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帅
摘要:《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幽默文学的集大成者。本文拟从幽默艺术的视角切入,对魏晋人物的幽默进行解读,力求对其中所包含的文学现象和问题进行解析,又是以幽默的视角对魏晋社会假以关照和研究。
关键词:《世说新语》;幽默;放达不羁;自由洒脱
作者简介:师帅(1987-),女,陕西大荔人,文学硕士,渭南师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及史记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1
《世说新语》以记载魏晋名士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奇闻轶事和名士语录为主要内容,是魏晋社会士族阶层生活面貌和思想情趣的百科全书。幽默,是魏晋名士的标签,也是《世说新语》的显著特色。
一、幽默的表现方式
《世说新语》的总体风格是诙谐幽默。较之于前代,魏晋士人智商更高,精神上更自由,更独立,更富于幽默感,相比较秦汉士人群体,魏晋士人的幽默更立体,更富有层次性。具体表现在幽默感、幽默能力和幽默的人生观方面。
1.帝王篇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世说•排调》)
君臣之间交谈随意,和谐融洽,伴随着浓浓的幽默气氛和轻松氛围。
2.权臣篇
桓大司马乘雪欲猎,先过王、刘诸人许。真长见其装束单急,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世说•排调》)
魏晋时期,手握实权的统治者是当朝权臣,一贯给人阴险狡诈印象的群体,却能这样不时调侃一二,颇具喜剧精神和消闲情趣,可见,幽默已经融入魏晋士人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3.士人篇
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答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世说•任诞》)
顾长康噉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世说•排调》)
王忱应答之妙,顾恺之幽默的解读,都是魏晋士人幽默心态的展现。
隐士和僧侣也是魏晋士人中重要的群体。通过《世说新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的幽默。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世说•排调》)
竺法深以“没听说许由是买了山而隐居的”调侃支道林想要买印山而隐的荒唐想法。
4.百姓篇
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时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挽歌。时人谓:“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世说•任诞》)
可见,幽默不独是魏晋士人的独有标志,当时的百姓也喜爱茶余饭后对名士时不时品头论足一番。
二、解读魏晋人物的幽默
魏晋士人的性格中包含着放达任诞的天性和幽默达观的色彩。他们是风流倜傥、狂傲不羁的。那么,“幽默”为什么会成为魏晋士人的特有标志?以下从生存环境,清谈之风、玄学思想和教育原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魏晋人物幽默感来源进行探讨。
1.魏晋人物幽默感探源
(1) 乱世多幽默
乱世是幽默产生的基础。世道衰落,社会动乱,各种矛盾爆发,动荡的社会又是幽默不可或缺的土壤,为幽默提供根基和素材,更为幽默文学的繁荣创造种种有利的条件。
(2)清谈之风的影响
陈寅恪先生曾说:“《世说新语》记录魏晋清谈之书也”,即是说,此书是一部清谈之全集。魏晋清谈对《世说新语》,对魏晋名士,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玄学家们通过清谈论辩的形式,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竞相完善自己的人格,以求对完美人格的无限接近。因此,清谈成为一种包含着审美性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此外,幽默语言和词汇在清谈中得到锤炼和丰富,为后世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语言形式。
(3)玄学思想的影响
玄学思想深深影响了魏晋士人的幽默。玄学“贵虚无”,追求精神的旷达奔放,追求天地之和美。“魏正始及晋之中朝,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任达放诞的风气造就了一批“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名士,他们自由洒脱、行为怪诞、处世幽默。玄学中占主流的道家精神,提倡无拘无束的人生,欣赏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调,魏晋士人深得其精髓,深受其影响。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与处事方式。
(4)教育原因
一个具有良好气质修养的人方能展现幽默。气质修养又离不开一个人对教育的接受。魏晋时期,民间私学及士人家学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盛,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更为多样,不再受固有僵化的教育方式束缚。私学及家学办学形式灵活自由,授课内容活泼多样,因此,他们更善于思考论辩,更聪明睿智,思维也更加开阔。
“智力愈发达,喜剧就愈成功。”世界幽默大师卓别林曾这样说。乱世中魏晋士人行事相对自由,且有“通达洒脱”的玄学之风的影响,加上清谈之风对其思维的锤炼和开放式教育对其创造力的培养,魏晋士人无疑是高智商的群体。他们智力超群、思维活跃,时世造就了他们,镌刻下他们“幽默”的勋章。
参考文献:
[1]郑凯.论魏晋幽默文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0年01期
[2]上海青年幽默俱乐部编.中外名家论喜剧•幽默与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234
[3]姚思廉著.梁书卷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116
[4]李泽厚著.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