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聚落环境相谐调的城市高架路空间

2014-03-01 02:53柳爱群
关键词:景观空间环境

杨 中,杨 烨,侯 毅,柳爱群

(1.鲁东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2. 湖南大学 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道路和桥梁构成了城市的交通网络,高架道路﹙包括高架轻轨﹚的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成为城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大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已建成的高架道路,发现其对实现功能目标要求﹙交通流组织、桥梁对结构的技术要求﹚的考虑要远多于对以桥梁形式表现出的建筑学特点的考虑,过多强调功能决定建筑形式而忽视了其以建筑形式表现出的对外部空间的影响和控制[1],即重功能、重结构设计而轻建筑学设计,导致高架道路对城市空间和地域文化的不够尊重,多数路段未能与周边环境很好协调,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无序与失衡,大体量的带状构筑物切断了原住居民的社会生活网络,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这在穿越老城区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高架道路,除了保证实现快速穿越的功能外,还应在高架道路(高架桥)概念设计阶段重视其以“桥”的形式表现出的建筑美学特点。

1 尊重聚落现状,重视高架路(桥梁)选型

1.1 为聚落住民保留公共活动空间和情感空间

人的群体活动形成了聚落单体,聚落单体的聚合形成了城市。人们最习惯生活于由各类建筑所形成的聚落空间中,这些聚落空间依据地势、地形、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了今天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并且不同建设时期形成的聚落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内涵。

道路是连接各聚落的纽带,路在脚下、房在路边是习惯思维定势,而高架路以路在“顶上”的形式与习惯的思维定势产生了冲突。虽然水泥柱架起的道路比高填路基 + 通道的方式在通透性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仍然给人以用“篱笆”将历史、文脉、城市肌理和原来有机聚合而成的聚落空间群生硬地割裂开来的感觉,破坏了传统和谐与温馨的 “家”的感觉,再加上因桥的高度与周边建筑高度的不协调形成的对城市竖向空间形态的冲击,和因体量巨大而表现出的主导意识感及其带状结构形式对城市空间文化、横向脉络的肢解,使大量生活在沿线的、穿行于生硬灰暗混凝土墩柱之间和桥板下的原住居民感到极度的压抑和封闭(图1)。

图1 青岛的城市桥下空间Fig.1 Space under the elevated road in Qingdao

在倡导和谐、平等、关爱,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以人为本的今天,高架道路在穿越这些不同聚落时,应本着传承城市文脉、生活传统的当代设计理念,通过协调“形体与周边环境”、“元素(空间)与文脉”、“意义与标志”等关系,精心处理城市生活中与自然的对话、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周边空间环境的感知和交流,综合考虑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以建筑相对高度对心理感受的影响为基点(表1),通过概念设计对总体布局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估,为聚落住民保留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情感空间,以达到传承城市文脉和生活传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城市生活与自然对话的开放格局,保持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周边空间环境的感知和交流。

表1 建筑相对高度与心理感受

1.2 重视高架路(桥梁)选型

目前建成的一些高架路大多采用的是等跨梁、板式结构形式,具有平直刚劲、简洁有力、纤细轻巧等特点,桥下空间开敞明亮,沿水平方向有很强的穿透感,易于与现代都市大量的直线条建筑相协调。但其单一、呆板的结构形式也使生活在沿线的大量原住居民感到乏味、困顿。因此根据聚落的不同特点来选配不同的桥型是非常必要的。如: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群中可采用消去或融合的手法,以梁式桥的简洁明快构建;在比较平坦空旷的区域可采用强调的手法突出道路的存在,以斜拉、悬索等容易成为地标性建筑的桥型构建。对于聚落文化保留区则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最好不要穿越而是从旁经过,尽量利用道路高架的特点采用融合的手法处理,如:可将护栏做成城墙箭垛的形式而形成新的天际线等;也可采用强调的手法处理,但应本着不张扬的原则,控制桥的体型、尺度,以免喧宾夺主,坚守最大限度保证聚落原生态的原则底线,用强烈的对比来突出聚落的原始性。

柱和梁是高架路不可或缺的结构构件,从居住者的角度看,希望这些构件能以亲切、友好的形态出现。通过对已建成的一些高架路的考察发现,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梁底平整,视觉效果好,行车舒适,并可适应任意曲线,虽然造价会略高一些,施工工艺也复杂了一些,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选择箱型梁的结构形式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梁的断面形式也应从纯技术的设计角度向“技术+艺术”的设计角度转变;墩柱布置除满足功能、技术要求外应根据所经地域的环境特点分跨,且截面形状也应丰富多样﹙如多边形截面﹚,要改变目前的非圆即方的形式,力求既对行车视线有利又能减轻审美疲劳,使桥梁建筑被聚落居住者作为日常生活场景而认同,成为城市生活景观的一部分,也有利于在景观设计时灵活运用相应的组景手法。

高架路作为新加入的环境要素强烈冲击着旧有的格局,改变了城市图底的同时也受到环境强烈的反作用。以建筑的观点审视,就是要利用周围环境作为透视背景烘托出道路结构主体的表现力并与环境高度融合,将路的形象融入到环境总体图像中并与周边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特性显著的统一整体,将特定的信号或象征转化为心理环境的存在,重塑建成环境的潜在精神并予以彰显。

2 合理路线设计,营造愉悦行车环境

高架道路是展示现代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平台,对行驶车辆的乘车人员而言,窗外的道路及其沿线环境构成了动态的景观序列,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因此,路线设计在保证功能要求、技术目标外,还应发掘沿线的自然景观[2-3],补充和修补自然景观的不足和缺陷,用一系列均匀连续、变化得当的景观控制点营造一个愉悦的行车路线,道路所经的街景最好与之配合,一段一景且有高识别性。因此路线设计要与城市规划部门密切合作[4],尽量不要连续穿行于高楼之中,以减少在水泥丛林中穿行的不舒适感,还可避免交通噪声对楼内住户的影响;也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于屋顶的高度上行驶,以免一眼望去杂乱无章,不具美感。在途经将拆迁改造的老城区时必须向规划部门了解城市建设的近中期规划,以便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当然经济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借景、对景、造景和框景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由于道路上行驶车辆内的观察者是运动的,所以景观设计必须以动态的角度处理具体的景观对象。充分利用高架的优势用借景的手法将道路附近好的景物引入道路景观范围,远借、俯借都容易实现,但在途经规划改造的旧城区,则应以预计改造后的景观来处理;对道路中轴线一端有可用景点的,可使用对景手法(正对、互对)处理;需要造景的地段并不是指此段无景,而是指景色平淡的地段,此时就可考虑根据环境条件突出自身、强调自身,用桥型的变化来营造新的景点﹙立交路口尤其适合﹚;框景就是“框”中取景,由于车辆的快速行驶,两侧即使有“框”也是一闪而过,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使用此法意义不大。

3 加强景观设计,为聚落住民营建宜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具有地域特性的,建筑尊重聚落环境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即要从更为宽泛的角度审视建筑在城市中的价值,以达到既解决交通问题,又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和艺术的享受。否则,作为实体形态出现的高架路就容易成为切断聚落住民原有的社会生活网络并形成视觉上、心理上不愉悦的一条用柱子支撑着的“水泥蛇”。

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应多用消去、融合的设计原则。如:路(桥)侧可设种植带,种垂挂植物,墩柱也可用攀爬类植物遮挡,柱间不通行空间可结合周边建筑的特点进行封闭利用等。成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利用高架路下的空间修建了民俗风情园、娱乐、健身等场所(图2)。

图2 成都对桥下空间的利用和美化Fig.2 Use and beautification of the space under elevated road in Chengdu

对于柱间可通行的空间,可多用框景的手法充分利用道路两边的景观元素,营造亲和的、富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开放空间,用所谓的“场所精神”来满足原住居民的心理需求。这需要在概念设计阶段就要到现场去具体分析沿线建筑群体的空间、体量、风格、色彩(包括设计前、设计中和设计方案确定后),同时应邀请城市规划部门和建筑师共同参与。应特别注意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可借鉴中国古代的造园手法,框中灵活运用对景或借景产生的内与外、明与暗、近与远、虚与实、人工与自然的对比,利用视错觉形成实景图画感,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但这也必须要求设计师一定要到现场去直接感受才能做到尽可能完美。

景观设计是一个集成了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设计,必须借助于高性能计算机仿真设计系统这个工具。要明确的是计算机仿真设计系统是一个实时设计工具而不是一个终极成果检验工具,否则就容易导致这部分工作被推到专业图形设计人员那里而不能有机地融入自己的设计思考过程,不能很好地对形体、材料、总体布置进行仔细推敲,更不便于把握错综复杂的、很难量化描述的诸多随意因素[5-6]。景观设计时视点的选定非常重要,人的视野水平约130°,垂直方向仰60°、俯70°,视轴方向60°范围内基本构成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其中视轴附近1.5°范围内最清晰,左右人的心理感受是垂直视野。显然视点应选在正常人视轴的高度,切不可为突出效果而将视点定在不能到达的位置。其次,视点是动态的,要满足运动中人的视觉要求(动态观察)。因此应在距地1.6 m左右的平面视点场内选若干个能到达的位置进行景观效果的多方案比较(当然主视点可只选1个)。光线的设置要尽可能与现场相符。昼夜光线的不同,同一视点所得到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夜景照明处理灵活性较大,白天受太阳光线限制最佳角度是需要到现场去感受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绝不可为了片面追求效果而人为设置一些不存在的光线以达到设计项目报批的目的。

或许是因为承受振动荷载导致普通装饰层易脱落的原因,公路桥梁不做装饰处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所以对模板制作的要求非常高,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要比一般建筑物的好了许多,但这不能改变其灰暗、生硬、不友好的形象,在与周边装饰华丽的建筑物的对比之下仍显得丑陋不堪。因此,对桥梁进行适当的装饰以达到与周边环境协调是十分必要的[7]。饰面材料和施工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桥梁的特点,耐候性、抗震性一定要好,可采用外挂板材或表面涂装。若采用石材外挂应考虑附加荷载和可能坠落的因素;表面涂装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可统一规划实施或以主题形式分段规划实施,从得到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角度,由有关方面提供基础条件后交由相关社团组织大众来参与“涂鸦”,更符合建设和谐城市的理念。至于材料及工艺方面的要求,各种资料多有介绍[8],此处不再赘述,关键是表面色彩层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且要有良好的可重涂性,即表面涂装要求涂层老化后只是褪色、粉化而不产生龟裂和脱落。

4 结 语

高架道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组成部分。提高按专业学科划分而承担设计任务的道桥工程师的建筑学修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站在路上行驶车辆内乘客的角度和沿线聚落居住者的角度,通过道桥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的密切配合实现建成环境传承城市文脉、生活传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保持城市生活中与自然的对话、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周边空间环境的感知和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1] 李阎魁.高架路与城市空间景观建设——上海城市高架路带来的思考[J].规划师,2001,17(6):48-52.

Li Yankui.Overhead road and urban landscape:consideration of Shanghai overhead road [J].Planners, 2001,17(6): 48-52.

[2] 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49-180.

Xiong Guangzhong.The Aesthetics of Civil Road[M].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90: 149-180.

[3] 于正伦.城市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8-65.

Yu Zhenglun.Civil Environmental Art [M].Tianjin: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0: 18-65.

[4] 李少帅,潘晓东,蒋宏,等.城市高架桥下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1124-1126.

Li Shaoshuai,Pan Xiaodong,Jiang Hong,et al.Analysis on designing parking lots under city viaducts and its traffic impact [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8, 27(6): 1124-1126.

[5] 杨春侠.桥梁设计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06(5):67-71.

Yang Chunxia.Architectural thinking on bridge design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6(5): 67-71.

[6] 徐宁.城市高架桥对城市空间的积极影响[J].华中建筑,2011(12):134- 136.

Xu Ning.Positive impact on urban space by the viaduct[J].Hua Zhong Architecture, 2011(12): 134-136.

[7] 梁开来.重庆轻轨的支撑柱墩装饰可能性及装饰策略[J].重庆建筑,2005(10):29-33.

Liang Kailai.Possibility and strategy of column decoration for Chongqing light railway [J].Chongqing Architecture,2005(10):29-33.

[8] 杨士金,唐虎翔.景观桥梁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81-102.

Yang Shijin,Tang Huxiang.Landscape Bridge Design [M].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2003: 81-102.

猜你喜欢
景观空间环境
景观别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