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珞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是居民家庭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居民消费结构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特点和消费发展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类消费的变动规律。因此,深入研究微观经济意义下的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对于认识消费者行为,产业结构及其变动方向,社会消费水平及消费趋势都有着重要意义。以福厦两地城镇居民近15 年的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通过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比较分析,说明福厦两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各自的特点。
根据2012 年福厦两地的统计年鉴,可以计算出1997~2011 年福厦两地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见表1)。
表1 1997~2011年福厦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
从表1 和图1 中可以看出,福厦两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有如下变化特征:
图1 1997~2011年福厦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趋势图
1.从恩格尔系数变化趋势上看,福厦两地相差不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一般规律,恩格尔系数下降是消费结构优化的标志,因此,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福厦两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向合理化方向转化。但福厦两地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幅度有所不同。2011 年福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同比1997 年下降了31.1%,厦门同比下降了28.9%,略低于福州的下降幅度。
2.福厦两地恩格尔系数所体现的生活水平呈现阶段性不同。福州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于2000 年进入小康水平,同比1999 年下降15%;于2010 年大致进入富裕水平,同比2009 年下降3.2%。而厦门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1997 年就进入小康水平,同比1996 年下降1.6%;于2004 年进入富裕水平,同比2003 年下降4.5%,比福州地区快了许多年。
3.福厦两地恩格尔系数变化呈现趋同效应。1997~2011 年这15年间,虽然福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较厦门居民的大,但两地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从1997 年两地相差4.8%到2011 年两地仅相差2.3%。这说明福厦两地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处于趋同状态,未来将会越来越接近。
国家统计局将城镇居民消费品类别划分为八大类,根据2012年福厦两地的统计年鉴,可以得到2002 年和2011 年福厦两地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见表2)。
福厦两地城镇居民较低的恩格尔系数只是表明,居民家庭有将在食品消费满足之后结余下来的消费投向其他发展型或享受型消费资料的可能,还不能准确表明居民家庭就处于较高的结构状态。为此,有必要考察其他非食品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以全面而具体判别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高度的状态。表2 展示了福厦两地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情况。
表2 福厦两地城镇居民2002年和2011的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
从表2 中可以看出,福厦两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食品方面。2011 年福厦两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虽然有所下降,即恩格尔系数下降,但仍占消费总支出的最大比重。从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看,粮油类消费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福州由2002 年的15.6%下降至2011 年的12.8%,厦门则由9.4%下降至9.1%。在外用餐等形式的饮食服务的消费支出增加,已经占食品消费的将近20%。这些数据说明城市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善,对膳食营养结构越来越重视。
第二,衣着方面。福厦两地城镇居民在衣着方面的消费都迅速增加,福州由2002 年的438 元增至2011 年1875 元,厦门则由606 元增至1590 元。可见近年来,由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属于温饱型的衣食消费质量不断改善,消费质量从过去的吃饱吃好、遮体御寒提高到营养均衡、美观大方的方向发展。但是,厦门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而福州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比重由2002 年的6.6%上升为2011 年的10.5%,增加了59.1%,反映了福州城镇居民比厦门城镇居民更注重服饰、更追求时尚。
第三,家庭设备及服务方面。主要体现为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电脑、空调、移动电话等成为了消费热点。福厦两地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及服务方面的消费绝对数都有大幅度提升,但福州城镇居民家庭设备及服务的消费比重由2002 年的5.7%上升为2011 年的8.0%,而厦门则是由7.9%下降为6.4%。这说明福州城镇居民对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较大,更新换代快,而厦门城镇居民的家庭耐用消费品需求则接近饱和,呈现下降趋势。
第四,医疗保健方面。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在全国的全面推行,促使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也稳步增长。福州城镇居民2011年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为838 元,同比2002 年的437 元增长了91.8%,厦门城镇居民2011 年为1038 元,同比2002 年的351 元增长了195.7%。而福州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2 年至2011 年下降了1.9%,厦门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10 年间上升了0.6%。
第五,交通与通信方面。福厦两地城镇居民在交通与通信方面的消费都增加迅速,福州由2002 年的534 元增至2011 年的2509元,比重由8.0%上升至14.1%,增加了74.7%;厦门由2002 年的923 元增至2011 年的4814 元,比重由10.9%上升至21.6%,翻了一番。这说明在现代化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方面,厦门城镇居民不仅消费绝对量高,而且其比重、增长幅度都大大超过福州城镇居民。
第六,娱乐和教育文化服务方面。在满足吃穿等消费后,娱乐和教育文化服务消费额绝对值增势一直强劲。但福厦两地娱乐和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比重的变动趋势是不同的。福州城镇居民娱乐和教育文化服务消费额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2002 年的11.3%小幅度上升为2011 年的11.4%,说明福州城镇居民对知识和闲暇的重视有所提升,用于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所增长。而厦门城镇居民的比重则由2002 年的14.3%下降至2011 年的9.9%。
第七,居住方面。福州城镇居民2011 年用于居住的支出为1591元,同比2002 年增长84.1%,厦门城镇居民2011 年为2482 元,同比2002 年增长155.5%。但两地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福州下降31.5%,厦门下降2.6%,远低于福州。
第一,从总体趋势来看,福厦两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趋同效应,以及阶段性不同。目前福厦两地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并已经迈入了富裕型生活阶段。
第二,从各个消费构成比重的相对变化趋势来看,福厦城镇居民早已从“吃—穿—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演变为“吃—行—娱乐文教服务—住—穿—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如果将吃、穿、住、用、行视为基本消费的话,那么,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比重的快速上升则显示了福厦两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化。
第三,除食品消费外,受消费习惯、人群效应、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福厦两地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差异性。福州城镇居民更侧重以时尚为追求的衣着消费,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体的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以闲暇娱乐、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为标志的精神文化消费,说明福州是一个享受型消费城市。而厦门城镇居民则偏重于医疗保健和以移动电话、家用汽车为代表的交通与通信消费,说明厦门是一个发展型消费城市。
[1]程兰芳.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38-148.
[2]董福荣.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透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51-57.
[3]福州市统计局.福州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厦门市统计局.厦门经济特区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张蓓,贾志永.四川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评价[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4):6-8.
[6]张守锋.从恩格尔系数的变动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J].大众科技,2006(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