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方式及需求调查分析

2014-03-02 05:38王世斌申群喜连茜平
探求 2014年1期
关键词:广东子女养老

王世斌 申群喜 连茜平

(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 528402;3、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

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方式及需求调查分析

王世斌1申群喜2连茜平3

(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 528402;3、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

离退休干部是老年人中的高端群体。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养老生活及需求对于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龄工作、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根据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状况及需求,发现老干部对子女的物质支持较明显,急需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更倾向公办养老机构养老,并对老年再婚、老年旅游等表达自己的看法。

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广东退休人口1982年为73.35万人,1990年为128.22万人,2000年为230.13万人(按长表抽样比9.44%推算),2010年为404.27万人(按长表抽样比9.28%推算)。1982—2010年,退休人口增长了4.51倍,而60岁以上人口只增长了1.32倍。从1990—200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中的退休人口比例已由14.78%提高到21.4%。随着广东退休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未来广东老年人口中,退休者与非退休者二者之比例关系的前升后降态势仍将持续。广东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离退休干部是老年人口中的高端群体,了解离退休干部群体的生活方式及需求,能预知老年产业发展的趋势,对制定科学的老年政策、科学有效地开展老年工作、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情况

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秋光杂志社“广东老年人休闲生活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13年2—4月采用邮寄问卷的方法,对广东省的东莞、佛山、广州、茂名、梅州、河源、江门、韶关、汕头、深圳、云浮、湛江、珠海等13个地级市的老年人进行了较系统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的收支状况及与子女的经济往来情况、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老年人休闲生活情况、老年旅游和老年精神心理状况等方面。本次调查样本中有离退休干部样本379份,现就离休干部和退休干部样本进行分析,以期了解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状况及需求。

表1 离退休干部样本的社会人口学基本情况(N=379)

二、结果分析

(一)离退休干部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差异较大,开支呈多元化样态

所调查的379位离退休干部中,有375人回答了自己每月的离退休金或养老金收入。从总体来看,老年人的收入较高,梯度较分散,但差异较为显著,在3000多元这一区间的接近1/4,占23.3%;约一半(50.4%)的离退休干部收入集中在3000—6000元区间,有超过三成的离退休干部收入在6000元以上。收入不足3000元与收入在8000元以上者,差距较大,但比例较为接近。

表2 调查对象每月离退休金或养老金收入分布状况(N=375)

在离退休干部的开支中,基本生活费每月平均为2289.6元。有18.6%的离退休干部基本生活费在1000元及以下,3000元及以上者的占36.5%,4000元及以上的为10.7%。

医药费平均每月为1069.2元,其中自费部分每月平均为492.0元。每月医疗费在500元之内的比例占39.1%,而每月3000元及以上者占6.6%。用于购买保健品、补品每月平均为623.7元,其中超过千元以上者占29.2%。请保姆或护理人员每月平均为1679.3元,每月平均花费超过两千元者占48.1%。用于购买服饰的费用每年平均约为1275.8元,超过1000元者占50.0%,超过2000元者占23.0%。

(二)经济往来方面,父母给子孙的远远多于子女给父母的

总体来看,老年父母继续贴补子女的居多。在子女和父母双方没有经济往来的人群当中,更多的是子女没有在物质方面孝敬父母,占56.1%,而父母未给子女钱物的不到1/3。父母给子女孙辈和子女给父母的,一般是在1000元之内,可是有近一成(9.9%)的离退休干部每月给子女孙辈超过2000元。调查同时表明,因为调查对象都有离退休金,他们在经济上需要子女帮助的很少,只占4.1%。

表3 子女与父母经济往来比较

(三)离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不太理想,但婚姻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51.8%)的离退休干部患有一般慢性病,有7.8%的患有严重疾病,只有一成多(11.9%)的离退休干部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其他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

实证研究发现,无论城乡,婚姻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调查的离退休干部当中,超过六成(63.4%)的离退休干部对自己婚姻感到满意,5.2%的感到不满意,31.4%的感到“一般”。有170位离退休干部表明了对单身老年人再婚的态度,其中,57.1%的表示不会再婚,超过一成(12.9%)的离退休干部明确表示“想”,约两成(20.6%)的表示“只想找个伴侣,不想结婚”,个别老人表达了对再婚的担心,比如怕经济有负担、怕难以相处等。但是,没有一位离退休干部认为子女会反对自己再婚。

(四)离退休干部的担忧多种多样,但幸福感较强

离退休干部的担忧是多方面的,如表4所示,主要担忧有:身体健康、物价上涨、社会治安以及孙辈的成长教育问题。如果把物价上涨和养老金不足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的话,约三成(30.2%)的离退休干部担心经济生活问题,超出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的关注。孙辈的教育和子女的工作也是离退休干部担忧的主要事项。

表4 离退休干部担忧的事项(N=843)

对比离退休干部的担忧,目前离退休干部最大的愿望是:身体健康(51.1%)、子女孝顺家庭和睦(21.4%)、子女工作收入稳定(14.0%)和经济宽裕衣食无忧(10.6%)等。

统计分析表明,有5.4%离退休干部的精神状况堪忧,经常感到孤独寂寞,有近四成(37.9%)觉得有时感到孤独寂寞。其余超过一半的精神状况较好,没有孤独寂寞感。超过一半(52.5%)的离退休干部感觉“幸福”,只有极少数(3.5%)觉得“不幸福”,其余感觉“一般”。可见,离退休干部的总体幸福感较强。

(五)近八成离退休干部空巢、独居

调查的离退休干部多数是与老伴一起同住,占65.7%;丧偶独居离退休干部占10.3%,与子女孙辈同住的占23.2%。有三位离退休干部入住养老机构。可见,约3/4的(76.0%)离退休干部空巢或独居。超过一半(51.7%)的离退休干部对目前的居住条件感到满意,有5.1%的感到不满意,其他的感到“一般”。

(六)80%的离退休干部喜欢居家养老,绝大多数倾向选择公办养老机构

离退休干部喜欢哪种养老模式呢?调查显示,超过八成(80.1%)的离退休干部喜欢居家养老,其次有15.4%的喜欢养老机构养老,喜欢社区日托养老的只占4.5%。那么,离退休干部会在什么情况下入住养老机构呢?有253位离退休干部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近3/4的(73.1%)离退休干部认为生活自理有困难时才会考虑入住养老机构,近超过一成(10.7%)的认为在考虑改变生活环境时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还有少部分离退休干部表示在“与子女同住不和睦”或“感到孤独寂寞”的情况下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调查发现,97.9%的离退休干部更愿意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有65.6%的离退休干部更倾向选择入住郊区的养老机构,超过三成的(34.4%)倾向选择市区的养老机构。如果入住养老机构,离退休干部每月能承受多少费用呢?如下图所示,在256位回答者中,近1/4的(23.8%)离退休干部希望花费在1000-1499元之间,其他的费用区间离退休干部分布较均匀,各占15%左右。这说明需要政府、社会开发不同档次的养老院才能满足离退休干部的不同需求。

对于要入住的养老机构,离退休干部主要看重的条件是:医疗配套设施(34.5%)、服务质量(21.8%)、饮食(14.1%)与环境(10.1%)。交通、价格等不是入住养老机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72%的离退休干部想在自己80多岁时入住养老机构,18.3%的希望自己在75—79岁时入住,还有8.3%的在70—74岁时就考虑入住,只有个别离退休干部选择在70岁以前就入住。

(七)离退休干部旅游兴趣较浓,旅游范围较宽广

调查显示,35.9%的离退休干部对旅游抱有浓厚的兴趣,45%的兴趣一般,也有约两成(19.1%)的离退休干部对旅游不感兴趣。对于出游的方式,离退休干部主要喜欢两种:团体游(60.2%)和家人自助游(30.3%)。其他约一成喜欢散客游或个人自助游。

在所调查的离退休干部中,有183位离退休干部在过去的一年期间外出旅游过,占65.8%。其中,51.9%的离退休干部在过去的一年旅游了一次,34.4%的旅游了两次,9.3%的旅游了三次,4.4%的外出旅游了四次及以上。从旅游的区域范围来看,省内游年平均约1.5次,省外游年平均约1.3次,33位离退休干部在过去的一年到国外旅游38次。

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科学有效的预算编制,应用到中学财务工作的具体实践上,保证中学财务工作的顺利进展,是现阶段中学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合理的预算编制,是在满足教学质量、发展规划以及各部门管理的基本条件下,结合中学的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实现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中学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比较落后,其中预算编制问题为主,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前期工作的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对预算项目的调研,不能及时掌控资金收支等。一个不够完善的预算编制,容易出现预算编制与实际的资金收支编制的不吻合,并导致中学财务工作中出现资金漏洞的问题[2]。

当问到“您计划近一年外出旅游的费用是多少?”时,有182位离退休干部给出了明确回答。近一半比例的离退休干部计划安排旅游的费用在三千元左右,超过两成的离退休干部计划安排旅游的费用在五千元以上。因此,从离退休干部安排的旅游费用来看,离退休干部对旅游消费的层次也是多样的。

表5 离退休干部计划近一年外出旅游的费用

调查显示,离退休干部旅游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的想到省外的风景名胜古迹、风景怡人和民风淳朴的古城古镇古村落,以及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旅游,还希望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去看看。

(八)休闲方式较传统,最看重身体健康,但少数老人精神生活较空虚

离退休干部平时参加的闲暇活动突出集中在下列三项:读书看报(25.2%)、散步(22.4%)和看电视(21%)。养花种草、体育活动、打牌下棋、唱歌跳舞等各约占5%左右。

对于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评价,近三成(29.4%)的离退休干部觉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很丰富充实,约2/3的离退休干部觉得“一般”,3.8%的离退休干部感到自己的精神生活单调空虚。离退休干部认为做一个健康快乐老人,下列三个条件较为重要:首先是身体健康(29.7%);其次是生活医疗有保障(23.7%);再次是子女孝顺(21.3%)。安定的社会环境(11.4%)和良好的居住条件(8.6%)等外部环境对离退休干部的身心也有重要影响。

(九)少数离退休干部也新潮,一成离退休干部会网购

有46位离退休干部回答通过网络进行了购物活动,占调查总数的11.44%,其中个别离退休干部则是经常网络购物。网购消费每年平均约为1720元,花费千元以上者超过一半,占57.78%。有近三成(28.89%)只是一种尝试,每年花费不足三百元。网购产品主要集中在:保健品(20.34%)、食品(20.34%)、生活居家用品(13.56%)和书籍及影音类产品(10.17%)等。

三、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中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在调查的离退休干部中,约2/3的(67.5%)更需要子女的精神关怀,超过两成(22.8%)需要得到子女的日常生活照料。同时,调查也发现,不与老年父母一起居住的子女,大部分能每月探望父母,平均每月约4.7次,但是,约1/3的分居子女平均每年只能看望父母3.2次。

调查发现,广东离退休干部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他们大多不需要子女在物质上给予多少帮助,而是更多的给予子孙以物质帮助。对他们而言,子女的精神关怀比物质给予更重要、更需要。广东离退休干部的养老需求已从一般物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上升到心理、情感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精神生活及其满足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并呈现出精神需求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的态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近半空巢、独居离退休干部有孤独感。随着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加速、工作变动的频繁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扩大,空巢、独居离退休干部日益增多。由于空间的距离,加之子女工作的忙碌,许多子女无暇顾及离退休干部,对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关心不足,精神慰藉缺失,从而使部分老年人陷入了孤单寂寞状态。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常回家看看”。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六成离退休干部身体欠佳,失能离退休干部的长期照护需要重点关注

调查显示,近六成(59.6%)的离退休干部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患有一般慢性病或患有严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人所占老年人的比例增多,这也是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的主要特征。大部分高龄老年人由于体衰会经历相当长的慢性病带病期,患病期间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需要有人照料。

“六普”数据显示,广东省失能老年人总数为18万多人。失能在高龄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目前,由于我国长期照护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空白,社区和机构服务上的缺位,全社会防范老年期失能的风险意识淡薄,长期照护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长期照护服务费用缺乏制度性保障。对失能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而进入高龄的老年人,其子女大都也进入老年期或接近老年,并且都有自己的家庭,长期护理无疑会给子女造成巨大的身心压力。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失能离退休干部的长期照护需要重点关注。

(三)过半离退休干部对再婚顾虑重重,20%的人只想找伴,不想结婚

调查显示,只有12.9%的广东离退休干部想再婚,20.6%的只想找个伴不想结婚,近六成(57.1%)不想再婚。“出门一把锁,回屋一盏灯”,这是丧偶和独居老年人生活的形象描述。研究表明,伴侣对老年人的晚年照料和精神慰藉十分重要。但对于失去老年伴侣的离退休干部们来说,追求幸福婚姻的道路会更加艰难:一方面是离退休干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大,怕被别人说成是老不正经,思想上顾虑更重,怕自己“晚节”不保,认为晚年再婚不值得,从而不愿再婚;另一方面,是受到家庭财产关系和与子女代际关系的影响而不愿再婚。

对于老年人来说,丧偶表示婚姻生活上的“退休”。与退休对于生活的影响一样,丧偶对老年人的经济、心理以及社会关系都有严重的不利影响。丧偶老年人要想摆脱丧偶造成的孤独寂寞感,重新获得伴侣的安慰和支持,避免身体的疾病和消除心灵的创伤,再婚是一个好办法。老年丧偶通过再婚,重建婚姻家庭生活以弥补老年生活的缺陷,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利于减轻老年人在照料方面给子女增加的负担。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离退休干部的婚姻问题,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多方面的引导,使离退休干部可以享受到更加幸福安详的晚年生活。

(四)有意向入住养老院的离退休干部绝大多数倾向公办养老机构

受传统文化影响,老年人多钟情于家庭养老,但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已导致家庭赡养老人的人力资源不足和养老功能弱化。调查表明,老年人在自理有困难或家庭养老不如意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考虑入住养老机构。从低龄到高龄,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从自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这时家庭养老或居家养老就会出现不能适应老年人生活照料的需求,老年人会考虑转向机构养老。而从离退休干部对机构养老费用的承受力来看,有的经济条件较好,希望选择高档的养老机构,而经济条件一般的老年人,多希望选择普通的经济型养老机构,还有老年人需要政府提供养老生活保障。这说明需要以政府作为多样化养老服务的主导者,开发多层次多功能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才能满足不同离退休干部的不同需求。

(五)多数离退休干部补贴子孙,抚养—赡养关系不平衡

中国传统代际关系是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这是我国代际养老关系的“反馈模式”,体现了育儿与养老之间、父代与子代的一致性与平衡性。同时,也构成了几千年来我国“养儿防老”代际关系的思想基础。可是,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为子女的付出总是比子女对父母的回报多,父母对子女有无尽的责任,而子女似乎只对父母尽有限的义务。从子女与父母有经济往来的情况来分析,无论各个层次,都是父母在经济上每月平均给子女多,表现出在代际关系中,老年父母退休后,大部分还是继续对子女进行经济补贴。对子女的持续补贴,已使部分离退休干部产生了经济压力,影响到养老生活质量。除经济对子女的持续补贴外,离退休干部在日常生活中还操心孙辈的教育成长、操心子女的工作生活,把心思继续用在关心子女孙辈上。甚至有超过一半的子女(56.1%)每月并没有给父母钱物。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社会的双向平衡的抚养和赡养关系发生改变,代际关系的重心下移,并向下倾斜,目前出现了老年父母一代对子女孙辈有极大付出,而子代对亲代的赡养、照料和慰藉却相对较少的“逆反哺模式”。

四、结语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变化,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需求。以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我们把养老保障、养老服务主要集中在经济供养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老年人不断注重养老生活质量、追求老年幸福,老年人的需求出现多样化。研究表明,老年人的需求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在降低,而是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呈现从生存到求发展的进程中。离退休干部的养老生活及需求明显体现了老年人口需求的发展特征。

要保证老年人高质量的晚年生活,需要社会关心,政府重视。只有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才能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和多样化的老年服务,才能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人口专家认为,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我国既有如何尽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严峻挑战,又有发展银发产业即老龄产业的难得机遇。可是从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老年健康医疗用品产业、老年食品保健产业、老年生活用品产业、老年休闲及娱乐、老年居住建筑产业、老年复健及辅助用品产业等硬性老龄产业的开发仍然十分不足;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保险、老年财务规划和后事规划等软性老龄产业开发低水平,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当前形势下,对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发展的新特势,我们必须进行理性的审视与回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关注老年人的养老生活状况及精神需求,加大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与精神慰藉,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健全老年人精神保障体系,让他们身心愉悦地安度晚年,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温朝霞

book=62,ebook=63

C91

A

1003—8744(2014)01—0062—07

*本文系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委托课题《广东老年人休闲生活状况调查》(编号:20120906)的成果之一。

2013—11—6

王世斌(1970—),男,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社会发展、老年社会学研究;申群喜(1965—),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连茜平(1973—),女,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问题。

猜你喜欢
广东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广东舆情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