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雪芃,何 泉,杜 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湖北 武汉 430030)
·用药分析·
2010 – 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
贡雪芃,何 泉,杜 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了解2010 – 2012年武汉地区抗抑郁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 – 2012年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率、限定日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 – 2012年武汉地区抗抑郁药物用药总金额环比增长29.7%和11.4%。SSRIs及SNRIs类抗抑郁药物分别占用药总金额的50%和30%。用药总金额排序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文拉法辛、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复方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用药频度最高。结论:2010 – 2012年本地区抗抑郁药物应用显著增长,SSRIs及SNRIs类抗抑郁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抗抑郁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自责自罪、悲观等,严重者有自杀念头和行为,具有高复发的特点,部分患者需要维持治疗[1]。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是通过影响单胺神经递质的重摄取或代谢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s)等。本文对2010 – 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探讨其应用趋势提供参考。
以2010 – 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上报至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医院用药信息网的数据为原始资料。32家医院包括21家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和2家一级医院。
按照药品的通用名称统计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e fi ned daily cost,DDC)和序号比。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采用WHO推荐的DDD值,未收载药物的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药品说明书。DDDs =某药品年用药总量/该药的DDD值,该值可反映临床对某种药物的使用频率,其值越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DDC =某药品年用药金额/该药的DDDs值,反映该药的平均日费用。序号比=某药品用药金额排序值/该药DDDs排序值,反映药品用药金额与使用频率的同步性,比值接近1,表明同步性好[2]。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2.1 各类抗抑郁药物用药总金额及构成比
2010 – 2012年武汉地区抗抑郁药物的用药总金额及其构成比,详见表1。由表1可见,抗抑郁药物的用药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与201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9.7%和11.4%。其中TCAs类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余各类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均逐年增长,但金额构成比变化不大。
表1 2010 – 2012年各类抗抑郁药物用药总金额及构成比Tab 1 Annual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antidepressants in terms of classi fi cation during 2010 – 2012
2.2 各种抗抑郁药物用药总金额、DDDs、DDC及排序
对抗抑郁药物的用药总金额和DDDs值进行排序,计算DDC值及序号比,详见表2。结果表明,3年来武汉地区抗抑郁药物的品种变化不大,仅有1个品种噻奈普汀2011年退出武汉市场。用药金额排序前10位的有5个SSRIs和4个SNRIs类药物。其中文拉法辛、西酞普兰和氟西汀的用药金额在前2年增幅明显,但2012年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和中药制剂疏肝解郁的用药金额则呈逐年增长趋势。从DDDs值来看,复方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DDDs值3年来均排名第1。舍曲林的DDDs上升最快,2012年已排到第2位。帕罗西汀的DDDs值则逐年升至第3位。从限定日费用来看,TCAs的DDC最低,序号比均大于或接近于1,在一段时间内,价格低廉仍将是该类药物的优势。SSRIs类药物除艾司西酞普兰外,日费用均低于10元,且序号比逐年增长,接近于1,表明该类药物的价格近年来逐步下降,符合市场规律。几个抗抑郁中成药的DDC与SSRIs类抗抑郁药物相近,其性价比有待进一步分析。SNRIs类抗抑郁药物的DDC均超过10元,因适应证较广,不良反应较少,仍然受到临床青睐,随着药价的降低,该类药物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表2 2010 – 2012年抗抑郁药物年度用药总金额、DDDs、DDC及其排序Tab 2 Annual consumption sum, DDDs, DDC, the sequence of antidepressants during 2010 – 2012
2010 – 2012年武汉地区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除受医疗市场整体扩容的影响以外,社会竞争加剧、抑郁症患病率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度和用药意愿增加是抗抑郁药物应用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各类抗抑郁药物中,金额构成比较稳定。其中传统的MAOIs不良反应较多,与增强5-HT活性的药物(SSRIs、TCAs、SNRIs)合用时会导致致死性的5-HT综合征,目前已退出武汉地区市场。TCAs可拮抗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5-HT和NA的再摄取,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但该类药物同时还有拮抗M-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受体的作用,会产生口干、便秘、恶心、眩晕、震颤、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临床应用已明显减少。
SSRIs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抗抑郁药物,该类药物与TCAs的疗效相当,但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少,几乎无镇静作用,药物过量时安全性也较高,目前在临床的应用最广泛,3年的用药总金额构成比均为50%左右。在该类药物中,较早上市的氟西汀和西酞普兰2012年用药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西酞普兰的左旋对映体艾司西酞普兰的用药金额则大幅攀升。艾司西酞普兰对5-HT再摄取作用是西酞普兰的5 ~ 7倍,且起效较快,通常2 ~ 4周可控制抑郁症状[1],相比绝大多数抗抑郁药物起效较慢的缺点而言,临床更易于接受,患者的依从性也好。虽然该药上市时间较短,价格较高,但2012年用药金额已达到第1位。在SSRIs类药物中,帕罗西汀是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用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舍曲林对其他中枢神经递质受体均无亲合作用,不良反应少,特别适合老年患者[3]。近3年,两药在武汉地区的用量均呈上升趋势。
SNRIs是双靶点的抗抑郁药物,可同时拮抗5-HT和NA的再摄取,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和较弱的镇静作用,有研究[4]表明SNRIs比SSRIs起效快,对重度抑郁症的疗效更显著。3年来,该类药物的用药总金额构成比稳定在30%左右。代表药物文拉法辛2010 – 2011年的用药总金额排名均为第1位,米氮平的用量也稳步增长。
NRIs是选择性的NA再摄取抑制剂,由表1和表2可知,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有限,可能由于该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目前临床仅将其作为重度抑郁症的备选药物之一[5]。
复方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由具有抗精神病作用的氟哌噻吨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美利曲辛组合而成,通过配伍减少了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作用,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临床用于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3年来,该药在武汉地区的用药频度一直排名第一。在北京、深圳以及长江流域的抗抑郁药物用药分析中,该药的用药频度也居前列[3,6-7]。有研究表明,在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中,联合用药比单一药物更为有效[8]。
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世界多地区呈现增长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曾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2大疾病[9]。从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近3年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来看,抗抑郁药物用量增长显著,符合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点。SSRIs及SNRIs类抗抑郁药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传统的中医药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应促进该类药物的发展和应用,有必要地开展进一步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2-302.
[2]刁雨辉,钱珊珊.2006-2008年南京地区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24):2110-2113.
[3]杜燕京,梁晓丽,穆林,等.2008-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4):305-308.
[4]Schmitt AB, Bauer M, Volz HP,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venlafax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ccording to baseline severity[J].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9, 259(6): 329-339.
[5]Uppal A, Singh A, Gahtori P, et al. Antidepressants: current strategi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J]. Curr Pharm Des, 2010, 16(38): 4243-4253.
[6]徐华娥,冯琳,戴惠珍,等.长江流域6城市2006-2008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5):373-377.
[7]钟建,徐平,时涛.2009-2011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9):789-791.
[8]Bares M, Novak T, Kopecek M, et al. Is combined treatment more effective than switching to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depress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J]. Neuro Endocrinol Lett, 2009, 30(6): 723-728.
[9]李涛.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0,29(8):481-483.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antidepressant drugs of 32 hospitals in Wuhan area during 2010 – 2012
GONG Xue-peng, HE Quan, DU Gua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Wuhan area during 2010 – 2012.Methods:The utilization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sum, DDDs, DDC, etc.Results:The consumption sum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creased by 29.7% and 11.4% year by year during 2010 – 2012. The consumption sum of SSRIs and SNRIs accounted for 50% and 30% among the total consumption sum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respectively. The top 3 drugs in consumption sum were venlafaxine, par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dominated the fi rst place over the 3 years in terms of DDDs.Conclusion:The utilization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creased remarkably in Wuhan area during 2010 – 2012, SSRIs and SNRIs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market.
Antidepressant drugs; Consumption sum; DDDs; DDC
R969.3
A
1672 – 8157(2014)02 – 0118 – 03
2013-10-09
2014-01-07)
杜光,男,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中药药理学研究。E-mail:tjyxb@sina.com
贡雪芃,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中药药理学研究。E-mail:g102094716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