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常红,皮志媛,阎向明,苏海江,王 骁
(1.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2.新疆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畜牧兽医站;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南德温牛、红安格斯牛与中国荷斯坦牛杂交一代效果观察
胡常红1,皮志媛1,阎向明3,苏海江2,王 骁1
(1.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2.新疆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畜牧兽医站;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为培育出更多的肉杂犊牛用于育肥牛生产,试验以南德温牛和红安格斯牛为父本,中国荷斯坦牛为母本分别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南荷F1相比于红荷F1,受胎率高、初生重大、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杂交优势更明显。因此,南德温牛比红安格斯牛更适合作为肉用父本改良中国荷斯坦牛。
南德温牛;红安格斯牛;中国荷斯坦牛;杂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位于国道218线1 km处的南北两侧,海拔700~743 m,总面积155.2 km2,北部山区有天然草场3 280.8 hm2。地处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温度9.3℃,年均降水量340 mm,无霜期164 d。人口集中,农业基础条件较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中国荷斯坦牛为主的养牛生产格局。近几年,当地牛奶价格持续低迷,分散的家庭式小规模奶牛养殖越来越难以为继。相反,市场上牛肉价格一路上扬,养殖肉用牛和杂交牛效益更好,受到农牧户的青睐。为顺应这一趋势,伊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引进国外知名的专用肉牛品种南德温牛和红安格斯牛的冻精,依靠人工授精技术,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中国荷斯坦牛养殖比较集中的区域开展了杂交组合试验,测定了杂一代生长发育情况,筛选出最佳品种杂交组合方案。
1.1 亲本来源
1.1.1 细管冻精 南德温牛细管冻精和红安格斯牛细管冻精由“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提供。
1.1.2 母本 为农牧户饲养的本地中国荷斯坦奶牛。
1.2 配种方式
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
1.3 地点
试验地点选在养殖中国荷斯坦奶牛较多的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的上阿布拉什村、中阿布拉村和下阿布拉什村。从2011年5月起当地畜牧兽医站负责在各试验点进行人工授精,到2012年2月份,F1犊牛陆续出生。
1.4 时间
2011年5月—2013年5月。
1.5 测定指标和数据分析
测定出生体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体尺。数据均在农户家中用吊秤、卷尺和测杖测定,测定数据详细记载,存档备查,并对所用数据进行生物学统计处理。
2.1 冷配牛数量及受胎率
根据配种记录得到,用南德温公牛冻精授配130头中国荷斯坦母牛,有108头母牛妊娠受孕,受胎率83%。用红安格斯公牛冻精授配58头中国荷斯坦母牛,有45
头妊娠受孕,受胎率77%。人工授精工作由同一个技术人员完成,母本基本为随机挑选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排除以上因素,造成两品种间受胎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提供的细管冻精质量不同[1]。
2.2 F1牛犊外貌特征
南荷F1中有一定数量的犊牛表现出凹背和颈肩结合不良的缺陷。红荷F1没有这种情况。
两个品种的F1牛犊都表现出肉用牛的外貌特征。
2.3 F1犊牛初生重及体尺
从表1可以看出,南荷F1牛初生重和体尺均极显著高于红荷F1(P<0.01)。这是因为大型肉牛品种的南德温牛[3]作为父系比小型肉牛品种的红安格斯牛作为父系能给后代遗传更大的初生重[4]。
2.4 F1犊牛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体尺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南荷F1牛在3月龄和6月龄的体尺都高于红荷F1,但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南荷F1牛相对于红荷F1牛有较快的生长发育趋势。
2.5 F1犊牛的适应性观察
南荷F1抗病力强于红荷F1,红荷F1更容易发生腹泻和肺炎疾病。在当地的饲养条件下,F1犊牛都表现出耐粗饲、性情温顺、容易管理等特点。
2.6 经济效益分析
据市场调查,当地农户出售F1牛,6月龄母牛平均售价7 000元(♀)和公牛8 000元,分别比中国荷斯坦牛高出500元和2 000元。12月龄F1母牛平均售价10 000元、公牛12 000元,分别比中国荷斯坦牛高出1 000元和3 000元。
表1 F1犊牛初生重和体重比较
表2 各年龄阶段F1犊牛体尺比较cm
1)F1犊牛均表现出明显的肉用牛外貌特征。南荷F1相比于红荷F1,受胎率高、初生重大、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杂交优势更明显。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南荷F1犊牛表现出凹背和颈肩结合不良的缺陷,但作为商品代肉牛直接出售,不留做种用,对其经济价值影响不大。南德温牛比红安格斯牛更适合作为肉用父系改良中国荷斯坦牛。
2)据试验点周边的养牛户反映,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和皮埃蒙特牛冻精冷配中国荷斯坦牛得到的F1犊牛比本试验的F1犊牛有更好的肉用性能。为此,开展这两个肉用品种与中国荷斯坦牛杂交效果的研究,为农牧户选出最佳的肉用父本。
[1]吴春芳,赵权胜,刘双虎,等.不同的细管冻精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J].畜禽业,2007,18(4):4-5.
[2]甘海云,李建斌,王洪梅,等.牛毛色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草食动物,2007,27(1):50-52.
[3]何伏根,胡厚平.加快黄牛改良推广南德温优良品种[J].黄牛杂志,2005,31(4):94-95.
[4]王勇强.影响犊牛初生重的因素(上)[J].黄牛杂志,1994,20(2):80-82.
S823.2
B
2095-3887(2014)01-0073-02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1.024
2013-10-33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计划项目(YZ201101012)
胡常红(1968-),女,副教授,硕士。
王骁,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