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雄西域事迹考∗

2014-03-03 00:38吴华峰
关键词:自序从军同治

吴华峰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清代同治年间肃州及新疆民变,战火绵延十余年。湖南诗人萧雄为改变自己困顿的人生,毅然投笔从戎,以幕僚身份从军西征多年。其晚年所著《听园西疆杂述诗》四卷,共110题150首,成为亲历同治民变和新疆建省期间重要的历史资料。由于史料的缺失,萧雄的西域事迹至今模糊,甚至存在着一些舛误,成为清代西域诗研究中的遗憾。本文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及现有材料,拟对萧雄在西域时期的人生经历做出还原,并澄清其生平记载中的错讹。

一、《听园西疆杂述诗》序所载萧雄生平

《听园西疆杂述诗》最早收入《灵鹣阁丛书》中,有关萧雄生平经历的记载,主要保存在《听园西疆杂述诗自序》(以下简称《自序》)及黄运藩为《灵鹣阁丛书》本诗集所作的序言中(以下简称黄《叙》)。为便于观览,兹将《自序》全文迻录如下:

从古骚人墨客,往往寄托吟咏,陶写性情。余于是篇,岂其然耶?慨自壮岁困于毛锥,会塞上多事,奋袖而起,请缨于贺兰山下,即从战而西焉。关内荡平,将出净塞氛,遂乃前驱是效。其时碛路久闭,初印一踪,人绝水乏,望风信指,兼旬而至伊吾。天山南北贼焰沸腾,干戈异域,不堪回首。然一感知遇,皆所弗顾。自此旁午于十余年之中,驰骤于两万里之内,足迹所至,穷于乌孙,亦备矣哉!而其成功,卒无所表著。噫,可谓半老数奇矣!曩者入关,抵兰州,友人竞问边陲,曾略以诗告。寥寥短楮,叙述不详,屡被催续,而车尘鲜暇。及还乡,缘无力入都,山居数载,究因蝟累,败兴久之。顷以道出长沙,旅馆蓬窗,兀坐无聊。回思往迹,神游目想,搜索而成篇,共得百四十馀首,句虽粗疏,颇及全图。聊覆催诗旧雨,而鸿爪雪泥,藉自志矣。嗟乎!班超投笔,定远封侯,窦宪出关,燕然勒石,经历之处,千载流传。仆虽不才,其草檄矢石之中,枕戈冰雪之窟,自怜艰辛,数倍于人。殊叹足之所经,当时鲜有知者,安望千百世后,尚有传说其人其地者哉?矧南中之人,击缽声同,以为殊方远域,卧游可历。故是篇为未虚此行可,即谓替人游览亦可,倘论推敲,应为之一笑焉。光绪十有八年壬辰岁花朝后一日,听园山人自序于星沙客舍[1]自序。

《自序》对萧雄从军前后的人生经历以及诗集的成书经过都做了简要说明:诗人久困科场,恰逢同治初北方战乱,为了博取功名,北上从军效力,后出关在新疆生活十余年。战事平定之后,却未加进用,落魄还乡。晚年客居长沙专事著述,回思往事,作《听园西疆杂述诗》,聊以慰怀。

《灵鹣阁丛书》本《听园西疆杂述诗》刻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印者江标(1860—1899),为光绪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南学政。基于江氏的人品与地位,丛书在当时就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萧雄的《听园西疆杂述诗》为世人所熟知,实有赖于这部丛书的收录。江标的弟子黄运藩于光绪二十三年为诗集所做的叙言,更成为学界了解和研究萧雄生平经历的主要依据之一。黄《叙》对萧雄的生平略有补充,全文如下:

益阳萧直刺皋谟雄,有关外圣人之目。《西疆杂述》四卷,此其橐笔回疆,往还三次之所为作也。皋谟平生倜傥多大志,承累世诗书孝友之余,困场屋二十余年,娖娖觊一衿而不可得,徒手发愤走回疆两万里而遥。当同治季年,回部多故,皋谟参军于金、张两帅,文、明二钦使之间,见见闻闻,不作红柳毵毵之语。而数奇不偶,裁以花翎直隶州了虎颔封侯之愿。光绪初,军报肃清,皋谟归称其尊甫孝恕先生七十之觞,念亲老不复出。三年,尊甫促之去,三年又归。归,复出又十年,无所遇,遂伏不复出,壹意于所为《西疆杂述》者。夫以骚人之韵事,补史事之地理。例不嫌创,注不厌详。作者谓圣,斯皋谟之所为圣与。然自班史以下,有涉西域之书,计取情求,修补軥瘁,则仍以述称焉。里巷狭隘,无所证佐,故始而旅食长沙,或典衣代爨,既遂,客死县治,傫然尸归。以今揣之,两皆不恤,亦可悲已。乃距其亡不三数年,我师元和江公刻其遗稿《灵鹣阁丛书》中,且咄嗟于其抱志早歾,为可叹愤,又何快与!江师之功,肉骨而身死之矣。子云当日又乌料书之见赏于桓谭正速也。丁酉十月,安化黄运藩叙[1]黃序。

据此可知,萧雄为湖南益阳人氏。同治三年(1864)离家从戎,先后游幕于西征军将领金顺、张曜及哈密办事大臣文麟、明春幕府中。

萧雄游幕的细节尚无资料可详考。《听园西疆杂述诗·瓜果》一诗的注语中云“曾过伊犁果子沟”,所以他应当游历过北疆。萧雄未明言游南疆之事,但诗中对南路诸城风物叙述綦详。今日喀什市区内“九龙泉”景点旁,还书有萧雄的《耿恭井》诗:“疏勒城中古井深,飞泉千载表忠忱。一亭稳护冰渊鉴,大树长留蔽芾阴。”喀什地属古疏勒国,而清人常将其与汉代耿恭所守之疏勒城相混淆。刘锦棠于光绪三年(1877)收复喀什噶尔,萧雄或即于此后游历新疆南路并曾至其地。对各地风情感同身受的体验,对其日后创作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域战事结束后,萧雄被委以花翎直隶州的虚职,不得志而还乡,其后迫于生计又先后离家二次,最终数奇不遇。而诗人晚境更加凄凉,为了完成著述,曾当衣度日。客死长沙不到三年,江标就根据稿本将其《听园西疆杂述诗》收刻于《灵鹣阁丛书》中。两序合读,萧雄简单的人生经历,便有了较为清晰的还原。

《自序》交待诗集成书于“光绪十有八年壬辰岁花朝后一日”,即1892年初。黄运藩《叙》称“乃距其亡不三数年,我师元和江公刻其遗稿《灵鹣阁丛书》中”。据丛书牌记来证实,《听园西疆杂述诗》最初付梓是在光绪乙未(1895)①《听园西疆杂述诗》刻印牌记云:“光绪乙未七月据益阳萧氏遗稿原本写样传刻于湖南提学署。”,因此,萧雄的卒年或就在诗集成书之当年的光绪十八年或稍后。

二、萧雄的西域生活经历

两序对于萧雄从军之前经历的记载并无分歧,但关于萧雄北上从军后生平的叙述却不尽相同,黄运藩《叙》记载有误。

(一)萧雄出关时间考

萧雄出关的具体时间,两序均未明言。但据《自序》云:“关内荡平,将出净塞氛,遂乃前驱是效。”考肃州战事结束在同治十二年,陕西回民起义领袖白彦虎于此年五月败走关外,清军的先头部队紧随其后追击出关[2]655,大军也于同治十二年底分批出关入疆[2]780−781,784。从《听园西疆杂述诗》的自注中,可以了解到对萧雄此期经历的零星线索:

卷三《哈密》其二注语中称自己“同治五年从征肃州”[1]卷3,说明同治五年诗人还未出关。

卷四《气候》注语称“余初出关时,值十一月中”[1]卷4,萧雄既然“前驱是效”,当也随部进发;清军前锋于同治十二年出关入疆,故此处注语所述应为同治十二年十一月。

同卷《戈壁》注语又云:“余初次出塞,贼行于前,抵玉门,探闻安西大路戈壁站中之水,贼皆填塞不能前进······不意小路中风推沙壅,浩浩无垠,十馀年未经人迹,方行二三日,即迷所往,失水两日一夜,幸值冬月,人与畜尚未渴毙。计行沙碛十七日,至距哈密二百一十里之塔尔纳沁城,始见人烟。”[1]卷4详细记载诗人随军追击敌人的艰辛,及最终到达哈密前站塔尔纳沁城的曲折经过。

驻扎塔尔纳沁城后,萧雄听说了其他出关部队的消息:“同治十二年冬,浏阳黎彤云观察献带军出关,行至胡桐窝之西,遇大风,吹失多人。幕友陈君江西孝廉,亦及于难······余时在沁城,是日城中屋顶多揭去,都司署前照壁,极厚且低,竟被吹倒。”②卷四《风雪》注语。按:关于黎献率军出关遇风吹失多人之事,暂仅见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记载。作为先头部队抵达哈密后,诗人也一直忙于协助军中事务,卷三《天山》诗注云:“光绪初,各军出关,余时在哈,凡遇过岭者,皆嘱其预防暴冷,且告所禁。”

将以上内部和外部的各条文字补缀串联,可知萧雄定于同治十二年冬出关。在诗歌自注中,诗人对同治十二年后新疆发生之事记载尤其详细,如关于哈密城破哈密王后被掳一事:

同治十二年秋,(福晋)复被窜回白彦虎诱合部民,破城掳去。大兵昼夜穷追,比至瞭墩,夺转嗣王夫妇。而福晋已远,力追未见······是年冬,回王遣人持档,往南路探寻······次年复遣人前往······哈密大臣文公,于此几费筹度,时以各军大队未齐,遽难进剿。且福晋陷在贼中,应设法先令送出,然后攻击,不至残害。曾用回汉合文晓谕该逆,言之恺切,事经具奏。余时在幕······光绪元年,福晋回哈密,凶锋百折,卒能自全,论者嘉之[1]卷3,名节。

其他还有一些诗人亲历亲闻之事:

光绪元年,总统嵩武军张公,于戈壁安西大路,按站兴修馆舍,浚井疏泉······夏日经行戈壁,宜载水以防大渴。光绪八年,土鲁番道中,渴毙步行者两人,倚土勘箕坐,张口出烟,缘脏中水尽,则火炽矣[1]卷4,戈壁。

凡同治十二年后发生于新疆亲历之事,注语中诗人都系以明确纪年。这些亦构成了诗人出关时间的旁证。

(二)萧雄东还时间考

有关萧雄入关时间,《听园西疆杂述诗·例言》第九条载:“方舆辽阔,其未亲历处,多得之于询问。且入关在乙酉春,其时设省事宜,尚未办竣,所述或有差谬缺漏,幸加指正焉。”

乙酉为光绪十一年。光绪十年清廷设立新疆省,下诏“授刘锦棠为甘肃新疆巡抚,仍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宜。以甘肃布政使魏光焘为甘肃新疆布政使”[3]。十一年四月刘锦棠等人才进驻省城。萧雄同年春东还,故《例言》谓“设省事宜,尚未办竣”。

综上所述,可以明确萧雄在新疆生活的具体时间是同治十二年冬至光绪十一年春,这正符合《自序》中“自此旁午于十余年之中”的记载。所以黄《叙》所云“当同治季年,回部多故,皋谟参军于金、张两帅,文、明二钦使之间”,只是记录萧雄离家从军北上的时间和大概经历,并非其随军入疆之时。而萧雄入幕的情况也应当是:同治初从军后随军在肃州作战,先后在金顺、张曜幕府中。同治十二年随先头部队出关后入哈密帮办大臣文麟幕府。迨后张曜、金顺出关,文麟离任,萧雄旋先后入明春、张曜、金顺幕府,并随军转战各地,“驰骤于两万里之内”。文麟,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以蓝翎侍卫充任哈密办事大臣,光绪二年五月因病解任;明春,同治十二年充任哈密帮办大臣,光绪二年(1876)授办事大臣,光绪十一年七月回京;金顺,同治二年(1862)参与镇压陕甘民变,十三年奉命为帮办新疆军务大臣,率部出关,光绪元年(1875)任乌鲁木齐都统,次年十月授伊犁将军,十一年八月回京;张曜,同治八年(1869)转战至宁夏,十三年初出关屯驻哈密,光绪十年入关。萧雄在这四人幕府中先后任职的具体情况虽不可详知,但时间均与此四人经历相符。

黄《叙》有关萧雄“光绪初,军报肃清,皋谟归称其尊甫孝恕先生七十之觞”的入关时间推断也有误。新疆战事于光绪四年平定,黄运藩很可能即据此误断萧雄于光绪初年返乡。而其云萧雄返乡后“三年尊甫促之去,三年又归。归,复出又十年,无所遇,遂伏不复出”的记载,从时间上推算也难以成立了。从萧雄入关的1885年到诗集成书的1892年,只间隔七年,萧雄无法如黄《叙》所云再次离乡两次,历时十余年。因此黄《叙》所谓《西疆杂述诗》为萧雄“橐笔回疆,往还三次之所为作”的说法或系猜测,唯有《自序》中云“及还乡,缘无力入都”应属实。

三、萧雄生平研究疑误举正

两序之外对萧雄进行过介绍的,是民国徐世昌于1929年所编的《晚晴簃诗汇》一书,诗人简介云:

萧雄字皋谟,益阳人,候选直隶州知州,有《西疆杂述诗诗话》。皋谟久困场屋,同治季年从军征回,遍历天山南北,于其山川风土,各纪以诗。西征文士,人与施均甫并称之[4]。

尤其强调了萧雄曾候选直隶州知州,虚有其名,而并未上任。这一点与黄运藩《叙》中所述“而数奇不偶,裁以花翎直隶州了虎颔封侯之愿”也略有不同,黄《叙》并未强调萧雄是候选知州。如从黄《叙》言,萧雄所授直隶州知州为从五品官员,应不至于落魄还乡。这实际也旁证了黄《叙》对萧雄生平的介绍有溢美之嫌。事实上,战后诗人未尝得到重用也在情理之中。萧雄曾经科举屡次落榜,以一清苦布衣身份从军,又无赫赫战功,从军入幕以期另辟入仕捷径的愿望也就无从实现。

《晚晴簃诗汇》提及的施均甫即施补华(1835—1890),字均甫,同治九年举人,有《泽雅堂诗集·二集》、《泽雅堂文集》、《岘佣说诗》传世。历任左宗棠、张曜幕僚。徐世昌所云“萧施”并称之语,当是据其所知西征幕府以诗名者而言。萧雄在诗集中记述了施补华题跋《刘平国碑》一事,其《沙南侯获碑刘平国碑》一诗注语中谓:“刘平国碑,隐晦千七百馀年,至光绪已卯始出,在赛里木东北二百里荒崖石壁间,松武军统帅张公闻之,遣人拓归,得点画完者九十馀字。乌程施筠甫孝廉考而跋之。”[1]卷4

除此之外,萧雄诗集及施补华的著述中,并无两人交往的记载。在西征军众多的幕僚中,施补华是名声较为显赫的一位,萧雄能与之并称,足见其文采也曾受到同僚们的赞赏。

吴蔼宸所编《历代西域诗钞》选萧雄诗32题59首,对萧雄的介绍完全取自于《自序》和黄《叙》:“萧雄,字皋谟,湖南益阳人。平生倜傥多大志,困顿场屋,一衿未得。清同治季年西域用兵,雄发愤走回疆两万里,参都统金顺提督张曜戎幕,往还三次,历十数年,数奇不偶,官仅至花翎直隶州知州,最后东还,伏不复出。旅食长沙,专意著述,典衣代爨,卒至客死。著有《西疆杂述诗》四卷,自为注释,于新疆地理风俗人事各项,叙述綦详,其遗稿刻入《灵鹣阁丛书》中。”[5]据前文所述,吴蔼宸“往还三次,历十数年,数奇不偶,官仅至花翎直隶州知州”的说法乃沿袭了黄《叙》之误。《历代西域诗钞》是有关西域诗歌最早的权威选本,所以后出相关著作,在无法见到底本的情况下,对萧雄的介绍都会以此作为参照。钱仲联所编《清诗纪事》将吴本选诗全部转引,还沿用了《晚晴簃诗汇》、《历代西域诗钞》中对萧雄生平的简介,却将萧雄字“皋谟”,误引为“皋诺”[6]。

今人编纂的《新疆民族词典》、《新疆历史词典》、《新疆百科知识辞典》亦收录了萧雄的生平,相关内容征引如下:

清代著名咏边诗人。字皋谟,湖南益阳人。号听园山人、听园居士。屡试不第。阿古柏变生,奋从军,佐幕于金顺、张曜麾下,参加了平定叛乱,重新规复新疆的历史性行动。回乡后赋诗多首,汇为《西疆杂述诗》,以诗歌抒写新疆各地的自然景观,以及各民族的民俗风情,资料翔实,描写生动,具有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7]。

清代著名边塞诗人。字皋谟,号听园居士、听园山人湖南益阳人。屡试不得中举,因此愤而从军,先后作西征军大将金顺、张曜的幕僚参加收复新疆,讨伐浩罕入侵者阿古柏匪帮的战争,转战天山南北。时有观感,即行赋诗,回乡汇集成《西疆杂述诗》一书,前为诗句,后为大量注释,对新疆的生产、风物、民族、民俗描写得真实而又生动,极得当时人的喜爱和好评[8]。

湖南益阳人。清同治年间从军参加征讨阿古柏。擅长诗词,在新疆的诗作辑为《西疆杂述诗》。反映新疆民情和自然景色[9]。

其中只有《新疆历史词典》对萧雄的简介较符合两序原意。后二者所云《西疆杂述诗》乃萧雄在西域所作,也是对《自序》和黄《叙》的误读。而黄《叙》中的错误,更影响到今人的研究,如钟兴麒、王有德先生所编《历代西域散文》云:“(萧雄)先后在金顺、张曜门下用事,往返新疆三次,历时数十年,一直未被重用,官仅至花翎直隶州知州。”[10]薛宗正先生《边塞诗风西域魂——古代西部诗览胜》云:“及乱平,(萧雄)周游天山南北,行程两万里,写了大量诗作,其后虽生活有所变化,但仍执着地继续他的考察,一生凡三次入疆。”[11]

萧雄虽从军多年,但从自述来看其交游并不广泛,难以从他人的记载中,对其生平作更为详尽的考索。诗人地位不高,生平事迹史均不载,是造成他生平资料缺失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或许是由于诗人有意回避其辛酸的经历,不愿意将之诉诸笔墨。

关于萧雄的生平,黄《叙》所云虽详却有讹误,《自序》叙述虽笼统,可信度却更高,这也正与陈垣先生所说“年岁之事,据友人之言不若据家人之言,据家人之言不若据本人之言”的道理一致[12]。萧雄北上从军尤其是出关之后的经历,奠定了《听园西疆杂述诗》日后的成书基础,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说,对诗人这一阶段生平的考证和辨析,则是深入研究其人其诗的一个必要环节。

[1]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自序[M].灵鹣阁丛书刻本.长沙:湖南提学署,1895(光绪二十一年).

[2]官修.清实录·清穆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官修.清实录·清德宗实录:卷195[M].北京:中华书局,1987:77.

[4]徐世昌.晚晴簃诗汇[M].续修四库全书第163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

[5]吴蔼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234.

[6]钱仲联.清诗纪事·同治朝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3051.

[7]纪大椿.新疆历史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570.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新疆民族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260-261.

[9]蒲开夫.朱一凡.李行力.新疆百科知识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696.

[10]钟兴麒,王有德.历代西域散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259.

[11]薛宗正.边塞诗风西域魂——古代西部诗览胜[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3:247.

[12]李中耀.肖雄和他的《西疆杂述诗》[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3):72-77.

[13]陈智超.陈垣史源学杂文[M].北京:三联书店,2007:103.

猜你喜欢
自序从军同治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送友人从军戏作
四水同治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中国官窑瓷器的最后辉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华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木兰从军
关于“歌词文章”——《歌词写作纵横谈》自序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可以听,可以读,可以弹——舒泽池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