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件、律师、法庭为基础元素构成了一种辨识度极高的电影类型——律政片。一次公正的审判让正义得以伸张,大快人心;阴谋下的错判,是绝佳的悲剧,令人叹息深思;误判或悬案更是绝佳的电影选材,往往勾连着难以言说的时代困境和历史迷局。
《辩护人》是今年年初的一部韩国律政电影,此片一经上映就掀起观影热潮。影片以韩国已逝前总统卢武铉为人物原型,敏感的历史社会背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群民激愤的政治事件(韩国釜林事件)构成了影片的几大看点,这部令人讶异的编导处女作,无疑能够成为律政题材电影的又一佳作代表。
从商业律师到人权律师,影片主人公宋佑硕的经历是一个十足的“小人物成长”故事。他在穷迫潦倒中奋起,从毫不避讳的满口生意经到肩负责任与使命,导演用扎实完整的叙事使主人公的转变和成长史极富感染力与说服力,精妙的细节设置在其中作用不小,诸如“卖书-赎书”,暗含了宋佑硕性格中保留的坚韧不屈;练习帆船,又隐含宋佑硕对国家未来的使命感。
导演将“英雄辩护人”宋佑硕的人物塑造、内心转变和敏感政治案件的进展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影片结构上布局工整,前半部作为人物复杂性格的刻画和当时当地环境背景的充分铺展,通过多重时空的转换,将小人物处境、为人、成长脱变、个人命运选择完满的展现。后半部立足案件调查、法庭庭审,将案件庭审现场、追访进程与受害学生秘密受刑的闪回相交织,使案件从三个维度得以呈现,在其合理性上增添戏剧性和感染力,兼顾揭示案件真相、英雄人物成长的双重超越。
毋庸置疑,法庭审判是律政片情节展开的重要场景,也是招牌看点。法庭作为一个代表“公平正义”的场景符号,真与假的价值对立以及善与恶的人性对立产生的冲突在此正面交锋。不同于其他律政片谈论的社会案件,《辩护人》涉及颇为敏感的国家安全案件,真相背后是对自由、人权的呼唤。法庭现场的每一个质问都直指真实与谎言、人情与人性。在法庭戏中,导演用两种视点,即代表国家、法官的“大视点”和代表宋佑硕、被告人及家属的“小视点”,来组织场面调度,设定镜头语言,宋佑硕的法庭发言以长镜头、旋转镜头等力保气势上的连贯性。本片对法庭戏的调度处理令人称道。更不必说“国民影帝”宋康昊的演绎,更为影片的精彩加分。
2013年的国产律政片《全民目击》的叙事格局虽不及《辩护人》,也没有大跨度的时间延展,但剧作扎实,结构精妙,将一起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与“富二代犯罪”“社会仇富心态”“媒体过度曝光”等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此片的叙事容量不可不谓之大。
影片牢牢以案件、庭审为轴心,从两次庭审、三重视角展现谋杀案的“罗生门”。导演将律政、悬疑的类型发挥到极致,紧紧围绕庭审现场展开,童涛检察官团队和周莉的辩护人团队集中在法庭现场对峙过招,每当新证据出现,情节就向某一方向陡转,观众就会“恍然大悟”指出“真凶”。但真相一旦被有心人遮蔽,层层迷雾中,就变得遥不可及。第一重媒体视角下,司机孙伟泪流满面认罪;第二重童涛视角下,富豪林泰极尽崩溃的伏法,都实为导演的错误引导。直到最后一层线索浮出水面,重重迷雾拨开,客观现实又被情感的自我牺牲遮蔽。法不容情,情与理终是难以权衡,“龙壁墙”的传说给了所有知道真相的人一个解释。
与《辩护人》相比,《全民目击》明显存在人物塑造的短板,女儿林萌萌的犯罪动机,犯罪手法都没有给出完整清晰的交代,每个人物的背景和存在理由也都多少过于含糊。但是对于一个悬疑律政影片,拥有缜密的推理逻辑、对情对法的权衡态度,已实为不易。
层层迷雾下的真相,其实并不复杂。但当政治迷局遮蔽了民众心向自由的呼唤;护犊深情化作浓浓父爱为女儿挡灾避祸,真相即使看在眼里却仍然触不可及。一个是敏感的国安案件搭配英雄辩护人的成长史,一个是噱头十足的社会案件搭配深沉父爱。法律的客观理性与电影的戏剧性碰撞,观者眼中一目了然:真相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