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放手,让学生个性飞扬

2014-02-25 03:19丁磊
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弱小语文课堂笔者

丁磊

陶行知先生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主旨就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觉自主地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教师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从而达到自我提升,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

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感知课文,初读 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课上,教师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作记号,可以是不理解处,可以是自己感动之处,可以是描绘精妙之处,也可以在空白处记下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做到一边读一边快速提取知识的经验,联系上下文(必要时还可以查字典)理解词语,理清框架,引导学生敏锐地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发现比较明显的主题词、主题句和主题段,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课文,精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精读分析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读书去理解课文,让学生抓住佳词妙句,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其意,感受其情感。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细细品读使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学生通过读、想、划、写,运用多种感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方法多样,美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朗读,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是要变着法儿让学生读,因此,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要善于点燃朗读的“火”,让朗读“火”起来,让童心“火”起来,努力做到:以“爱”点燃,让学生敢读;以“情”点燃,让学生想读;以“趣”点燃,让学生乐读;以“法”点燃,让学生会读。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敢读、想读、乐读、会读,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使琅琅书声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展现出独具魅力的朗读。如“以读导读”,以教师的范读、读得好的学生的读引导其他学生读;“以境诱读”,以语言描述、画面展示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和音乐渲染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读;“以问促读”,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评促读”,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评读,学生对老师的评读,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读促进读的深入。

放手让学生生“疑”

巧设矛盾,鼓励质疑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创新的火种。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笔者故意把课题写成“我是最弱小的”。学生向笔者指出课题漏了一个字,在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细心后,一位女学生站起来问:“那‘我到底是不是最弱小的?”笔者及时表扬了她善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要求学生读课文后说说自己的观点。学生在默读课文后,产生了两种观点,有的说 “是”,有的说“不是”,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探讨。笔者适时点拨,最后统一了认识,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通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使学生对“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提出:“你是最弱小的吗?学了课文后,你将怎样做?”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释疑让学生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从课内推向课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设情境,鼓励求异 一位十分高明的教师,即使他课讲得再透彻清晰,如果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组合,也是枉然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发表独特的创见。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把“议”的环节纳入课堂

议重点词句 好的语文课,应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词、句,应让学生品个够,议个透。在议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根据,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议论品评活动中自己去尝试语言,鉴别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会运用语言。对于学生思考后所发表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重点、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

议读后所得 为了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新的语文课堂并不局限在文中,而是把文中内容得以拓宽延伸,这也是语文的改革之举。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议论文中问题,而且探讨读后所得更是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使之迸出创新火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大脑去思维,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变成敢想敢说、自主学习、愉悦发展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三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弱小语文课堂笔者
啊!水手,上岸吧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有特别的喝水技巧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