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玉趾
2013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进行发掘,至年末有了重要发现。发掘的汉墓有4座,出土了4部西汉织机、9部医书和1部官府文书(及巫术)。9部医书由920支竹简构成,其中,《五色脉诊》有书名,其余皆无书名。整理者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及《医马书》。《敝昔医论》讲“五色脉”,论述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的关系,其中有:“敝昔曰:所谓五色者,脉之主”;“敝昔曰:人有九徼……”整理者据此将这部没有书名的医书定名为《敝昔医论》。
简牍研究专家认为:《敝昔医论》中的“敝昔”,与“扁鹊”同音通假,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此说有待商榷。文字学告诉我们,“通假”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通假”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等。“敝昔”中的“敝”与“扁”、“昔”与“鹊”皆不存在同音通假的关系,因此,说其“同音通假”,应属不妥。
“敝”的通假字有“弊”、“蔽”、“憋”;“昔”是“腊”的古字,是“干肉”的意思,其通假字有“夕”(夜,晚)、“错”(交错)。至今,我们还找不到“敝”与“扁”、“昔”与“鹊”存在通假的实例,更找不到“敝昔”与“扁鹊”通假的证据。说其能够通假,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
扁鹊是战国时代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他曾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为“带下医”(妇科),至周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为“小儿医”(儿科)。后因诊治秦武王病,被秦太医令妒忌杀害。扁鹊的医名甚著,今考其所治病人的年代,相距甚远。因此,有人认为扁鹊是古代良医的称号,所记载的病案非出于一人。现存《难经》一书,是后人托名秦越人的著作。秦武王于公元前310年至前307年在位(4年),西汉高祖元年是公元前206年,其间相隔100年。也就是说,从扁鹊去世到西汉初期,相距有100多年。李白《蜀道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句,说明从秦地迁徙到蜀地是很艰难的,扁鹊学派的医术要从秦地或赵地传到蜀地也应该是很艰难的。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上述医术的传承情况,要理清这个问题,还有待对上述9部医书的全部整理、刊布及深入研究,有待相关文献和实物的考古发现。
就目前而言,上述医书中的“敝昔曰”的“敝昔”,可能是“扁鹊”的错写,也可能不是。从已经公布的情况看,有人认为9部医书中有《敝昔医论》《五色脉诊》《脉死候》《经脉书》《脉数》五部属扁鹊学派。此外,已发现的药方还有:治风湿可“以毒攻毒”,喝公牛尿可治黄疸病,蜀椒可治头痛病等。尤其是《医马书》由184支汉简构成,是治疗马病的兽医书。从医术内容的丰富性看,9部医书的学术成就已大大超出了扁鹊学派。
用9部医书随葬的墓主是谁?现在不知道。“敝昔曰”的“敝昔”是不是墓主?现在也不能确定。在古代,“敝”是一个姓,《广韵》载:“姓也,齐有敝,无存。”我们可否设想,有一个姓“敝”名“昔”的人,是个医者,甚至是个医学大家,是蜀地的兼收并蓄各地名家又自成体系的医学大师。当然,解开“敝昔”的神秘谜团,有待进一步的考古研究。
(附注:上述汉墓相关报道见《成都商报》2013.12.17,05版;12.18,21~24版;12.19,29~32版。《光明日报》2013.12.18,04版;12.28,04版)
作者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成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