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课题名称:美国当代小说中道德背叛与道德回归研究
摘要:英国著名的戏剧家与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其所创作出的作品,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多数文学家曾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奥妙。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莎士比亚;传承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
1.前言
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学家,主要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威尼斯商人》以及《哈姆雷特》等,由于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有着自然观与想象力等传承,因此,当人们谈论到浪漫主义文学时,不得不提起莎士比亚。
2.对莎士比亚传承的分析
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统,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即自然观方面、想象力方面以及天赋方面,多数浪漫派的文学家都将莎士比亚所创作出作品,视为浪漫主义艺术的经典。
2.1从自然观角度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观有了新的见解,其实早在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对自然观就已经有了独特的看法,认为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自然状态,属于人文主义自然观。莎士比亚被喜剧作家本•琼生称之为“自然的诗人”。在莎士比亚所创作的作品中,人们可容易看出莎士比亚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在作品中看出大自然给莎士比亚所带来的喜悦[1]。在作品《李尓王》就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例如,其中有一段对白为:“大自然,你是我的女神,我愿意在你的法律面前俯首听命。”这一句话,就将莎士比亚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精致,给予读者人与自然为一体的感觉,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向读者展现出了大自然灵动、亲切的一幕。当浪漫主义文人在作品中描绘大自然时,同样会将人与大自然相互融合,使人与物完全融为一体,例如,在《她住在人迹罕到的路边》中,就表现出作者华兹华斯的“消极感受力”,在此作品中,作者将植物与姑娘都融入到大自然之中,物我一体。
当人们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深深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莎士比亚的影响之下,文学家对大自然的描绘更加具有深度,将大自然拟人化,达到大自然能与人相通的境界。
2.2从想象力角度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浪漫主义剧作家进行创作时,常常借鉴莎士比亚的作品,以此为参考展开创作,在莎士比亚的多数作品中,例如,《冬天的故事》、《辛白林》、等,都体现出莎士比亚超人般的天赋,这些作品都存在一个特点,就是向读者展示虚化、浪漫的田园景象。而在莎士比亚后期的创作作品中,其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展现,当读者阅读完之后,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2]。最典型的就是《泰尔亲王》,在这部作品里,描述到配力克里斯与妻子泰莎回国时遇难,妻子身亡,将其尸体装箱投入海里,后来箱子飘到岸上,泰莎被医术高明的贵族医治,得以复活。这一幕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惊人的想象力。而这一模式,巧妙的被柯尔律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老水手行》上,作者笔下的水手,同样经历了死而复活的经历,另外,还将泰莎死亡之后所营造出了“死中生”意象,运用到《老水手行》当中,使读者感受到《泰尔亲王》与《老水手行》有相同的美妙惊人之处。另外,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的精彩片段,也被柯尔律治巧妙地运用到《老水手行》之中。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令读者惊叹,因此被柯尔律治所应用到作品当中,不但体现出莎士比亚的作品得到其他作家的肯定,更体现出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2.3从天赋的角度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莎士比亚的多数作品都是采用艺术本身的表达形式进行表达,向读者展现出艺术创作中,怎么将有意识与无意识、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等,相结合、相互转化。而卡莱尔等文评家则认为,莎士比亚向读者展示无意识的艺术作品,才是智慧的表现。例如,作品《麦克白》,主要是以男性意象为剧情的线索,与此同时,又暗含着以女巫及麦克白夫人等的女性意象线索,特别是在女巫形象的描绘上,更是活灵活现,可将其视为荣格笔下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阿尼玛的意象[3]。在此剧中,女巫这一人物起到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女巫的存在,麦克白的野心才表现得淋漓尽致,正由于女巫的诱惑,才使得麦克白失去良知,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整个作品中,都体现出阿尼玛意象,该意象让作品充满了宿命论的思想。表现了作者莎士比亚无意识的天赋,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莎士比亚无意识的自我。
莎士比亚是无意识创造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对其他浪漫主义派文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向读者展示的是创造生活,并不是在模仿生活,让读者看到作者潜藏的天赋。
3.结束语
莎士比亚的作品对后人造成深远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研究,并巧妙地将其创作理念、形式等,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传承了莎士比亚所留下的艺术财富。
参考文献:
[1]刘翼斌 隐喻认知观对中国《哈姆雷特》翻译研究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21(02):158-159.
[2]宋敏.《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06):126-127.
[3]左宇.浅谈亚里士多德《诗学》对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的影响[J].当代小说(下). 2011,15(0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