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润彬
(大理学院 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探究
——以大理学院为例
赵润彬
(大理学院 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当前,我国大学生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对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以大理学院为调研实例进行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心理作了分析与探讨。
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的重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地区依然存在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低下、就业观念落后、适应外部环境和就业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并能顺利就业,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求职择业心理,这是地方院校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我校是以医学和教育学见长的滇西民族自治地区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发展模式上充分吸取了全国各地方院校办学的一些优势,同时结合本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借助于地方资源的扶持,又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之处,比较具有代表性。为了深入了解新的就业形势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心理特点,本文以大理学院为个案,对两个校区300名2012届毕业生的求职择业心理包括就业认知、心理准备、就业动机和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并从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对策几个方面来探讨。
通过对我校2012届毕业生求职择业心理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像我校一类的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受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特殊的求职择业心理。总的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信与盲目自信的心理并存。大部分学生认为自信心不足是求职过程不太顺利的主要原因。一些毕业生自我评价偏低,对自己的学校、专业不能充分认可,低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不敢在就业目标上自我施压,害怕在求职时遭到拒绝或失败,从而产生一种复杂情绪。而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准备前自我评价过高,在社会经济较为落后、人才匮乏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对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有很强的优越感,妄自菲薄,择业条件苛刻,对工作岗位挑肥捡瘦,盲目追求高标准,也是择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2.理想主义与过度依赖的心理并存。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需求缺乏了解或了解不多,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一厢情愿谋求高薪高酬职位。他们当中很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希望自己能找到比别人更加理想的工作,即使碰上了自己合适的职位,也会由于这种理想化的心理而放弃;另一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依赖心理严重。他们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3.缺乏自我认知与从众心理并存。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不清楚,对自己缺乏合理的评估,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社会需求什么,岗位要求什么,要如何做好准备,等等,没有明确的职业价值观。只要一有招聘的岗位,不管是否适合自己,都一窝蜂去扎堆,最后使身心疲惫不堪,真正面对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已没有精力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同时,这也反映出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
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往往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引起的,它是受个体自身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地域特征和民族心理,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环境和自我的心理调试能力。
1.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心理环境是大学生所处的学校、社会、家庭内部多种无形的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心理环境尽管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环境,但它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顺利进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①信息环境是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影响较大的心理环境,民族地区的信息环境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地方高校作为一种微观的社会环境,它与社会大环境经常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各种用人需求必然在第一时间传入学校,成为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也为大学生立足于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提供了便利。②人际舆论环境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力量。大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好友之间,与社会群体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他们生活的特定的人际环境。在这些人际环境中形成的种种舆论导向会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产生影响,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舆论环境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对现实和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并激发他们参与竞争的热情。
2.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①从青年期心理特点来看,处在大学毕业阶段的青年多是在20~25周岁,他们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多幻想,好冲动,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生活体验也存在差别,部分毕业生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同步,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稳定,所以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②从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来看,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试探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要不断进行自我考察、角色扮演和探索职业。但是由于对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素质等并不完全了解,对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尚不清楚,择业目标模糊不清;缺乏主动性,与用人单位联系不积极,获取求职信息的能力不强,对就业方针政策、相关配套制度、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了解有限,所以择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1.对大学生自身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优化。①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面对就业,大学生首先要做好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摆脱依赖,形成内在的心理独立、经济独立和社会独立的自我力量。做好从社会培养的对象到走向社会成为劳动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实现自我的必由之路。②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给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相互挑选的机会。因而在择业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学生看不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选不中大学生的情况。这种挫折就必然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心理误区或者形成心理障碍,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要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合理的期望值,正确看待问题。乐观地面向未来,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③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竞争,求职者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要看他认为的理想工作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要找一份好工作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但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不能一步到位也很正常。毕业生应当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主动适应社会,逐渐调整自己的步调和选择。所以,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必须要有竞争意识,这充分取决于个人的综合实力。
2.大学生就业心理环境的优化。①国家政策环境的优化,目前,国家对解决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导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地说,我们的政策导向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否则,再好的人力资源投入到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也不可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培育完善的市场机制,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生成机制,使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真正成为各类人才能够施展其才华的用武之地。②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优化,越来越市场化的就业趋势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突出长效性和全员性的特点,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要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像国外的某些高校那样,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各项有关就业方面的服务。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加强地方经济与形势政策的教育,弥补民族地区信息渠道不畅,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③家庭就业观念引导的优化,学生与家庭的联系较为紧密,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深受父母观念的影响。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引导好学生就业;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子女尽快走上工作岗位。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首先要找准人生目标和职业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也应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心理环境,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尽情学以致用,展其所长,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翟元元.大学生择业心理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9).
[2]胡瑛.浅谈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教育[J].江南学院学报,1999,(1).
G444
A
1674-9324(2014)01-0263-02
赵润彬(1983-),女(白族),云南大理人,讲师,硕士,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