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淮,赵益元,付茂忠,易礼胜,张 鎔,易 军
(1.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66;2.四川省宣汉县畜牧局)
蜀宣花牛肉用性能研究及育肥效果比较
王 淮1,赵益元2,付茂忠1,易礼胜1,张 鎔2,易 军1
(1.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66;2.四川省宣汉县畜牧局)
通过对蜀宣花牛不同世代和不同营养水平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蜀宣花牛一世代从6月龄开始,在以粬酒糟为主要粗饲料、每天补饲1.0 kg混合精料的持续育肥条件下,18月龄体重达433.5 kg,15~18月龄阶段日增重925.6 g,屠宰率57.0%,净肉率47.3%。二至四世代18月龄育肥体重分别为499.2、495.1和509.1 kg,日增重分别为1 275.6(90 d)、1 123.8(140 d)和1 135.7 g(170 d),屠宰率分别为57.6%、57.9%和58.1%,净肉率分别为48.0%、48.1%和48.2%,眼肌面积分别为94.6、96.5和96.7 cm2。选择不同杂交肉牛品种和蜀宣花牛公牛共17头,即西本牛、南本牛、安本牛各4头,蜀宣花牛5头,经90 d的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选育组1 275.6 g,西本、南本和安本组分别为1 047.2、1 019.5和969.4 g;屠宰率选育组57.6%,西本、南本和安本组分别为54.1%、53.8%和52.9%;净肉率选育组为48.0%,西本、南本和安本组分别为45.2%、44.9%和45.1%;肉骨比选育组5.7:1,西本、南本和安本组分别为5.4:1、5.5:1和6.8:1;试验牛采食量以干物质计,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干物质量选育组8.1 kg,西本、南本和安本组分别为8.1、8.6和8.9 kg。不同品种组合的饲养效益,以西本组最好,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费用5.78元,其次是选育组5.96元,最差的是南本组6.10元和安本组6.37元。
蜀宣花牛;肉用性能;育肥效果
蜀宣花牛是在西门塔尔牛与四川省宣汉黄牛杂交的基础上,导入了荷斯坦牛血液,再用西门塔尔牛级进两代后进行横交,经过世代选育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较高乳、肉生产性能,并能有效适应四川省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及农区较粗放饲养管理条件的兼用型牛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畜禽新品种证书:(农02)新品种证字第6号]。
为弄清蜀宣花牛的肉用生产性能,作者等分别采用异地持续育肥和阶段育肥两种方式及不同营养水平对蜀宣花牛进行了肉用性能的研究。同时为了解蜀宣花牛在我国南方条件下的育肥性能,采用以酒糟、青草和稻草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研究不同世代及不同品种杂交肉牛的增重效果,以获得蜀宣花牛适宜的育肥饲养方式。
1.1 试验地点
一世代试验从公犊出生至18月龄屠宰,其中犊牛培育期在四川省宣汉县胡家镇进行,断奶至出栏在邛崃市进行;二至四世代试验均选择在宣汉县畜牧局牛场进行。
1.2 试验牛的选择和分组
第一世代试验牛为蜀宣花牛公犊32头,选择出生日期相近、在农村养殖户家中喂足头3 d初乳的公犊牛,进行集中培育;第二世代试验牛分别选择出生日期相近(15月龄左右)、性别相同(公牛)的西本牛(西门塔尔牛×宣汉黄牛)、南本牛(南德文牛×宣汉黄牛)、安本牛(安格斯牛×宣汉黄牛)各4头,蜀宣花牛(选育组)5头,共计17头进行为期90 d的育肥对比试验;第三至四世代试验牛亦分别选择出生日期相近的公牛10头和20头分别进行140 d和170 d的育肥饲养试验,18月龄出栏。
1.3 饲养方法
1)第一世代试验犊牛购回后,依时间顺序编号,固定牛床位饲养。牛床为水泥地面。为了能做到定量饲喂,牛床前设颈枷,以便喂料时固定牛,并可避免犊牛养成相互吮吸的恶癖。每天饲喂后放于运动场自由活动2次。
2)犊牛喂奶总量300kg,时间70d。第1周每天4.5kg,第2~4周每天5 kg,以后逐渐减少。第2周起训练吃精料
(开食料),方法为放适量精料于奶盆中,犊牛吃完奶后,料糊在嘴上让犊牛舔吃,慢慢训练开始吃精饲料。犊牛断奶时,精料采食量不得低于0.75 kg;同时从第2周起,置优质青干草或青草于饲糟和运动场,让其自由采食。
3)犊牛断奶后转移至730 km外的邛崃市饲养,每天饲喂酒糟(开始为白酒糟,后期为粬酒糟)2次,任吃计量。每天补饲混合精料1 kg/头。饲养方式为全舍饲,不运动,每天分2次饲喂。
4)第二至四世代试验牛根据粗饲料来源,在青草或白酒糟自由采食的前提下,每天喂给适量的干稻草。混合精料的喂量,根据不同组合的平均体重情况,前期精料的喂量按体重的0.3%~0.5%,中期0.5%~0.8%,后期0.8%~1.0%计算。饲养方式为栓系舍饲饲养,日粮分2次喂给。
1.4 试验牛称重
早晨饲喂前空腹进行。每30天称重1次。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连续称测2 d,并取其平均值。
1.5 试验期
试验牛选定后预饲10 d,并在此期间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并健胃,称重后即进入正式试验期。
2.1 不同世代18月龄育肥性能比较
2.1.1 蜀宣花牛育肥增重效果 由表1可看出,蜀宣花牛一世代在以粬酒糟为主要粗饲料、每天补喂1 kg混合精料的条件下,18月龄平均体重433.5kg,日增重达925.6g。由此说明,蜀宣花牛具有耐粗饲的特点。在精料用量达体重0.3%~1.0%的中等营养水平条件下,二至四世代18月龄体重分别为499.2、495.1和509.1 kg;日增重分别为1 275.6、1 123.8和1 135.7 g。由此充分体现了蜀宣花牛具有生长快、肉用性能好的特点。
表1 蜀宣花牛不同世代18月龄育肥增重效果比较
2.1.2 蜀宣花牛屠宰测定 由表2可看出,蜀宣花牛一至四世代的屠宰率分别为57.0%、57.6%、57.9%和58.1%;净肉率分别为47.3%、48.0%、48.1%和48.2%。由此表明蜀宣花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
表2 蜀宣花牛屠宰性能
2.1.3 蜀宣花牛肉质分析 对9头蜀宣花牛牛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其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和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9.9%、20.0%、8.8%、0.9%、49.0 g/kg、0.18%和19.2%。表明蜀宣花牛的肉质良好。
2.1.4 不同品种牛肉用指数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蜀宣花牛的肉用指数低于国外专门化肉牛品种,但也明显高于国内几个比较有名的地方牛品种。根据不同经济类型的分类,专用型肉牛的肉用指数公母牛分别为≥5.6和≥3.9;肉役兼用型牛的肉用指数公母牛分别为4.6~5.5和3.3~3.8。由此说明,蜀宣花牛的肉用指数介于专用型肉牛和肉役兼用型牛之间,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
表3 不同品种牛肉用指数比较
2.2 不同品种组合肉用性能比较
2.2.1 日均采食量比较 由表4可看出,由于选育组牛初始体重明显高于其他组,故日粮干物质进食量也比其他各组高,为10.3 kg,西本、南本和安本组牛日粮干物质进食量分别为8.5、8.8和8.6 kg。但从干物质进食量占体重的比例来看,由于选育组体重大,干物质进食量占体重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组,为2.3%,西本、南本和安本组分别为3.0%、3.0%和3.1%。
2.2.2 每千克增重耗料比较 由表5可看出,每千克增重饲料干物质消耗量,选育组8.10 kg,西本、南本和安本组分别为8.14、8.62和8.91 kg,以选育组最低。但从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费用看,西本组消耗最低。详见表5。
2.2.3 不同品种组合育肥增重比较 由表6可以看出,各试验组的增重以选育组为最好,90 d头均增重114.8 kg,全期平均日增重达1 275.6 g;其次为西本组和南本组,安本组最低。
2.2.4 不同品种组合屠宰效果比较 由表7可看出,选育组由于屠宰体重大于其他组,所以屠宰率和净肉率明显
优于其他组;但从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看,由于安格斯 牛属小型肉牛品种,这两个指标又明显优于其他组合。
表4 不同品种杂交组合日均采食量比较
表5 不同品种杂交组合每千克增重耗料比较
表6 不同品种杂交组合育肥增重比较
表7 不同品种杂交组合肉牛屠宰测定
1)蜀宣花牛在以酒糟为主要粗饲料、每天补饲1.0 kg混合精料的持续育肥条件下,18月龄体重433.5 kg,15~18月龄阶段日增重925.6 g,屠宰率57.0%,净肉率47.3%。在中等营养水平、阶段育肥条件下,18月龄体重499.2 kg,日增重1 275.6 g,屠宰率57.6%,净肉率48.0%。由此说明,蜀宣花牛具有耐粗饲、生长快、肉用性能好的特点。
2)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盛产、且价廉的饲料原料,是降低饲养成本,获取最高养牛效益的根本保证。本试验充分利用了当地盛产的酒糟、野青草和稻草,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
3)从不同品种杂交组合增重效果来看,选育组增重效果最好,平均日增重1 275.6 g,依次为西本组、南本组和安本组。从屠宰测定结果看,以选育组屠宰率最高,依次为西本组、南本组和安本组;净肉率亦属选育组最高,依次为西本组、安本组和南本组;肉骨比以安本组最高,依次为选育组、南本组和西本组;胴体产肉率亦属安本组最高,南本组次之,选育组和西本组相同。
4)肉牛饲养的经济效益,从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的干物质量看,以选育组最低。从每千克增重的饲料费用来看,以西本组最低。
5)蜀宣花牛的肉用指数低于国外专门化肉牛品种,但也明显高于国内几个比较有名的地方牛品种。由此说明,蜀宣花牛的肉用指数介于专用型肉牛和肉役兼用型牛之间,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
S823.6
A
2095-3887(2014)03-0021-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3.006
2013-02-17
王淮(1955-),男,研究员,长期从事牛的繁殖育种与饲养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