了研究。
人类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中国文学人类学在以叶舒宪为代表的学者的带动下异军突起,它力图打破文学研究中二元对立的牢笼,消除多数与少数、主流和支流、正统和附属、主导和补充的鸿沟,提倡从族群关系的互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入手来研究文学,注重对神话、少数民族文学和地方文学的研究,希望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中国文学观。这种文学观的更新将大大扩展人们对本土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认识。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了叶舒宪著的《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该书借鉴了外国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神话,既有模仿也有所创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史忠义等著的《比较神话学与文明探源诗学研究/人文新视野》通过东西神话的研究来探源文学诗学的发生;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代云红著的《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对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广东人民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了一套《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丛书》,其中叶舒宪著的《文化与符号经济》分为三部分内容:上编为文化热销品的符号密码,中编为民族文化的符号经济之路,下编为符号经济与文学增值。学界还有很多翻译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了德国的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陈定家译的《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金城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美国坎贝尔著、朱侃如译的《千面英雄》等。这些著作的引进与翻译,丰富了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视域。
当前比较文学蓬勃发展,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也很深入,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成绩斐然。然而,仍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不是一门学科,有的外国学者甚至提出了比较文学死亡论,近年对比较文学的质疑不断,对此,很多学者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汪介之的《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首先,他对最近以“比较文学史”为名出版的几部著作进行了辨析,发现在同一名称下有不同理解。他认为“由于并不存在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比较文学’,只存在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研究’,因此其实很难写出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史’,而写出渗透着比较意识的‘世界文学史’,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宏伟目标”。其次,他对陈思和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命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此命题有很大弊病:“‘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这一命题的提出,因其基于对‘影响研究’的狭隘理解,显示出否认‘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一文学史事实的意向,在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难以发挥任何有效的作用。”〔11〕汪介之探讨的问题关系到现当代文学的评价与发展问题,与曹顺庆先生提出的“他国化问题”密切相关,有待有关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这些争论是正常的、必要的,因为真理越辩越明。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一些学者在提出一些命题、概念前没有仔细考量,从而造成一些混乱。我们一方面要提倡学术创新、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另一方面要注意学术的规范性、统一性。
当前比较文学研究过多关注于学科理论建设,学界多围绕学科论、方法论进行研究,对具体的文学研究比较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邹建军指出:
当代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在对比较文学的认识上存在四大误区:异同论、学科论、比附论与扩展论。比较文学学者要注重解决以下五个问题:更清晰地认识与准确地理解中外文学特点;探讨其他学科的发展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在建立整体性的世界文学观念上下工夫;建立与完善世界范围内所有民族文学的共同诗学,为文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世界各民族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建立平台。〔10〕
邹建军说的这四个误区值得我们反思:放眼望去,我们好像都陷入了这四大误区,而对一些方法论、学科理论纠缠不清,总是争来争去。如果我们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具体的研究,不管它属于什么领域,只要对文学研究有一丁点作用也是我们的贡献。当然,方法论也很重要,但不要忘记了我们文学研究的宗旨而本末倒置。邹建军指出这五个问题五个期望值得我们努力去解决,这也是比较文学界的梦想。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不缺乏方法论与各种视角,但每种方法、每种视角都需要我们去结合具体的研究内容来脚踏实地地实践。我们应该既要放眼四望、具有广阔的学术视域、借鉴别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又要潜心做一些具体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埋头苦干、精心耕耘,就会有所收获,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迈上新台阶。
注释:
①2011年出版14部: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饶芃子《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杨乃乔《比较诗与跨界立场》、王宁《比较文学:理论思考与文学阐释》、陈思和《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乐黛云《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王晓平《东亚文学经典的对话与重读》、刘象愚《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孙景尧《沟通之道》、孟华《中法文学关系研究》、曹顺庆《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丁尔苏《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赵毅衡《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
2012年出版4部:叶舒宪《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杨慧林《在文学与神学的边界》、张隆溪《从比较文学到世界》、张汉良《文学的边界:语言符号的考察》。
②1.回归文学性:作为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2.中外比较诗学;3.中外文学关系;4.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5.世界文学经典的跨文化诠释;6.流散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7.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海外中国学;8.文学与宗教;9.文学人类学;10.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及教学研究;11.东亚文学关系研究;12.中华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13.新媒体与文学书写;14.城市:观念、历史与文学再现;15.文学期刊的作用与现状;16.古典学与比较文学。
〔1〕孙景尧.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J〕.中国比较文学,2009,(1):1.
〔2〕曹顺庆,王 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J〕.外国文学研究,2009,(1):127.
〔3〕孟昭毅.比较文学垦拓与建构的大趋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J〕.文学评论,2009,(5):171.
〔4〕阮 航.也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9.
〔5〕杨乃乔.比较文学与第三种文学批评〔J〕.东疆学刊,2012,(3):1.
〔6〕李 平,程培英.探寻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学理依据——试论孙景尧比较文学学科方法论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9.
〔7〕曾艳兵.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以荣格与卫礼贤的立场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93,93.
〔8〕蔡宗齐.比较诗学结构:中西文论研究的三种视角〔M〕.刘青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9〕亨利·H·雷马克.比较文学的起源、演化及跨学科研究〔J〕.耿 强,译.中国比较文学,2009,(3):14,16.
〔10〕邹建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J〕.江汉论坛,2012,(1):113,109.
〔11〕汪介之.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2013,(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