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静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郑朝静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否定。由于这一思潮的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对高校大学生而言颇具吸引力,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本文分析了该思潮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嬗变的过程,透析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机制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积极主动地扬弃这一思潮的影响,以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现实嬗变
郑朝静.“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120-124.
在法国著名年鉴派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译者张和声说道:“社会思潮的波动,技术的更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左右人类命运的潜在因素。它对历史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次政变或战争。历史上最深层的东西往往是最确切无疑的。”[1]社会思潮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虽然不及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影响明显,然而不少历史事实证明,社会思潮一旦在社会扎根,其力量是广泛、深刻且长远的,甚至有时候是具有摧毁性的。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这一挑战表现为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宣传各种“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提出价值中立地看待改革开放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一思潮以其内容的批判性和形式的反思性对高校大学生也颇具吸引力,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对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历史现实、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扬弃的对策。
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论50年代政治思想的枯竭》一书中着重探讨了西方世界政治思想和社会结构变迁,认为技术性决策在社会中发挥重大作用,因而传统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会被“科技治国”所取代,由此消解了意识形态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功能意义。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极端地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意识形态的争论也退出历史舞台,世界格局不再按照意识形态来划分,国家之间也不会发生意识形态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意识形态终结论”则立足于东欧剧变,认为人类理性已经不能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进行任何改进,论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制度的不可超越性,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国外关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研究中,早期的有P·多布雷斯库在《“非意识形态化”的专家政治神话》一文中指出,专家政治论者认为意识形态已经成为或者正在变成过时的东西,提出用“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化”来消弭科技革命中因政治制度不公平所带来的后果。多布雷斯库敏锐地分析了这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理论,对此加以批判并指出“对于采取社会政治决策具有本质的、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归根到底乃是能否适应一定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价值”[2]。前苏联学者也深入地研究了“非意识形态化思潮”,考察“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产生及其发展,指出这类思想的理论根源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观念。
近些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经济政治目的,一方面把“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从学术理论研究嬗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思想工具,向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蔓延;另一方面打着“意识形态终结”的名号,却以更隐蔽的意识形态的途径宣传“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趋同论”、“淡化意识形态”等,试图把西方的社会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从深层来巩固现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以维护其既得的国家利益,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霸权的进一步延伸拓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为了保持其高势位优势,通过各种宣传手法保持目前的发展格局,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其永久的资源输出国和商品输入国。“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因解构主流意识形态意义的方式而具有反本质、反中心、反整体的典型特征,这一理论以追求所谓思想自由为特征,导致大学生对主流价值、主旋律的抗拒,进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极大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占领思想宣传主阵地的难度。这一思潮宣传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提出价值中立地看待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理论上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进行分析和批判,坚决反对对“主流话语”、“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之所以能够对高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造成强烈冲击和影响,是历史和现实、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共同作用造成的。
2.1 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引起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科学性、合理性的怀疑
在经济社会经历深刻变革的时代中,经济成分、社会分层、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等日益多样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的一元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局部异化了的社会现实问题毁损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内含的社会价值取向,动摇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激起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科学性和正当性的怀疑。同时,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价值尚未被广大学生所体验认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合理性尚未被广大学生所理解认同。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多的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政治要求,徘徊在课堂教学和期末考核层面,因此,在外部变革和内部瓶颈共同作用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就易于受到其他社会思潮的冲击。“仅仅有导向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而没有导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我们秉承的‘主流话语体系’就面临着被边缘化和空壳化的危险”[3]。
2.2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理论研究的内容引起大学生的关注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是非感,具有积极的社会良知,对转型社会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腐败问题等等有着十分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排斥心理。而“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从对元理论的研究转向对当下具体问题的关注,经过严密详尽论证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在传播过程中又大多紧扣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生境遇问题,更加及时地回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其中论及的问题与我国改革开放有着复杂关系,把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在被精心包装的论点中,用一定的话语系统来针砭时弊,对现有的社会问题和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甚至直接为社会不公平现象打抱不平,更迎合大学生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以及对社会负面现象的不满情绪,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和关注。因此,“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有其存在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矛盾,代表一定阶层的愿望诉求,不仅使大学生的现代化观念和价值认识产生混淆,而且会产生一些反对改革开放的守旧观念,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迷茫,理想信念弱化,爱国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倾向抬头,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现。
2.3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占领宣传主阵地的难度
经济全球化不仅由经济交往拓展至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更改变了社会意识的总体格局和面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粉墨登场,使各种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有了广泛的交流和激烈的碰撞。“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丰富性和选择性,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干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价值取向的选择,这极大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占领思想宣传主阵地的难度。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尚未成熟时就受到各种不同思潮的侵蚀,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非科学的,不能带来物质利益,逐渐漠视政治信仰和社会理想,进而放弃了社会主义的立场和方向,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同时,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和我国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也会使一些大学生迷失方向,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自觉地淡化民族情感和国家观念,崇尚文化趋同,进而被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整合。
2.4 历史上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方式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信仰反弹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意识形态教育,有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专有现象,是非民主和非自由的。有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淡化意识形态,或者主张意识形态中立化,不反对也不接受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有部分大学生以抵制这种教育为个性和时尚。的确,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思想政治的高压宣传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革命和日常生活的泛意识形态化,以至于任何意见和行动都要遵循意识形态的标准,社会成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以后,这些被压抑的情绪逐渐喷发,随着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过去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压管理不但没有树立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绝对权威,反而导致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反感和拒斥,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也概莫能外,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刻意地回避意识形态的问题,对主流意识形态持不置可否的态度,主张多元意识形态,模糊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本质区别,形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信仰反弹现象。正如有学者说的,“过头强调意识形态的替代性、过度扩大意识形态的功能性、过分夸大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革命几乎集中了全社会的注意力和资源,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作用。……意识形态领域所导致的混乱,使一些人失去了热忱”[4]。而“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在观点表达上比较新颖犀利,并且具有明显的科学论证,鲜有说教训斥的语气或灌输填鸭的意味,比较符合大学生吸纳知识的心理过程。
2.5 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高等学校办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思潮在高校集散、社会问题在高校投射、社会矛盾在高校再现、社会热点在高校传导,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而与之相应的责任意识却在弱化;政治参与度低,对社会与国家大事了解甚少;分析辨别能力不高,心理素质不够成熟;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不强。这些不足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巩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和辨别能力也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应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也必须从不同角度着手,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建立有效的内外机制,形成对该思潮的有效抵制。
3.1 划清思想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辩证地看待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抵制其非正当的图谋
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带动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涌动和嬗变,呈现出变化多端、性质复杂的特点,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立足于西方文化的根基和现实来对待“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既不能盲目追随类比,也不能一概否定批判。我国在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同时,社会出现了诸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相似的问题,因此西方国家对现代化、工业化的深刻反思及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对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些社会思潮中存在着一定的合理因素,有利于树立民主观念、法制观念、人权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同时也要客观、科学地分析社会思潮的产生原因、本质特征、表现方式、发展规律和社会影响等,划清不同类型社会思潮中的思想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要对不同社会思潮进行控制、吸引、凝聚、整合、运用、抵制、斗争。
3.2 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要充分提高素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由来已久,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控制的有效手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一领域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虽然在西方教育体系中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但也同样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只是其方式更加隐蔽、途径更加多样、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思想的社会建制,不仅使得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学说能够在社会精神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获得与之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维护,得到物化的设施、专门的媒体和特有的科层体制等支撑。一般地说,只要还存在社会制度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纷争,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化’”[5]。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而言,意识形态研究和教育不断地为现实政治提供合理化论证,因而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就像牧师是上帝的诠释者一样,教师是他的时代和国家伟大的道德观念的诠释者”[6]。首先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形态观念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真理和价值取向要有深入的把握,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本质要有清楚的认识。比较主流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把课程内容与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进行对比区别,主动地分析评价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澄清是非。否则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政治方向,失去基本的观念原则,成为“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宣传者。
其次要清醒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情和世情变化,认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取得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一脉相承的理论创新,使主流意识形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为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思想指南,避免意识形态的僵化和魔化。
最后还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态,不能仅停留于现象性描述或政策性注解,仅仅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话筒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求真理需要,而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探索,理论只要彻底就一定能够征服人心。
3.3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显性引导和隐形渗透相结合的原则,由内而外地提高大学生辨别社会思潮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建设并不等同于知识化建设,并不意味着在思想、信仰等问题上可以进行条条框框的灌输和要求。“价值观正确、合理和科学固然重要,但传播的技艺也很重要,……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中的军事化语言和工程类术语的超常运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和平年代,哪来那么多阵地?堡垒?主战场?攻坚战?夺取最后的胜利?到处是工程,到处是硬邦邦的语言,哪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8]因此思想、信仰和道德的问题,应该避免教育简单化、理论庸俗化、信仰世俗化,而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使大学生在理论和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层次的把握,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与社会发展现实有机结合,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丰富深入的课堂教学提供给大学生多种角度和思维,提高大学生辨别社会思潮的能力,自觉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3.4 发挥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厘清不同社会思潮
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日益开放,互联网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使社会舆论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舆论导向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宣传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社会舆论在社会意识结构中并不是处于深层位置的,其形式比较生动鲜活,比较具体,可感性更高,能够迅速聚集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增强心理上的认同或反对。现代化传播媒介也是高校学生接触各种新知识、新资讯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价值观念已经形成,但尚未充分发展,因此,更需要用理性、客观、正向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借助舆论媒介平台,用对话、教育、启发、监督、评述等方式,对不同社会思潮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舆论导向,卓有成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他们认识“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本质,培养高校学生向主流价值靠近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辩证地分析这一思潮,区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吸取其合理之处,揭示其政治实质,提高大学生的辨别力,引导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 [法]马克·布洛赫. 历史学家的技艺[M]. 张和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6.
[2] [罗]P·多布雷斯库.“非意识形态化”的专家政治神话[J]. 唐德权,译. 哲学译丛,1978(6):75-78.
[3] 人民日报社长谈“新华体”“人民腔”[N]. 东方日报,2009-11-24(2).
[4] 郑永廷,叶启绩,郭文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
[5] 王习胜.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淡意识形态化”思潮[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3):136-142.
[6] [法]爱弥尔·涂尔干. 道德教育[M]. 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51.
[7] 童世骏. 意识形态新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36.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Non-ideological Tren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ZHENG Chao-jing
(College of Marxism,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The negation of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realm by the “non-ideological trend” is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that China is facing i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obvious reflective and critical content holds great appeal for college students, which has weake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end in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and explores how and why it affec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hen, based on those explorations, it discusses measures counteracting the influence of this trend in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the socialist ideology.
the non-ideological trend; Marxist ide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istorical evolution; current transformation
10.11885/j.issn.1674-5094.20137418
1674-5094(2014)04-000120-124
G641
A
编 辑:文彦元
编辑部网址:http://pxsy.cbpt.cnki.net/WKC/
2014-02-14
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JA13106S)。
郑朝静(1981-),女(汉族),福建仙游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