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策略分析

2014-02-25 09:34:29沈志雄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融合策略高中历史教学

沈志雄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模块化。这个变化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历史教学内容,要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不仅要做到历史知识教学的专业化,还要在教学中融合多学科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政治思想 融合策略

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1.利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融合政治思想

政治史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重要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模拟历史场景,对于政治史中的交叉知识点,由于教师已经在政治史模块进行了讲授,因而在其他模块再次出现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通過学生自主排演历史剧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知识点,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就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而言,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如选修4的专题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在这里主要是从人物评价角度讲述孙中山参与各种活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复习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的内容,自主排演关于孙中山先生各项活动的历史剧,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再如,十月革命这一政治事件在必修1的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选修2专题五《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中都有涉及。关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述,选修4与必修1基本上没有差异,都包括十月革命的条件、二月革命的爆发、《四月提纲》的发表、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爆发、历史意义。那么在选修4的讲授时,由于已经讲过该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模拟重庆谈判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会更加喜欢历史课堂,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全程分析历史事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时序性差、时代感弱、跳跃性大等特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从横向看,包括同一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从纵向看,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由于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模块加专题式的体例结构,这就使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出现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为了更有效地呈现历史发展脉络,教师可适当延伸教学,兼顾来龙去脉,串联相关知识,整合交叉知识点,再现历史全貌,形成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网络。

比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知识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有涉及,这一知识点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被分割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不同的模块中讲授,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完整介绍该知识点,就必然会造成学生掌握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但如果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完整地讲述,则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在必修1专题四《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为了让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整体的把握,教师可以完整地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在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转》中可以就事论事,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上的内容及意义,也可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作为复习内容进行教学,在必修3专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可以采用在必修2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整合重建,可以避免一些知识点的重复讲授,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历史时序性意识,把握时代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交叉知识点加强了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突破了历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深化了历史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能力和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3.教学过程详略得当

有些政治思想的内容可能在许多学科都会提到,也可能在历史学科中不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明确在哪些地方应该详细讲述,在哪些地方可以“就事论事”。

如,关于秦朝建立这一知识点,在必修1专题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讲述了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在选修4专题一《千秋功过秦始皇》中讲述了秦统一六国、建立集权统一国家、秦的暴政。关于秦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在必修1中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角度对秦统一六国及统一后的措施进行讲述的,围绕的是中央集权这样一个中心;而在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以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为中心,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及巩固秦朝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两课在知识内容的选取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为了避免重复,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关于秦统一六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回答,达到对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设置链接,这样学生就会理解教师为什么没有详细讲述秦朝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样,既节约了时间,避免了课时的浪费,又加深了学生对不同历史模块之间有机联系的认识。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包括很多政治史的内容,如辛亥革命、梭伦改革、抗日战争等,这些内容和历史学相互交叉,互为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上述策略有机结合使用,相互配合,合理渗透,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形成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网络,完善思维过程,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学习中获得历史感悟。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融合策略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5:29:17
影视语言与政治思想在微电影中的体现与应用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34:33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8:57:17
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7:05:53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45:49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9:45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00:32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7:37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