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的虚化兼论“把字句”的语法化

2014-02-25 15:28张琳环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实词介词现代汉语

摘要:“实词虚化”是现代汉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许多学者也对此作出了大量研究,而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是落实到每一个词语中,通过对个别词语虚化现象的研究而总结出具有一般性的规律。本文将以“把”字为例,对其虚化过程进行分析,并研究“把”字的虚化对“把字句”最终语法化的影响。

关键词:实词虚化 ;“把”字;“把字句”

作者简介:张琳环(1992-),女,汉族,河南省人,文学学士,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

“实词虚化”一直是词汇研究的热门话题,即是指实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发生变化,接近或转化成虚词的现象。实词虚化是语法化的表现之一,也是语法化最基本、最常见的组成部分,因此常常有人将语法化和实词虚化等同起来,其实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词都存在虚化过程,如“过”、“以”、“着”、“却”等,本文将以“把”字为例,分析其虚化过程。

把,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二,手部):“把,握也,从手巴声,搏下切。”把字最早为动词,其本义为握持、执。如:

(1) 禹王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下》)

石毓智先生(1995)提出“几乎所有的介词都是从动词中衍生出来的”,而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引入受事的介词“把”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曾经为一个普通动词,即例(1),由于时间一维性的制约,一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与时间指示性相关的动词,被称为主要动词,而另一个动词则被称作次要动词,直到公元8世纪以前,“把”字在大量文献中即是作为一个次要动词使用,到9世纪才变成一个纯粹的介词,承担引入受事的功能。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同石先生后半部分的观点,因“把”字至今仍然不算是一个纯粹的介词,本文后面将会有更详细的论述。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把”字作为动词的含义也更加广泛,从最开始的具体意象“握”扩展为更加抽象的“把握,把守”之意,如:

(2)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战国策》)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苏轼)

(4)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醒世恒言》冯梦龙)

(5)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例(2)中,“把”字作为谓语动词后直接跟宾语,例(3)从“握持”之意引申为“拿”,例(4)引申为“掌管,控制”,词义范围扩大,但是仍然是确定的实词并且可以单独使用,而在例(5)中,“把”字虽然仍然有确定的实词义,但却是与“守”连用成为复合词,有“把守,看守”之意。在把字的演化过程中,把字渐渐虚化,作为概述词,如:

(6)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7)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儒林外史》第二回)

发展至现代汉语,除在少数方言、熟语中“把”字才可以单独使用,有实词意,而绝大多数都是与其他词连用成为复合词,单独使用的“把”字已经变成一个虚字,或者称为“语法成分”,不再具有一般动词的任务,也不再是谓词的核心,如:

(8)凡作强盗的,敢於拦路劫财了,断不是三个五个,内中有瞭高的,把风的,动手的,接赃的,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

(9)口上站着凶狠狠的把门鬼。(《矿工不怕鬼》郭小川)

(10) 读者也许会奇怪,这小道士不比她家里替贾琏把风的小丫头,她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火气,骂得这么刻薄?(《凤姐的个性与共性》王朝闻)

(11)部队把戈壁滩改造成棉麦双丰收的良田,建立了一座美丽的新城,那是人间的奇迹。(碧野)

(12)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傅雷)

例(8)(9)(10)中,“把风”“把门”作为熟语从古汉语沿用至今,有“看守”之意,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单独使用的“把”字已经不再具有实际意义,而是成为一个语法标记,如(11)(12),把字句则是这种用法最终“语法化”的结果。关于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大多数学者采用了王力先生(1943)提出的观点,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处置,并将其称为“处置式”。但也有部分语法学家不认同这个观点,如吕叔湘(1948),梁东汉(1958)等。梅广(1978)提出,表处置是句中动词的性质,而不是把字句的功能,如“我把她骂了一顿”和“我骂了她一顿”两句,无论是把字句还是动宾句,都有处置的意味。蒋绍愚(1997,1999)提出了与梅广相似的观点,否定了薛凤山(1989)和戴浩一(1989)关于把字句是“致使式”的观点,同样认为表致使是句中动词的性质,而不是把字句的功能,如“把我累坏了”和“我累坏了”两句都有致使的意味。

但是无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究竟如何,“把”字在这些句子中都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也没有实在的意义,即“把”字已经虚化。关于“把”字在句中的功能,大多说学者认为“把”的作用是提前动词的宾语,如“把日子耽误了”,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把字句与受事主语句关系更密切,如“便把一脸怒气略略的放缓了三分”。蒋绍愚(1997)《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一文中提出:“用‘把N+VP来表示把字句,根据‘把N+VP能不能变换成‘VP+N(动宾句)或‘N+VP(去掉‘把成为受事或施事主语句),把其中把字句分为四类。”这一观点的提出,说明把字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但是无论怎样,把字在句中都只是起介词(黎锦熙)或是助动词(王力)的作用,并无具体的实词意。

有的学者提出观点,发展至今“把”仍然不是一个纯粹的介词(在此将“把”字看做介词)。在口语中,它单独使用时用作形容词,如“拜把子”“把兄弟”等。此外还有丁声树先生(1961)提出的“次动词理论”:通过不担任句中谓语的主要成分,将其与普通动词区分开;而通过总是带体词性宾语,又将其与一般动词联系起来,所以称为“次动词”。而“把”字作则是作为最重要的次动词被首先列出,即在部分把字句中,“把”字并没有完全虚化,而是担任了句中次要动词的作用,还有一定的实词意,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动介词”(史汉生2002)。如:

(13)人们把哨子拴在它的腿上。从天空里,便飞来悠扬的哨声。(端木蕻良)

(14)来,咱们把水的问题再捉摸捉摸。(杜鹏程)

在例(13)中,“把”字显然不是作为单纯的介词使用,仍有其关于“拿”的原始意义,在例(14)中,“把”字后跟体词性宾语,在大部分把字句中都是如此,这是一般动词的性质,但是如果将“再捉摸捉摸”去掉后又不成句子,所以“把”是句中的次要动词。

参考文献:

[1]石毓智.《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 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

[2]史汉生.《论“把”字的虚化过程对于汉语句子结构的影响》 . 语言与翻译(汉文)2002年第3期

[3]沈家煊.《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 . 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

[4]刘培玉.《把字句研究评述 》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蒋绍愚.《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 . 中国语言学1997年第4 期

[6]吕叔湘.《把字用法研究》 . 《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

[7]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 商务印书馆1999年

猜你喜欢
实词介词现代汉语
介词和介词短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介词不能这样用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