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
摘要: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礼”,是指礼仪,“和”,是指和谐,这句话指出了礼仪与和谐的密切关系。礼仪素质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文化,是现代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97-02
随着全民素质的不断提升,许多用人单位也更加注重应聘者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良好的礼仪素养不仅能够反映出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精神风貌,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所必需的。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在媒体上曾看到这样的报道:三名职业学校学生上公交车就座后不停地说话,声音非常大,影响到旁边一位正在接电话的男乘客。这位乘客请他们声音小一点,三人却置之不理,男乘客无奈地挂断了电话。在校园里,这种不和谐的现象也随处可见。比如,与老师交谈时,口气随意傲慢;在食堂打饭不排队,不遵守公共秩序;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不当,不能宽以待人,互相谅解,互相谦让;在人际交往中索取性强;中职学生叛逆心理很强,不少学生陷入了自我认识的误区,把穿着奇装异服、我行我素、抵制纪律视为“有个性”。这些行为不仅制约学校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诸多事例表明,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缺失。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影响学生礼仪素养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行为。在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许多父母把学习成绩当作孩子素质发展的全部,而忽视了对孩子其他品质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修养不高,遇到情绪不好时就粗暴地打骂,甚至挖苦孩子,给孩子做出错误的“礼仪示范”,孩子耳濡目染,予以效仿。
2.学校因素。在学校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对学生文化知识要求多,扎实的礼仪行为训练少;学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必要的奖惩措施;学校教师的榜样作用也非常重要,个别教师放松对自身的师德要求,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缺乏耐心的疏导,造成师生之间心理和情感上的疏远,从而造成学生礼仪缺失。
3.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在社会中的作用。社会发展对礼仪教育的需求与人们礼仪知识贫乏之间的矛盾日趋突显,人们已经意识到礼仪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已有的礼仪教育现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对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几点措施
随着社会文明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用人单位更加关注应聘者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就业的需求,中职学校应该从常规教学和校园生活等诸多方面着手,加强礼仪规范,普及礼仪教育,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1.礼仪教育要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的示范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礼仪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而身边的学生榜样力量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更能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谁都不甘落后的向上风气。例如,可以将礼仪要求融入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让学生形成知礼、懂礼、守礼的好习惯。对于上课不迟到、把手机关到无声、在别人发言时专心倾听等,利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礼仪教育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多职业学校,由于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大多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礼仪教学,教师灌输的多,学生内化的少,不易对所授内容产生共鸣。因此,在传授礼仪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对学生信、利、敬、义的品质教育,要把着力点放在激励自我塑造的欲望上,避免空泛讲大道理,可采用讨论、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去分析事件或问题,发挥师生共振效应,达到由“外灌”到“内塑”的转移;再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拟演习、现场讲评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形、神、雅、美等的形象塑造,可设定情景开展礼仪小品的表演或采用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
3.礼仪教育要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传统礼仪中找到现代礼仪的源头,舍弃传统礼仪教育中主要靠说教的老方法,采用中职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融传统礼仪教育于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生活中。如开展“校园传统礼仪文化月”、“和谐校园演讲比赛”、“国旗下的演讲”,以辩论、诗文朗诵、演讲、小品表演、征文比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倡导文明行为,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校内外礼仪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使其亲身体验我国传统礼仪文化渊源之深,内涵之美。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文化心理归属感、认同感,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成长的最佳“生态环境”奠定深厚的基础。
4.礼仪教育要履行实践,长期坚持。《说文解字》中对“礼”是这样解释的,“礼者,履也”,履为行路。言下之意,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需要依靠礼仪的践行。大部分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礼义素养。然而,随着课程的结束,没有了特定的环境和教师的督促,许多学生的言行举止往往会恢复到学习之前的状态。要想让学生做到时时习礼、处处用礼,就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礼仪教育。要想使学生养成礼仪习惯,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就不能“光说不练”,应将礼仪训练寓于生活实践之中。可以利用学校的典礼、会议等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开学典礼时,请所有的任课教师在主席台上就座,全体新生向教师行三鞠躬礼,然后向教师行“拜师礼”,以表示对教师的敬爱。庄严肃穆的典礼,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不仅能使其掌握尊师的礼节,而且有利于培养其礼仪素养。
由此可见,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是继承和弘扬我国“礼仪之邦”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校园和谐的重要保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