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当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2014-02-27 02:45王路洪晓楠
文化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力民族经济

王路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一、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一)文化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凝聚力,本义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分子间距离愈小,凝聚力越大,凝聚力能使物质聚集成液体或固体。后来人们将其比喻为使人或事物聚合到一起的力量,因此,所谓民族凝聚力,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以及政治运作模式中发挥作用,并体现着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动力。它具体包括民族对于内部全体成员具有的吸引力、全体成员对民族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它发挥着维系民族情感、团结民族成员的作用,是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独立、统一的精神力量。

民族凝聚力的构成因素具有多样性,按属性一般可以分为地理环境、血缘关系等自然因素与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作为民族的身份和名片,文化成为影响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实质即是人化,在人类改造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过程中使物以人的方式存在着。文化不仅体现为人类实践的成果以及实践中形成的中介形式(物质工具、社会关系和语言符号等),并且存在于实践过程中并“依赖于这些过程的人化形式的方面。”[1]因此,文化具有人化的形式以及社会的性质。文化的人化形式与社会性集中体现于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模式被人们广泛遵循着。“文化所代表的生存方式总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它通常或以自发的文化模式,或以自觉的文化精神的方式存在。”[2]这种生存方式根据民族全体成员的喜好以及价值观综合形成,积淀在成员的思想深处并自发地按照这种模式生存。“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以协调、整合各行为主体的力量,从而形成和强化为一个共同体的向心力和感召力。”[3]人作为所属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其价值与意义受到该文化环境的引导。文化为民族共同体成员带来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成为联结全体成员的精神纽带。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下,不忘传承与创新传统民族文化,它是我国各族同胞团结统一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自强不息的重要保障。

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民族的自我意识有着密切联系。文化是形成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自我意识不是从来就存在的,是在不断地与他者交往中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与他者的区别。马克思认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4]民族意识亦是如此,在对比他民族以及与不同文化交往的情况下,民族共同体有了本民族与他民族、民族文化与异己文化的意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意识的产生加之文化环境的熏陶,逐渐形成一种国家、民族心态——民族文化认同。所谓民族文化认同,则是指一个民族的内部成员对所属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价值观,文化认同的核心问题就是对于文化价值的认同。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决定作用,主要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来实现。当共同体的成员接触异己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它文化发生碰撞时,多数共同体成员会不约而同表示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肯定。当然,这里不是指盲目排外,而是在理性思考后的结果。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实质就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肯定。

(二)文化成为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创造”是人类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而创造力,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利用知识、智力等因素,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创造力是创造活动的灵魂,是人有意义的生存状态。”[5]正是基于对创造力的界定,我们认为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关于文化的定义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来诠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方面的成果。狭义角度的文化定义虽然被大众所熟知,但没有将文化的本质特征反应出来从而无法有力地解释文化为何成为创造力源泉。从文化与实践相联系的高度上探讨人的主体性才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对文化本质的真正诠释。本文所涉及的文化以狭义为主,兼及广义的文化。

一方面,文化具有传递社会信息的功能。人类遗传与动物遗传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仅仅完成生物遗传,而前者完成生物遗传的同时实现了社会遗传。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成果将社会信息包含在其自身内,并以生存模式这一特殊方式将社会经验、社会信息不断复制、传递下去,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文化可以突破信息传递的时间局限与空间局限,使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处于不同空间的文化联结在一起,将人类历史与文明连续地展现。人们可以全面而连续地了解不同文化,为人类创新提供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功能,人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人、塑造人。人与自然未分化之时,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化解生存矛盾,文化成为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人对抗自然压力的创造性成果,文化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文化是人用以对抗自然的自身组成部分。”[6]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以文化为其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创造的成果,文化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因此,文化对于人而言,既是自我,又是对象。”[7]也就是说,人作为主体自我是自我本身,文化作为对象自我是自我的对象化。人与文化之间的发展性矛盾就是自我与对象之间的矛盾。人需要文化,这一对象性自我,显示自身的主体性。人的发展在传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还要对现有文化不断地发展与创造。作为人的创造成果,文化以某种映射关系将人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反应出来。人通过参照对象自我去发现自我的缺陷以及不完善性,进而对自身进行批判和改造。这便是文化对人的批判,文化越发达,越能反应出人类自身的不足。文化就像一个T型台上时装表演,它充满着不可预测性,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未来的生长性,从而朝向各种可能性展开生长。在文化领域,它本身有一个运行的轴心原则,就是不断地自我复制,自我表现,自我创新。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创造性、创新性,它可以“无”中生有。如果没有这一条自我创新,不断的创新,那样文化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文化的创造,不仅满足人当下的需求,更拓展了自我的发展以及更广阔的需求。人面对文化的批判会产生自我完善的意向,人意识到自我完善不够的现实性,又意识到自我完善的可能性。自我完善不仅是自身的完善也是对文化的完善。针对现有文化中的不足,通过完善自身能力,来修饰以及创造出弥补自身不足的文化。文化的每一步发展,都使人自身不断地完善与进步。在此意义上,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与文化之间是互相创造,不断自我否定自我上升的过程。

二、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综合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能够维护自身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实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社会要素,以及自然资源、人口、地理环境等自然要素。综合国力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总和,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

对比国内外较权威的综合国力构成观点可以发现,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属于“硬实力”范畴的物质力量与属于“软实力”范畴的精神力量。我们认为,构成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经济、科学技术、国防军事、基本资源等“硬实力”,及政治、文化、外交等“软实力”。

(二)文化对综合国力构成要素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精神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其形象,文化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中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强化社会整合功能,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历史活动的长期积累,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导向性,对社会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具有整合作用。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纽带,究其原因,是源于社会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所达到的高度认同感。正是此种认同感使文化发挥出凝聚社会的粘合剂功效,使文化成为形成和加强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其次,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国际交流日渐频繁,不同国家的文化之间不断发生交流交融交锋。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了达到其经济、政治目的,依靠其强大的科技手段、媒介大量输出包含其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文化,使他国国民在精神层面认同其文化,大力宣扬“西方中心主义”或普适价值。因此,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我国文化安全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推进文化的对外传播,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深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向心力,才能使民族文化面临西方文化冲击之时处于屹立不倒之地。

2.文化有助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我国外交政策的亲和力。国家形象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军事、科技等条件,还“包括其政体、外交、领导人、人民、历史文化、宗教等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8]国家形象在反应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影响着其在国际外交中的政策。“国家形象的建构并不完全是一种国际行为,更多的是国内政治和国内事务的延伸。”[9]因此,国家的国际形象更多取决于国家内部的软实力。文化总是一定阶级的产物,并为统治阶级服务。文化所蕴含、承载的价值观念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其文化价值观念外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和而不同”“兼容并包”“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在我国外交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面临“西方中心主义”盛行以及“中国威胁论”责难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在仍然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国际交往中的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求同存异、互利共赢。正是基于在国际交往中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外交政策,才使得我国的外交亲和力得以有效提升。

3.文化为政治发展提供稳定基础。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其形式与内容是对政治上层建筑的反映并受政治上层建筑的制约与影响。但由于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其对政治发展表现出强大反作用。文化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一,文化的发展与变革是政治革命的先导。政治上层建筑的建构必然要以一定的政治思想为指导,而政治思想是一定阶级的最直接的思想表现。当一定阶级掌握能够代表其阶级利益并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理论,社会变革的历史序幕将被拉开。其二,文化已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和方式。在当代,文化的政治功效日益凸显,政治内容的表达越来越依靠文化,政治理念被融入文化之中并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达。文化的政治参与使得一种新的政治形式应运而生——文化政治。文化政治使文化自身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权力和斗争的场域,它可以巩固社会的控制,也使人们可以抵制与抗争这种政治。”[10]文化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总是以服务意识形态为最高价值取向。一定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存在意义在于维护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4.文化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文化的参与程度作为重要指标,文化对于科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物质文化为科技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化是人们利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及成果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化自然的结果。作为物化的实践成果,其自身是科学技术成果的显示,是保存科学技术的载体。物质文化的这一特性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支持。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可能凭空产生,总是依赖于一定科技成果的积累。作为物质文化范畴的高科技设备、实验工具成为科技发展的工具与资料,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先进的制度文化为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制度文化作为文化结构的中间层次,是通过处于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共同体所遵循的规则与制度体现出的一种文化形态。一定的制度是对一定社会文化的写照,是对社会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反映。制度的变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观念的改变,有何种价值观念就有何种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存在于特定的制度文化氛围中,必定会受到制度文化的影响。科技制度是科技发展与创新所遵守的制度框架,决定着科技发展的形式与方向。不同制度文化下必然存在着不同科技体制,先进的制度文化必然会产生与科技发展要求相匹配的科技体制,提高了科研方向的合理性与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为科技发展提供促进作用。

第三,观念文化对于科技发展具有价值引导作用。观念文化作为文化结构的最高层,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规范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观念文化统摄着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并为其提供价值引导。观念文化利用价值观对科技价值观与科技行为规范的影响与支配来实现其对科学技术的引导作用。一定时期的科技政策与科学研究方向很大程度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当社会价值观与科技精神想契合,就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对科技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对科技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三)广义的文化统合软、硬实力

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硬实力与软实力存在着内在联系。硬实力,简单地说,就是看的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虽以物质形式存在,其根本属性是人类的创造成果,是物化的精神文化成果,属于物质文化范畴。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与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以文化(狭义)、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属于文化的核心部分。硬实力与软实力从属于文化的不同层次,软实力是文化的核心,硬实力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广义的文化统合着软、硬实力,共同服务于综合国力。

硬实力与软实力要素之间的互补关系,决定了二者以辩证统一的方式作用于综合国力。首先, “硬实力”为“软实力”提供了物质基础与保障。硬实力依靠经济、军事、科技等物质性要素强制、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领导。而软实力则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1]文化影响力是对硬实力的真实写照,没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作后盾就无从谈起文化影响力。其次,软实力对硬实力具有反作用。一方面,软实力对硬实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文化对硬实力的作用尤为明显。冷战结束后,各国纷纷放弃军事竞争的外交政策争相转入软实力的竞争。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决定一切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运用文化价值、政治制度、以及国民形象等产生的吸引力来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与高效性,“认识到文化软实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硬实力的合法性、感召力和影响力。”[12]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被接纳。另一方面,软实力对硬实力具有制约作用。放眼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水平相当,大多数情况是国家的软实力落后于硬实力的建设。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不匹配,是阻碍硬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具有吸引力的软实力是以强大的硬实力为基础的,具有竞争力的软实力又能够推动硬实力的发展。总之,同属于不同文化层次的软实力与硬实力,以文化为连接点,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地为综合国力服务。

三、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导向作用

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主要是指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个体提供积极的行为与思想引导。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经济与个体经济的协同发展,文化能够促进经济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指导力量。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合力作用的结果,是每一个处于不同生活条件下的单个意志,相互交错冲突形成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合力即是历史结果。历史的结果也要遵循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如此,作为社会历史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文化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力量,能够协调个体经济与社会经济间的利益关系,揭示未来个体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个体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

文化对于个体经济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经济个体提供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思想来规范行为,有利于个体分辨何为不义之财、何为不劳而获,使个体做出更多越来越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的行为,促进个体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尤其是我国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目标与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化对个体经济的导向作用愈加凸显。面对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竞争性、价值取向多样性交错复杂的情况下,个体经济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困惑以及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担忧不断被扩大化。文化应该发挥其引导功能,以科学的价值观引导个体经济选择合理的经济行为,以科学的理论预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制定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不断缩小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

(二)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环境具有规范作用

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与规范,主要是指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以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主体对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完善与调整,优化现有经济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规范社会经济环境。

文化对经济环境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体经济的内在道德自律与外在环境的规范制度两个层面上。文化对个体的内在道德自律规范,目的在于使正确的价值观与高尚的道德取向成为主体思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影响主体的思想与行为活动,从而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规范作用。经济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得到”,而对个体的道德规范是要解决如何“得到”的问题。在利益面前应当是正义的“得到”还是非正义的“得到”是一道价值判断题,而价值与道德又是密不可分,因此,“道德恰恰是解决'应当'的问题。”[13]道德的规范在于引导人们在利与义之间应当如何取舍,使人们对于什么样的利益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利益不应当去获得有一个评判的价值标准。文化对于外在环境的规范,主要是一些硬性制约规定,如法律法规和经济制度等。现代社会是制度健全的法治社会,现代经济是秩序井然的法制经济,建立健全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是确保现代经济民主、公正、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规范就其自身来说,是人们对于经济发展中各种经验、管理方法的总结,是文化结晶,文化理所应当成为经济规范的核心部分。文化规范主体的自身道德,有效提高经济主体自身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操守,加强经济制度对市场体系的规范与制约,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转变作用

“文化驱动经济,包括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14],文化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文化的创新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文化作为经济商品产生的文化产业两个层面。

所谓文化的“产业化”,主要指的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成份和经济要素不断增加,市场手段不断引入,文化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越来越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活动越来越自然地融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从而文化产品的制造、流通和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文化产业化”最直接地表现在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包括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艺术娱乐、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策划咨询等在内的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化的直接产物。[15]产业的“文化化”,主要指的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要素不断发挥作用,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在经济产品中的科技、文化含量不断丰富,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注入文化理念、文化要素和人文内涵,使得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日益一体化,经济力的竞争愈来愈依赖于文化力的竞争。[16]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仅仅停留在促进经济增长阶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单纯量的增加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运行的需要,更加需要注重经济结构的改善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管理的创新在经济发展转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化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创新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伴随文化的创新带来的科技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与人才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渴望提高自身素养。提升国民素质与文化修养成为丞待解决的问题,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以科学的理论、崇高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国民予以熏陶和浸染。同时,科技的进步与创新需要知识的累积与思维的创新,文化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人文基础。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抗衡、科学技术水平的焦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刻不容缓的任务。企业管理创新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等要素。其中企业文化价值观是核心部分,它为企业员工提供共同的价值准则,将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企业只有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中,管理创新才能实现。另一方面,文化作为商品进入经济领域。随着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不断交融,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成为一种生产对象,经过生产加工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再经过消费环节最终实现经济利益。例如广播、电视、新闻、娱乐、出版、电影行业等,都是以文化为生产加工对象转化为大众消费文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活跃、增长最快、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明确将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性战略产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经济结构升级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由发展”是指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不受外部力量的强迫,个人的意愿和需求得到满足,按自己的意愿做自己的事。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中,自由与必然是相对而言的。自由是有条件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人们无法完全摆脱必然的束缚,超出必然的限制去寻找自由。“必然性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17]自由不是对必然的顺从,也不是脱离于必然规律之外的自由,而是发挥人的主体性,认识、掌握必然规律并使之为一定目的服务。“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18],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必然的联系的把握,是对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把握,是对于现状的超越。

“自由不仅在于认识必然,而且在于通过实践支配和驾驭必然”[19],实践是达到自由的唯一途径。人的自由在于不仅要客观地认识世界,并且要通过对世界的客观认识来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突破外在对自身的约束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来解放约束实现自身的发展也就是以实践的成果作为手段进入新一阶段的实践。而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直接成果无疑成为突破现有束缚实现自身自由发展的唯一途径。

人通过不断接受文化教育来实现对现有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发扬,并以此为基础进入更高一层的发展。自由总是相对于限制、束缚而言的,没有限制无所谓自由。正是由于现实条件对个人的束缚,导致了人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因此,人对自由的追求要通过不断地认识客观规律来增强个人实践能力进而超越现状得以实现。客观规律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文化的创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实现自由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从广泛性方面来对人的发展情况进行描述,是指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以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为基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自身的发展,在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是对于自身本质的丰富,使人朝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在此意义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不是针对个人素质修养来说,而是指一种社会发展状态,即生产力水平达到是否足够、社会关系是否丰富、社会交往是否普遍、阶级是否彻底消除。只有当社会关系发展到高度的全面性,人们才能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普遍的社会交往而使得个人达到全面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性是历史的产物,人自身的全面性亦是如此。人的全面性发展的实质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全面的社会关系来创造全面的人的本质。文化作为实践的直接成果以及实践中形成的中介形式,对于创造人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活动的水平、社会关系、社会环境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且与人的全面性发展息息相关,文化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与人类发展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相对应,人的发展也将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自由一直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追求目标,自由的程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自由的程度越高,人的发展速度越快,社会发展程度就越高。自由对于人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自由成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同时也成为发展的首要手段。自由使人能够进行选择,能够有发挥人的主体性的空间。假设一个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以及社会的需求来发展自身,那么他就无法成为能够自由支配自身的主人。一个不能自由发展的人更无法谈及自身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正是由于人对自由以及自身能力协调平衡的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也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四、结语

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厘清文化发展新特点的实质,对于我国未来文化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文化之所以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根本原因在于对文化价值观的追求与认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民族凝聚力便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与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求。我们应充分挖掘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人们跨越地域、种族、语言等障碍,超越阶层、行业、利益的差异,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巩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民族创造活力。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实践作为文化与人的桥梁,使人与文化之间相互创造不断提升。因此,增强民族创造力应鼓励文化生产创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使人民群众文化创作的积极性得以高度发挥,使人民中蕴含的巨大文化创造力展现出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定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文化的商品价值日益凸显,文化被加工转化为文化产品形成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文化产业。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结软、硬实力的关键点,提升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拓宽文化产业的传播幅度,不仅使我国优秀文化不断发扬与传承,而且传播到海外被世界所认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定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中,物质生活的高速改善导致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迫切需求,人们渴望通过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来满足其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群众能够参与其中,是丰富和活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泥模艺术——八戒娶媳妇

猜你喜欢
实力民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我们的民族
实力抢镜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多元民族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