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及路径研究∗

2014-03-03 07:07李子先孙文娟何伦志
关键词:成员国区域国家

李子先,孙文娟,何伦志

(1.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2.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32;3.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合作战略的现实选择。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迎来了全球化时代,区域合作进程全面展开,东亚之崛起趋势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世界重心从大西洋逐步向太平洋转移,但美国回归亚太,搅乱了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安全,从而打破了东亚地区的合作,也给中国刚刚起步的东亚整合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以及成员国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来看,总体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实现的模式选择及路径设计至关重要。

一、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一是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符合中国对外经济战略和区域合作战略,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及其他成员国周边经济安全,有利于建立符合成员国利益的地缘经济战略依托,提高区域联合抗衡外部势力的能力,增强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提高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上合组织的6个成员国,总面积3018.9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15.25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8年,各成员国GDP总值达到62 495.31亿美元,是欧盟2008年GDP总值的34%,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购买力平价计算,已基本与欧盟持平。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有效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因世界经济的“震荡”而受到过大或严重的影响,确保区域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是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到全球能源格局的核心利益。上合组织成员国中有着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进口国,也有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储量和出口国,因此,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会极大影响全球能源格局的利益分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中国在2020年的石油进口量可能达到2.5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地区是中东、北非等,坚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继续增大从俄罗斯、中亚等国家的能源进口量,是降低供给风险的重大举措,只要全世界能源结构没有大的改变,我国依靠从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石油的局面就不会改变,同样,上合组织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也需要中国的庞大市场,以此实现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可见,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降低成员国能源风险的战略地位愈来愈重要。

三是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进区域内商品、劳务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商品的流动扩大了市场空间,劳务和技术流动催进了各国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一方面给各国企业带来了直接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随着各成员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将为经济一体化的更高层次奠定基础。

四是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谋求各成员国共同发展是上合组织的主要目标之一。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无疑有的成员国为了保护本国民族经济,还保持了较高的关税水平,如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税同盟就是一例。这些贸易障碍显然限制了商品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扩大,如果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则可降低相互间的交易成本,刺激贸易需求的增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贸易壁垒的取消,市场的扩大,将可以直接吸引FDI的流入,由此将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活力。

(二)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1.国际政治模式与意识形态面临调整为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着冷战的结束,大国间的结盟对抗现象逐步消失,国家关系中的意识形态的对抗远不如冷战时期那样重要。但是,国家间实际冲突依然较为激烈,从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爆发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到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还有2011年利比亚战争,以及近年来的伊朗、朝鲜等等,各种冲突不断。在此期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的依然是强权政治,一方面推广民主的信条,另一方借反恐、反对镇压平民为由干涉他国内政。西方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与国际社会实际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内生的要求在未来的时间当中要进行调整。同时,面对国际社会的动荡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组织起来,一方面上合组织秉承的“上海精神”,倡导的相互包容、和睦相处的理念,摒弃了冷战和目前西方强权国家的思维和意识形态,更加符合国际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上合组织的合作行为也将有效避免国际外部势力的干扰,确保区域的安宁与稳定,显示了上合组织存在并持续发展的意义。

2.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规划将为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崭新的历史机遇

2013年9月习近平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全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并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东岸,连接着东亚、中亚、欧洲和非洲。通过沿线各国的共同合作和规划,有效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交通运输的网络,将有力促进贸易畅通和投资便利化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较为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片溢面”,逐步形成区域的大合作。特别是在欧美市场回升不明朗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市场,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在世界经济面临新的调节情况下,把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以“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带”的形式和框架继续向前延伸,未来一直和欧洲连接起来,将为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实现整体复苏提供有效的途径。上合组织成员国所在地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核心区域,因此要有效打通和构建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首要的是要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也是新时期上合组织向更高层次合作的崭新的历史机遇。

3.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势头已呈现,区域经济发展符合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际政治经济重心已出现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的态势,一个多样、多元化的国际发展势头已呈现。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成长,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竞争与合作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和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新兴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也正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如G20、金砖国家以及一系列全球和地区的国际组织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上合组织则是这一领域非常突出的亮点。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国已加入WTO,其他三国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加入WTO后,各国将按照入世承诺降低关税,降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开放市场,促进投资自由化,这都为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4.新兴和转型国家的迅猛发展,是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发展的重要背景

新世纪以来,中国等新兴国家以及俄罗斯等需要转型国家的发展迅速,国内整合的水平持续提升,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继续上升,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同时,俄罗斯正在进行的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正在进行从过于依赖海外市场转向海外发展和发展内需均衡式发展的战略大调整等。中国、俄罗斯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都存在转型的问题,并且均有较高的积极性,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将为各成员国产业转型、升级及相互之间的转移提供有力的平台,将有效促进各成员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困境以及解决之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及路径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般阶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和完全一体化。按照当今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状态,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划分为6种不同形态,按其所代表的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关于成员间贸易壁垒的消除和各种合作互助关系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消除被称为一体化中“消极”的一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则被称为“积极的”一面,因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参加者改变现有的制度或机构,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构以使一体化地区的市场能适当而有效率地运转。在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较初级的形式,如优惠贸易安排等主要是消极的一面,而较高级的形式,如经济同盟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形式比较易于达到,因为消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易于做到,特别是在经过长期的多边贸易谈判后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本来就已经很低。积极的形式不易做到,因为它要求采取某种形式的共同行动,而且要求在关税以外的领域合作,而金融、货币和雇佣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国家主权的协调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但对一体化的形式的划分只能是大体上的,实际上每个组织都不可能是标准的某种形式,但是主要发展方向和目的却是大体一致的。

从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水平来看,基本判断是仍处在“贸易一体化”、“优惠贸易安排”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成员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工作重点仍是消除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但要持续深化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针对上合组织实际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选择与之相应的路径设计。

(二)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选择

1973年,约翰·梅纳德·史密斯(John·Maynard·Smith)在《演化与博弈论》(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中提出演化稳定策略的概念。即“演化稳定策略是这样一个策略:如果整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采取这个策略,那么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存在一个具有突变特征的策略能够侵犯这个策略。”[1]那么这个策略就是演化稳定策略。演化稳定策略是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在博弈过程中,参与人因受自身文化、地域、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对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最优反应,而是需要在博弈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策略,因此博弈的均衡点存在多个,究竟达到哪一个均衡依赖于演化的初始条件及演化路径[2]。

演化博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会出现多个局部均衡点,但其中有些稳定点只是在特定的时刻、环境或者阶段下稳定,而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或影响时,稳定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也同时存在较为稳定点,虽然系统不能完全达到稳定点,但随着演化的推进会逐步或无限接近,这些稳定点是系统的演化趋势[3]。博弈演化的方向受到初始条件和后期调整变化速度的影响,这其中的初始条件包括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长久以来在各领域合作的情况,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演化的方向和模式的选择。

1.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选择的要素

影响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模式的要素较多,也较为复杂,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地缘的影响因素:在传统意义上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应该属于同一地区,因为存在地缘优势,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距离已经被大幅拉近,区域组织成员国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但地缘因素仍然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

(3)经济互补性因素: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较大,成员国之间越容易形成专业分工,比较优势越易发挥,各国从合作中取得的效益越多越明显,会进一步促进一体化合作的深入开展。反之,经济过分相似并不利于经济的深度合作,因为存在竞争,有时还会起到反向的作用,从而影响合作的模式。

(4)文化习俗兼容性因素: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国之间文化习俗越相似或者兼容性越强,沟通越容易,各种协议越容易达成,成本越低,经济合作越紧密。反之,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增加更多的成本用于沟通和协调中,增加合作的成本。

2.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模式

基于以上对影响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模式的要素及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分析,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模式:

(1)主导—参与型:指参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的权力非均衡,那么就形成一种权力相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居于区域合作的主导地位,相关国家参与的合作模式。

(2)联合—合作型:指参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的权力分配较为均衡,在这种情势下,每个国家都能从统一制度收益中得到相应的份额,具有较强的动力从事国际合作。

对能源和项目的监测审计是企业实现节能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中国海油全面开展了能源统计分析、节能监测、能源审计和固定资产项目的能评工作,并建立节能管理信息平台。

(3)强制—诱导型:指参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某个国家的权力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在这种情势下,除了权力居优的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中,每个国家从合作收益中得到的份额相对较小,在区域合作时具有“搭便车”动机。权力最大的国家,具有一定的能力对不参与的国家予以制裁或惩罚,对参与的国家予以奖赏和鼓励,并形成“示范效应”,以此来促使其他国家参与合作并承担相应成本。

(4)溢出—合作型:指参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中没有某个国家的权力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在这种情势下,每个国家从合作收益中得到的份额都比较小,同时难以发现或判断其是否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在区域合作时具有强烈的“搭便车”动机,又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比较均衡,在国家关系中缺乏使用强制手段的基础,从而无法形成对“搭便车”行为的有效威慑。在这种情势下,如果没有极强的外界环境刺激,国际制度供给的努力往往归于失败。但是如果行为主体已经存在其它领域的合作,比如各种安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这就会降低达成新合作协议的交易费用,从而推动合作的形成。

3.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及合作基本模式的分析,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各成员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来说,俄罗斯和中国综合社会经济实力较强,哈萨克斯坦其次,其他国家相对较弱,而且差距较为明显;二是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这也是近年来成员国之间贸易额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三是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便于开展边贸合作;四是文化除中国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兼容性,但是中国西部也具备一定与中亚文化的兼容性。基于以上分析,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选择应该遵循以下特征:

(1)对于短中期发展来说,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将以“主导—参与型”为主要特征。在上合组织中,中国和俄罗斯相对优势于其他成员国国家,居于区域合作的主导地位,其他成员国参与合作。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对于有相对优势的国家来说需要在完善制度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加强经贸合作、增加对外投资、促进基础建设等方面做出积极、主动的贡献,努力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收获,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对于长期发展来说,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将以“主导—参与型”逐步向“溢出-合作型”模式过渡。该模式的参与合作国没有某个国家的权力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在这种情势下,每个国家的权力分配和从合作收益中得到的份额相对均衡,实现共同的发展。随着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快速发展,从长期来看,各成员国在合作组织中的权利分配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但各成员国已经存在的各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安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持续加深,将进一步降低合作协议的交易费用,从而持续推动合作的形成。

(三)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设计

鉴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在设计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时提出“点带面、片溢面”路径。所谓“点带面”,就是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发展中长期目标时,不能一开始就采取全面推进的方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挑选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施以点带面;所谓“片溢面”,就是在通过前期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及重点区域有效合作的基础上,由片溢面,层层推进,使合作更加深入,从而最终实现更高程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发展目标[4]。

1.从单项——多项合作项目路径出发

即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原材料优势,先开展单项的合作项目,确保产品有竞争力。目前中国已有数百家企业在成员国设企投资,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钻井设备维修、汽车组装、食品加工、农业养殖等诸多重点项目。虽然有些项目前期的收益并不能有效实现,但为今后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待具有一定经验和友好的合作关系时,逐步向产业的纵横向开展多项的系列合作项目,从而不断加深区域经济的合作。

2.从有限领域——多领域路径出发

综观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领域,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应该先从交通、农业技术和能源开发领域开始。就交通领域而言,首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且交通的发展是各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各国的合作动力和积极性都比较强,容易形成紧密的合作;另外农业在各成员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棉花等等都是本国的优势产业,因此开展农业技术的合作需求较大;同时在能源领域,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有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输出国,也有主要的能源输入国,互补性较为明显,近年来各国间的能源合作已深入开展,未来还将是重点的合作领域。通过在重点领域的深入合作,逐步实现自由贸易,积累经验,积蓄力量,然后逐步向投资、金融、工程、劳务等其他领域扩展,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

3.从边境口岸——成员国之间的全面合作路径出发

运用重点区域合作的方式将促进各成员国的交往与各项合作,先通过功能性合作的逐步加深和提高,使各成员国都能感受到获益,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关系,为整个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必要的政治、经济基础,再逐步建立制度性合作,为后期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借鉴和模板。目前已形成和有条件形成的经济合作区有三个,即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阿尔泰区域合作区和中、吉、乌三国间的经济合作区,其中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于2007年批准建立以来,目前已初具规模,该合作中心是中、哈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实验场和创新区,尤其是“一区跨两国”的创新模式具有强烈的实践和示范效应。从管理模式看,已具备了建设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这将为其他两个合作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将起到以点带面,以创新的模式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深化。

4.从一个双边——多个双边——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出发

通过以上的努力,在持续加深经济合作的基础上,选择合作基础好、合作意愿高的国家,努力实现商品、资金、劳务等的自由流动,先建立“一个双边”的自由贸易区,不断的总结经验,“试错”前行。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后,逐步促成“多个双边”自由贸易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形成更加深度的经济合作,使贸易便利化持续升级。同时加强投资便利化,更加广泛地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投资合作,逐步将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由“多个双边”的自由贸易,不断向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演化,最终形成上合组织成员国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三、保障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机制

为保障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实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以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造利益让渡机制

根据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演化博弈的讨论分析,成员国是否有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收益和成本,往往还要看其他成员国的收益和成本。因此,需要形成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让渡机制,特别是在合作初级阶段,成员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要在经济合作中形成常态的利益让渡机制,起到一定的利益平衡作用,提高合作的动力,才能促进进一步的合作。

(二)强化合作动力机制

需要通过加强与积极性较高成员国的合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使各成员国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始终怀有戒备心理。“中国威胁论”和“经济附庸论”始终是影响合作深入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经济发展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对发展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持积极态度,应尽快提升中、哈双边经贸合作水平,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启动双边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这样,才能以中、哈经贸合作的积极因素与实际成果,展示和示范于其它中亚国家,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和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深入发展。

(三)畅通信息沟通机制

持续加强合作基础建设及信息沟通效率。根据博弈演化的方向受到初始条件和后期调整变化速度影响的基本结论,要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国的贸易一体化合作,同时要积极开展制度性合作,提高向合作演化方向迈进的基础条件,待达到一定的基础后,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面对外界的冲击便会产生抵抗力;通过加强各种会谈、论坛、交流等机制,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和水平,各成员国可以更及时调整自身的政策,从而保障合作的持续深入推进。

四、小结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基本阶段的划分,上合组织目前的发展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还未建立起相对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协调机制上也未形成超国家层次的协调机制,多边的实操性制度合作较为缺乏,而这些是制约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消除障碍,需要研究并明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同时期采用的模式选择及相应的实现路径设计,并不失时机地适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同时也要形成其动态演化的调整机制,有效促进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1]SMITH J M.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M].潘春阳,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

[2]葛新权,王国成.博弈试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90.

[3]张良桥.论进化稳定策略[J].经济评论,2003(2):70-74.

[4]李子先,孙文娟,何伦志.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J].开发研究,2014(1):10-13.

猜你喜欢
成员国区域国家
分割区域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区域发展篇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