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
摘 要: 音乐是流动着的灵魂,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文章就音乐素养培养中的祝听训练展开论述。
关键词: 音乐教育 视听训练 音乐素养 表现能力
音乐是流动着的灵魂,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养,关系到人的素质。音乐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年初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次是关于“五线谱”认识能力的考查,结果为:市区小学生掌握五线谱的正确率仅有40%,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音乐课大多都开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音乐教学效果不理想。归因分析后,发现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1.办学方向偏斜,音乐课时不足。2.经费本就羞涩,音乐设施更差。3.教师素养不理想,音乐教学举步维艰。4.培养步入误区,整体素质无法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我校本学期音乐课结合大队部搞了一次“国歌大家唱”的主题活动,以每个班级为单位,进行唱国歌比赛,就音准正确、感情处理、速度变化等诸方面加以评分。通过这一有意义的唱歌比赛,加速德育化的進程,使学生在学唱中,体会国歌含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寓德于乐的效果,使音乐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并运用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思考,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了感受力、理解力,而且丰富了想象力,这就是寓智于乐。探索音乐与健美相融,将音乐、舞蹈与形体相互融合,就是寓体于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思考实施素质教育,正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应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是改变音乐教育现状的大好机遇。根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我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营造温馨和谐音乐氛围
环境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音乐的熏陶、学习更需要一个良好环境。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环境,学校对音乐室进行了装修,墙上挂着一副大型图画,地面铺设了彩色胶块,上面摆放了几张低矮的方桌,供学生放乐器、头饰,表演时又能当道具使用。课堂上,学生可以坐在、跪在地上,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整个教室充满温馨、和谐的气息。为培养学生的表演、演奏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开学以来,学校购置了沙锤、响筒等各种打击乐器,开设钢琴课程,有些学生还买了容易演奏的口琴。课堂上,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乐器,他们或合作伴奏,或独奏,不仅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还给那些在外面学习乐器的学生给以展示的机会,他们常常提前预习、熟悉歌曲旋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乐器进入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加深了对所学音乐知识的理解。此外,学校还为音乐老师购置了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供教师备课、研究使用。特别是音像资料,市场上有关音乐方面的光碟特别多,这些素材在教学中可随时用到,以此丰富音乐教学。
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拓宽音乐教学容量、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拓展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教学。一提起音乐课,教师会立即想到在音乐教室上。在信息化时代,课堂不仅局限在教室里,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和培养。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感受,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
本学期,尝试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头带耳麦聆听音乐作品,充分体会作品蕴涵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操作,可以全班统一学唱一首歌曲,也可以自己跟着机器学唱,提前学会的同时可以学习其他歌曲,或欣赏其他名曲、歌舞,实现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提前从网上下载、从光碟中拷贝有关录像、音乐家介绍、名曲欣赏、古典乐曲等音乐素材供学生在音乐课中点击欣赏。各网站都有许多音乐网址,可以查到许多最新流行的歌曲。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加强学科知识整合,构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现代课程理论越来越重视学科的综合,音乐学科也不例外。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曲、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建构起与其他学科、艺术的联系。在音乐课上,教师经常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词创编、讲述故事、诗歌朗诵、即兴表演,制作头饰等活动,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资源,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音乐教育资料是非常广阔的领域,它还包括社会文化资源、生活经验资源、人才资源等。我们只是在课改的起始阶段进行了一些尝试,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发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终身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