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山东万杰医学院,山东 淄博 255213)
浅析大学生积极情感教育与性格类型的关系
李丽
(山东万杰医学院,山东 淄博 255213)
情感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主观感受,是有机生命体对内外环境反应的表现形式。积极情感推动产生积极行为,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会有差异性表现。性格类型最简便的方式有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性格重视外在世界,外表行为的力度强于内心世界。
积极情感;大学生;性格类型;内倾型情感;外倾型情感
情感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主观感受,是有机生命体对内外环境反应的表现形式。情感因反应结果不同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是指对自我、他人,对社会以及自然所产生的肯定的、正面的情感,是一切有利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自然发展的情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情感推动产生积极行为。在积极情感和积极行为产生的过程中,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会有差异性表现。消极情感是情感表现的另一种形式,征兆有焦虑、悲伤、失望、疲惫等。性格类型最简便的方式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在我们的很多行为中能容易的区分,外倾型性格重视外在世界,外表行为的力度强于内心世界。内倾型性格重视内在世界,内心活动强于外表活动。据研究,外倾型与内倾型的人的比例接近3:1。
只有被赋予情感的意念才能对潜意识产生的行为有影响力,情感可以控制大部分人的行为,情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影响潜意识。情感有三面: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及中间状态。提升积极情感的体验,弱化消极情感的影响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积极情感有满足感、自信、喜悦、满意、平静、放松积极情绪组成。消极情感有紧张、焦虑、沮丧、悲伤、失望、厌倦消极情绪组成。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构成人们日常心境的两个维度。两种情感心境在一天或一周内的不同时间会有较大的起伏变化,还会因人格、天气、睡眠、锻炼、社交活动、年龄、性别因素的差异而有不同变化。人格可以理解为性格,即大多数人都固有的一种特质倾向。内倾型性格和外倾型性格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形式具有巨大的差异。内倾型性格善于丰富内在世界,内部情感活动的强度高于外在表现。外倾型性格专注于外部世界,喜好社交活动。每种性格类型的优势是另一种性格的不足,没有好坏之分、对错之分,更不需要固有性格的改变。彼此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使其更丰富多彩。
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内、外倾态度类型各有四项机能:思维型、情感型、感觉型、直觉型。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外倾型和内倾型的中间型。纯粹的内倾型的或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才会被某一种态度占优势。根据荣格的划分依据,内、外倾情感的主要区别在于情感产生后表达在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不同,情感的产生背景途径没有本质的差异,但在情感行为表达上差异明显。外倾型情感的人敏感于外界的刺激,在危险面前能做出快速的反应,挥霍精力,但内心活动较少,内省机会少。内倾型情感的人善于保存精力,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欣赏简单的生活方式,谨慎小心,自我反思,并在行动前认真思考。
大学生这一群体,处在人生中的黄金年龄段,在此阶段的性格特点还未完全固定,但是已能大体判断一个人是基本上属于内倾型情感还是外倾型情感。根据以上划分标准,几乎能对他们进行大体分类。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积极情感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们成为有血有肉、有丰富内心感受的自然人,成为一个能表达爱和接受爱的社会人,能有个健康的人格,对生命体能有怜悯之心,并能进行自我反省,发动自我能动性和展现个人生命力的人。要达到以上纲领性的要求,具体实践指导措施很关键。对于外倾型情感的学生,通过发展内在的能力可以平衡天生的外部力量,没有内在能力的会精疲力竭损害健康。此类学生对感觉与情绪的输入非常警惕,当他们受到刺激时,能迅速做出回答,大脑的内部活动较少,只是不断寻找新的信息输入。根据其他人的价值和现实来评判自己,性格外向的学生倾向于反驳和给出相反的例子。内倾型情感的学生,要使自己兴奋起来经常到外部世界走动走动。此类学生脑袋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情感,通常不停的与自己对话,有较少的社会需要,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爱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合作发展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喜欢倾听而不是讨论,通常被同学认为是安静的、神秘的、疏远的,需要在思考以后再做出回应或讲话,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打扰,自我感到很难像别人展示自己的想法、思想、希望和价值观,不受外界环境的摆布。
积极情感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年龄、周围环境而有所变化的,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情感的发展,以适应自身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很重要,使其在不断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幸福。首先,提升学生的控制感。控制感是对能够控制个体生活学习的直接感受,相信自己拥有控制的时候,能体验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感受,有利于身体心理健康。控制感有一级和二级之分,一级控制感,是指个体试图改变外部世界使得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得以满足的行为。二级控制感,则指向个体的内部世界,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情绪和心理表征去适应而不是改变环境。两种控制感,在个人生命历程中分为两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二级控制感会逐步得到发展。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年龄上处于一级控制感站主导地位的阶段,但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需要往二级控制感过渡,在这一过渡过程中,需要外界及自身的帮助调节才能实现。自我控制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一定范围内可提升自我效能感,明确自我的确立,有助于学生的积极成长和对环境的积极应对。其次,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沉浸在各自的忙碌中,偶尔会想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之类的话题。但很少会深入了解思考实践,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很有必要。大学生要经常站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将有助于大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关爱周边的生命群体,这可以杜绝小部分的“毁三观”群体和个体的出现。
内、外倾情感的大学生,对控制感和生命力的认识感悟会有差异。内倾型情感的大学生对生命力价值的教育可能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本身他们善于内部世界的思考,这一教育内容与他们的内部世界契合在一起,很容易认同升华。而外向型情感的学生对生命力的教育因情感类型的不同,没有内倾型情感的学生认识的深刻,但是他们对一级控制感的体会要大于内倾型学生,一级控制感的表现形式正是外倾型学生所擅长的,在此基础上,要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很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内心深处驱动出来的爱的行为符合我们进行大学生教育的目的。
G444
A
1674-9324(2014)01-02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