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浪潮》是根据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1967年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的Cubberley高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在快讲到纳粹、二战的时候,被学生问到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德国民众会声称他们对屠杀犹太人毫不知情?为什么镇上的人们,铁路工人,教师,医生,等等,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大屠杀一无所知……琼斯老师决定深入探究这些问题,以便给学生、也给自己内心一个答案。于是他开始了独特的教学实验,他在一周的时间内分别以“纪律铸就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行动实践力量”、“力量源于荣耀”、“理解的力量”五个专题对学生开展“教育”。正如影片里展现的一样,在被学生选为课堂上的“元首”后,他要求学生称呼他“琼斯阁下”,所有学生必须随身带纸笔以便做记录;发言必须经过同意,回答问题必须用3个字或更少,并向学生灌输团结、集体主义和归属感。在学生的推动下,这个团体有了自己的名称、制服、标志、手势礼,他们渐渐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以及带给他们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并渐渐沉湎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但是,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表露出纳粹分子的心理。所有的一切都在学生的无意识里发生着,直到最后一天,琼斯老师放映了一段纳粹德国的真实影像:斧头标志、希特勒慷慨激昂的演讲、柏林街道上整齐前进的军队……这时学生们幡然醒悟:法西斯主义借助自己复活了!
2008年,年轻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把这场实验课搬上银幕,故事地点也搬到了德国,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这场微型法西斯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也很好地向世界证明:复兴法西斯只需要一周的时间。影片中的蒂姆是一个软弱的、经常受欺负的“软脚虾”,靠孝敬大麻给那些强硬的小混混来获得认同,靠赔小心说大话来赚取关注。而在浪潮运动中,他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于是他以决绝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浪潮中:烧毁所有名牌衣服,积极创建和维护浪潮主页,冒险跑上正在修建的大楼印上浪潮的标志,充当文格尔的保镖等等,以狂热的姿态维护着这一组织。而最后却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失去理智,开枪自杀的场景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与《浪潮》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来告诫学生远离法西斯不同,《放牛班的春天》则充满阳光和温情,诉说的是“用我黑色之睛寻找光明”。
一所监狱式的寄宿学校里,看似负责严肃的校长和老师,看似叛逆顽劣的学生,各种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在这所学校中最常见的一句口号就是校长的那句“行动——反应”,这里的学生也是老师和家长口中的坏学生,叛逆、调皮、没素质、干坏事……他们经常会被老师严厉的惩罚,可是当失意的马修老师到来之后一切都在发生改变。长大后的皮埃尔·莫昂克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当他重反法国去出席母亲的葬礼时,他的旧友佩皮诺借此送给他了一本陈旧的日记,那是当年他们的音乐启蒙老师克莱蒙·马修遗留下的,伴随着这部日记,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记忆的深潭。
德国电影《浪潮》和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都是讲述教师对学生影响的电影,前者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差点重新走上法西斯独裁专制道路,而后者却通过音乐教育拯救了一批生活于池塘之底的特殊儿童。两部电影虽然结局不同,所展现出的却恰恰是教师影响的正反两个方向——摧毁和拯救,并且在表现教师对学生影响的同时也展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影响,老师通过学生的极端反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修老师也在拯救学生的同时完成了自我救赎,从之前的失意中走了出来,因此两部电影都很好地展现了师生关系影响的相互性。
近来的种种改革举措,让我们对未来公正、科学、优质的中国教育无比憧憬,可是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实践者的执行。一名教师仅用一星期的时间就能向世界证明法西斯的复活,一名教师的一句忠告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当下多些有情有理,愿帮助学生走向正确人生道路的老师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