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
摘 要: 高考是考生进入高等学府的敲门砖,高考成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考生今后的人生走向。考生如何才能在高考中有较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前的复习效果的优劣。文章认为考生在做到全力备考的同时,也要学会科学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同时保证做到摄入充足的营养,并保持适量运动,每天都有饱满的精神,高效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复习中。那么,如何每天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高考的复习中呢?这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 高考 睡眠 运动 营养
一、睡眠篇
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天睡眠的时间为8小时。不过,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每天8小时的睡眠可能比较奢侈,但不管作业多么繁重,考生至少应保证每天有6-7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更是如此。只有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保证考生有足够的精力应付每天繁重的复习工作。如果睡眠不能保质保量,则第二天的精神肯定不好,复习效果定会大打折扣。
当然,睡眠时间固然重要,睡眠质量更重要。因此,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睡眠,效果是不同的。
传统中医认为:晚间11点—凌晨1点是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凌晨1-3点是胆的排毒,亦同;凌晨3-5点是肺的排毒。所以,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每个考生应当保证每天晚上的11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的这段时间是在熟睡中。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的,具体睡眠时间应该多少还是要因人而异。那么,考生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已经足够?一个很简单的判断依据:第二天醒来不感觉疲劳。让我们看看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长时间睡眠不足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紊乱,等等,对身体有很大危害。这些疾病对于参加高考复习的考生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致命的。
二、运动篇
科学研究证明: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考生缓解紧张情绪,调节心情,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将面临家庭、学校的双重压力,同时还有压力,以及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人在重压之下很容易滋生烦躁情绪。此时,如果考生能适量运动,就能很好地缓解烦躁情绪。当然,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选择什么样的运动进行调节放松是有讲究的。我建议考生每天参加一些低负荷、危险系数较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等,时间为半个小时到45分钟左右为宜。不建议考生参加时间长的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容易造成人体受伤,同时消耗较大,影响学习精力。
三、营养篇
高强度学习,加上即将参加高考的精神压力,容易造成一些考生在备考时出现脑缺氧症状,具体症状是学习效率下降,学习状态下滑。曾有考生向我反映过这样的问题:在考前的一个多月时间,学习状态差得很厉害,题目做得越多,反而越不会做了。原来很简单的题目现在都会考虑半天才能解答,还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出现这样的状况,是非常容易打击考生的自信心的,该学生为此非常苦恼。实际上,这种情况在考生中是比较常见的,很可能就是因为考生过于紧张,再加上营养跟不上,造成的考前综合症。我提出建议:放松心情,减少做题量,加强营养。一段时间后,该学生很开心地对我说,自己的状态恢复了,最后的高考成绩也很不错,顺利考上了大学本科。
那么考生如何过好营养关呢?
(一)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三餐,吃饱吃好。人体的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水。每一样元素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考生应该保证三顿正餐补充这些主要的营养物质。有的考生因为作业繁重,经常边吃饭边做题,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它影响了营养的摄入,久而久之,还容易造成胃肠的疾病。
(二)适当的加餐。课间休息时,考生也可以考虑适当加餐。比如,吃一些水果:如苹果,营养丰富,助消化;香蕉,营养丰富,还能缓解紧张情绪;番茄,富含VC,增强抵抗力,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选族吃一些坚果类:如核桃、松子、花生、芝麻。这些食物富含补脑的营养元素,对考生来说,都是非常好的食补材料,给劳累的大脑及时充电。
(三)营养补剂。有些学生和家长习惯在考前服用一些营养品,希望能够消除疲劳,考试时顺利发挥。现在市场上的营养补剂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我建议考生慎重选择营养品,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服用营养补剂。如果确有需要的,则以咨询营养师或者医师,在他们指导下服用,确保安全。
最后,我想对每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说:“最成功的考试并不是考上,而是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一场考试定不了你的终身,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没有接受失败的勇气,那你还没有真正的成年,不管成功失败,这都是一次长大的机会。给那些关心你这次考试的人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告诉他们你准备好了,至少告诉他你现在心态很好,不紧张很自信,不让他们担心。记住一句话,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