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
(秦皇岛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066000)
畜牧养殖业历来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数千年前的《韩非子》便指出“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换言之,只有了解并掌握畜养的规律以及土地的特性,六畜才可以顺利生长,五谷才能迅速繁殖,这样的情况下家庭收入才会增加。由此可见,早在数千年前我国的古人便已特别注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而随着我国现代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肉用犊牛的养殖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其中,肉用犊牛本身消化功能并不完善,且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若存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很容易影响到其成年后的形态结构、生产性能以及其所带来的养殖效益。因而,加强对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乳指的是母牛在完成分娩后早期分泌的乳汁,其不同于常规的乳汁,颜色呈黄色。目前的研究显示,牛初乳中具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且里面富含多种免疫球蛋白,通常情况下,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会随着挤奶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所以初乳对于提高犊牛的体质有很大帮助,其中所包含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可以被肉用犊牛充分吸收。但随着时间的迁移,肉用犊牛肠壁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会逐渐下降。因此在肉用犊牛出生后需要及时吃上初乳,若不能及时吃上初乳会对肉用犊牛后期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因缺乏初乳所补充的营养,肉用犊牛还极易染病。其中,在肉用犊牛出生后的1h 内,便应确保肉用犊牛吃上初乳,并且还可以采用人工哺乳的方式,将初乳放入有橡胶奶嘴的奶壶,确保在24h内饲喂3~4 次[1]。
营养摄入的充足是保证肉用犊牛正常成长发育的重中之重,所以这就需要在饲养肉用犊牛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肉用犊牛的辅食营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肉用犊牛补充营养,同时还可以对肉用犊牛的消化功能起到锻炼的作用。但在补饲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时间段的掌握,其中,肉用犊牛在出生4d 后,可适当给予其少量成品饲料,7d 左右可喂食一定量的粗饲料,14d时可以食用青干草,20d 时则应在饲料中增加多汁料,而在肉用犊牛到达2 月龄时便应在饲料中增加青贮饲料[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肉用犊牛的补饲需要循序渐进,并充分结合肉用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肉用犊牛本身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若温度控制不合适通常会对肉用犊牛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河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且四季分明,秋冬季节较为寒冷。所以若为秋冬季节产犊,需要特别注意肉用犊牛生长环境的温度,其中,肉用犊牛在出生至2 月龄时,圈舍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6℃~18℃左右,这样方能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而在犊牛生长到20 日龄时,可结合犊牛生长发育情况,将圈舍内的温度提高到24℃~26℃。此外,因北方地区冬季多伴有大风天气,所以应特别注意防风管理。总之在进行圈舍内饲养时,应充分考量环境温度等因素[3]。
其次在进行肉用犊牛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切实注意保证圈舍的干净卫生,确保对其进行定期的消毒、清扫,并且要充分结合地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期选择消毒药物进行使用。此外还要确保圈舍的空气流通,在每次出栏后都要对圈舍进行消毒、清洗,并要对喂奶用具进行清洗。最后还要注意每日更换垫料,避免敷料潮湿等问题发生。
饲养肉用犊牛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多种疾病,这些疾病会对肉用犊牛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而对这些疾病,养殖技术人员需要对其有充分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肉用犊牛的疾病防治措施,同时秉持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疾病出现蔓延的情况,继而为肉用犊牛的成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
在进行肉用犊牛养殖的过程中,许多肉用犊牛在饥饿一段时间后若进行连续饲喂,很容易导致饲喂的草料无法消化的情况,此种情况的存在很容易导致膨胀的问题发生,继而造成肉用犊牛瘤胃积食。同时,肉用犊牛若长期不进行运动,还很容易出现脾胃损伤,继而导致大量的饲料滞留在胃内无法及时被消化,这样就会导致瘤胃体积增大,继而导致严重的瘤胃功能障碍。
通常情况下,肉用犊牛瘤胃积食多见于冬季,而在肉用犊牛的发病初期,其很容易出现精神不振、反刍减少、卧地难起等表现,并且在一些时候肉用犊牛还会出现严重的左腹胀痛。在瘤胃积食发生后,应给予肉用犊牛及时的治疗。而在瘤胃积食的预防上,因该病的发生多是因饲料食用过多,且难以消化所致,因而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养殖的过程中,多给予其容易消化的青贮饲料,注意多帮助肉用犊牛补充水分,并适当引导肉用犊牛进行运动。
对肉用犊牛进行饲养的过程中,若是存在饲养不当的问题,还很容易导致百叶干病的发生。实践表明,肉用犊牛发生百叶干病主要就同技术人员长期饲喂谷糠类饲料以及加工过细有关,这是因为在肉用犊牛食用上述饲料过大后,体内很容易出现饲料堆积在胃小叶的情况,继而导致百叶干病的发生。而在百叶干病发生后,肉用犊牛很容易出现食欲减退、口舌干燥等表现,严重的肉用犊牛甚至会因此死亡[4]。
在百叶干病发生后可及时采用中药治疗,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消积导滞,具体应用大黄、生地、麦冬等以水煎服,帮助肉用犊牛进行服用。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肉用犊牛,可以考虑加入白术、当归等药物。当然肉用犊牛百叶干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对此,饲养技术人员应注意其饲料搭配,避免长期食用粗饲料,而是应适当加入多汁的饲料,此外还要避免长期使用精饲料,总之要确保饲料的科学搭配。
肉用犊牛肢蹄病的发生主要同营养、环境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在细菌入侵到肢蹄后便会导致蹄尖壁、侧壁的真皮小叶层出现慢性炎症,并且在肢蹄病发生后,肉用犊牛很容易出现疼痛、肿胀、化脓、溃疡等症状,这会导致肉用犊牛出现行走困难以及站立不安等情况的出现。因此要及时进行治疗,对此可以在肉用犊牛肢蹄病发生后于肿胀部位涂抹鱼石脂,并注意对其的抗菌消炎,具体可采用双氧水对化脓部位进行冲洗,冲洗后进行消毒。而在肉用犊牛肢蹄病的防治上,应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计划,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其次要注意改善圈舍的管理条件,注意清洁、消毒等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每日对牛蹄进行擦拭,这样既可以促进肉用犊牛的血液循环,增强其体质。
总而言之,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通常会对牛肉的产品质量带来直接影响。所以养殖场要加强对肉用犊牛的管理,实现对肉用犊牛的科学饲养,降低肉用犊牛发生疾病的概率,从而确保肉用犊牛的健康成长,继而保证肉牛生产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