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新
宋卫平本质上更像文人,他总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而忘了自己处于险恶的房地产界。
“星星月亮的比例,夜空、山峰,水的平、树的直,摇曳,起伏,大自然的韵律无时无刻地说,上帝的审美观就是这样的。它们已经溶解到我们的基因里了。”这段文字乍一看怎么也不像是出自房地产开发商的口中,其实这是前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在一次会议上对绿城建筑品质的诠释。
在中国房地产界,恐怕只有绿城的建筑作品堪称艺术,这与老板宋卫平偏执的完美主义和不计成本的追求品质不无关系。在圈内,宋被称为是一个“人品上非常非常好的人”,“没有商人的血液,更像个文人和豪侠”。
宋卫平身上的这些品质成就了绿城的品质和品牌,然而却没有打造出优良的公司治理制度和强有力的市场组织体系。在几次房地产调控下,宋卫平“不合时宜”的一些品质最终导致“弃城”一幕的上演。
宋卫平有些广为流传的段子:因为立面颜色不好看,敲掉重做;因为一个窗户弧度不够好,敲掉重做。据说他能用肉眼看出极小的工程误差,发现了就要重做。绿城有一套完善的园区服务体系,在很多业界人士的评价中,绿城物业服务甚至超过万科。除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之外,还有像“海豚计划”这样打着宋氏烙印的服务项目。他希望绿城小区中所有的孩子都要学会游泳,而且要从蛙泳开始学,这样可以保持优美的泳姿。而且一定要请专业教练来教游泳,所有的费用由绿城负担。
在绿城的小区还有针对老人的颐乐学院,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交流。宋卫平要构建的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理想世界,不仅仅雅致,而且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宋卫平很喜欢二战时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国会的演讲视频,也十分推崇丘吉尔对罗斯福的评价:“如果没有这个人对民主和自由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的感情,那么这个世界会不一样。”他相信,这种情感是做人做事成功最重要的东西,很多成功与此相比根本微不足道。1997年,绿城只有100多人时,宋卫平明白了一个道理:产品即人品,有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这个道理是他从松下助之幸的自传中学到的,这本书后来成为绿城的“圣经”。
然而,宋卫平的完美主义却在市场中备受摧残。从2008年以来,每一次调控,绿城都处于危险边缘。直接原因是绿城产品线以中高端为主,大多数人买不起。一旦调控或者市场波动,这类房子总是会最先受到影响。绿城“二把手”寿柏年反思认为,绿城到了300亿规模,应该扩大产品线。如果绿城多一些针对刚需的产品,在销售回款上会容易些,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绿城的资金压力。
至于为什么不多做一些性价比高的房子,宋卫平的回答是“没有便宜的地”,但同行们不这样看。杭州的一位开发商说,宋卫平和官场一直保持很远的距离,来往很少,这是他拿不到便宜地的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是他醉心于做高级的产品,没有做刚需产品的意识。绿城做过很多经典的高性价比项目,但宋卫平总是希望产品不断升级。他自豪的是,像绿城杭州的西溪诚园和蘭园,即使放在纽约、伦敦也是一流的好房子。但是这样不断升级的结果就是客户的购买力越来越小,因为买得起这些房子的客户群,往往已经买了2套、3套绿城的房子。后来入主绿城的孙宏斌也曾经问过宋卫平,是否有必要在三四线城市,也做一二线那么高品质的项目?
“宋卫平的血液中,连50%的商人都不是。有时候,他觉得一块地好,甚至会不惜代价去拿地,就是怕别人做失败了。”绿城一位副总曾这样评价。
宋卫平本质上更像文人,他总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而忘了自己处于险恶的房地产界。他是中国房地产界特质最鲜明的一个人。
外界给宋卫平贴的标签似乎更具体:理想主义者、赌徒、足球打黑斗士、独裁者、偏执狂。宋卫平毫不讳言自己是个赌徒:“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能做个赢钱的赌徒,但这些年没法专心赌钱,同时因为一些偶然性因素,我失败了。舍去,得到一份自由,这就是命运。”
宋卫平说,在舟山担任历史老师的时候,是他一生中感到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业余时间办报,言辞过于激烈,在当年不幸中枪,被学校领导冷藏,大病一场后,宋卫平被迫辞职下海。这段经历给他的教训是不再碰政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002年的一场足坛反黑运动,宋卫平再次揭黑,虽然一时间绿城和宋卫平声名鹊起,但却遭到与足球相关的业内人的排挤,这次扫黑,让宋卫平得罪不少人,宋卫平也坦言其揭黑失败。这种性格让其很难在政治圈混下去,而房地产又与当地政府密切相关。宋卫平曾直言,自己在刚创业时,不得已还会给一些领导送点小礼品,但1998年以后,他称绿城给领导送礼的记录为零。
与万科王石的潇洒相比,宋卫平可谓呕心沥血。这与他强势的一言堂有关,“宋总说”成为员工们的口头禅。更重要的是,他不懂财务风险的控制,更不擅长战略,而这种弊端已被前绿城员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谏宋公疏》中揭露无遗。归根到底,他以一个文人的理想治理公司,而不是尽力去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宋卫平颇有文人情怀,在业内流传着绿城招工的一则笑谈,宋卫平对应聘者出的一题是,对《论语》里“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那段古文的理解。成败皆可归于此,文人的偏执和豪迈,成就了绿城品质房企标杆的行业地位,同时也制约了绿城的发展。
绿城一直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一个在圈内流传的趣事是,一位财经媒体人在深度接触过宋卫平后,开始抛售绿城的股票,转而大量买进万科,原因是他认为万科更像一家现代企业。
“我真的喜欢宋卫平,原因是我们太像了,一是都是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喝多;二是都有理想主义情怀,为理想宁可头破血流。”融创的孙宏斌曾在微博上公开表示对宋卫平的欣赏。
2007年,孙宏斌到北京绿城御园看房子,第一次遇见宋卫平。那时候顺驰公司刚刚被卖掉,宋卫平拍拍孙宏斌的肩膀,说了些鼓励的话。孙宏斌是地产行业最传奇的人物,顺驰是他创办的第一家房地产公司,差一点改变房地产行业格局。此后孙运营自己另一家地产公司融创,2010年融创在香港上市,短短几年已经是房地产行业前十名。
2011年绿城破产传言最盛时,孙宏斌在微博上力挺绿城:“行业里谁都可以死,绿城不能死。否则这不公平!”他甚至买下无锡绿城香樟园的一套房子,表示支持。2012年,融创收购了绿城9个项目的部分股权,并和绿城共同成立了融创绿城房地产公司,共同开发长三角。是年底,绿城副总寿柏年带着绿城的管理团队去上海考察融绿的项目,发现原来很难卖的项目不仅价值涨了,还卖出去了,从绿城派过去的人精神面貌也变了。他回到杭州就跟宋卫平说,如果孙宏斌对绿城有发自内心的认可,接班人可以考虑孙宏斌,他可以补我们的不足。
早在2005年,寿柏年就研究过孙宏斌的顺驰。他认为孙宏斌的思路总体是对的,有战略高度,有商业天赋,还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孙宏斌可以用各种手段跟政府讲条件,以保证顺驰资金链的健康。而这些是宋卫平所欠缺的。
宋卫平也对寿柏年说,可以考虑跟融创进一步深入的合作,可能此时他也已经动心让孙宏斌接班了。他曾在公司内部培养过接班人,但不成功。他最欣赏孙宏斌越挫越勇的性格。宋卫平在评价接班人孙宏斌时表示,他心智比我高。在表达完对市场环境和行业的不满之后,他说孙宏斌不在乎这些,所以他可以继续做下去。
宋卫平认为把绿城卖给孙宏斌是他这一生最正确的一个选择,他说天下之大,有德者掌之。而他可以去做他更想做的养老和农业。他相信他可以做出全球最好的养老地产,而农业正面临着一场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