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注重德育益于学生成才

2014-02-25 16:53张小洋
成才之路 2014年2期
关键词:成才中学语文德育

张小洋

摘 要: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则。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益于学生成才。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成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这益于学生成才 。

一、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德育。

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在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经济转型的社会大环境中,时常面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考验,各种思想潮流的侵袭,以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影响,撞击着他们还不成熟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这是所有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德育工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其树立人生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工作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更要加强德育。青少年涉世未深,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没形成,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二、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有一颗爱心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外,更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多动脑筋。或以情境感人。用文中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优美动人的故事来吸引、感染、熏陶学生,由文入情,反复朗读,沉吟想象,身心融入意境,在审美激情导引下,感受人物崇高美好的道德情感,从人物知行合一的道德选择方式和行为准则中去思考自己的生活行为和学习行为。或以朗读激情。通过音乐烘托渲染,伴着声情并茂、入耳浸心的朗读,形成语言的“声音心理印迹”,促使学生在课文特定的意境中有所触动,有所顿悟,内心深处有一种向善向美的情感变化,能够产生一种由文字、画面、声音、人物、故事等多种因素营造出的震撼。或以格言警句,激励鞭策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激励学生思想品德升华的名言警句,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以点拨,让学生从中感悟,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旷达的思想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溢出政治抱负,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道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些德育因素,能给学生思考与启迪。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内容的文章,是培养学生优良道德的好教材。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是社会安定的因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用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2)充分发挥语文的优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许多课文的字里行间,对人物和事物的描写,无不反映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倾向性。利用中学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利用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利用民族英雄和革命事迹,培养学生的斗争精神;利用祖国建设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的境界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被激发出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开展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语文课堂应注重开展语文活动,语文活动是一个由认知到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做人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会随之提高。从语文活动的目的任务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本身就融入了思想品德内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在健康有益的语文活动中得以实现。在教学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办手抄报、演课本剧等。语文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充分认识德育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

(1)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把对德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方向和水平。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具体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上,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我们称之为师魂。

(2)强化师德,努力提高业务素养。以“师心慈、师仪端、师风正、师志坚、师学勤、师业精、师纪严、师德高”师德八条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德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德育是一种以“品德”培养“品德”、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在德育中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作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已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品德是完成教育任务、履行教师职责的保证,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品德能够加强榜样示范作用。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建设一支品德优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实施德育的根本保证。德育的实施,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全方位的,他们应该是德才兼备,多才多艺的人。是学生的导师、朋友、楷模,是能承担得起教书育人双重职责的人。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们要静下心来,继续发扬默默无闻、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成才。

(甘肃省通渭县陇川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成才中学语文德育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