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自卑让朱自清噩梦不断

2014-02-24 09:18孙建勇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1期
关键词:名作噩梦荷塘月色

孙建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这样写道。

不独在1927年写作《荷塘月色》的那几天心里不宁静,其实,在此后的数年,朱自清的内心也从未真正宁静过,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得到证实。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位才子不止一次梦见自己因学识不足而被清华大学解聘教职。梦境分别记载在1931年12月5日、1932年1月11日和1936年3月19日的日记中,其中,1936年的那篇最为详细,他写道:“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大钟寺,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梦,是潜意识的一种反映。相似的梦反复出现,说明在朱自清的潜意识里,总担心自己的学术能力不够而被“炒鱿鱼”,这种担忧已然成为他的心病。

那么,1936年之前,朱自清的实际成就如何呢?事实上,在第一次做噩梦之前,他已经出版了《雪朝》(1922年,与他人合集)、《踪迹》(1924年)和《背影》(1928年)等三部文集;创作了300行长诗《毁灭》(1923年)、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背影》(1927年)和《荷塘月色》(1927年)等享誉文坛的名作,可以算得上硕果累累。这样的成就,假如搁在今天的某个人身上,不难想象,那一定会被拿去作为吹嘘的资本。但是,在朱自清那里,这些成就显然没有促使他内心膨胀,甚至没有帮助他树立自信,否则,他不会被那样的噩梦纠缠着。或许在他看来,那些文集或名作代表的不过是一点勤奋和天赋而已,与真正的学术研究能力存在差距;抑或在他看来,一个好教授可能成为好作家,但一个好作家未必能成为好教授。

这应该是朱自清对自己学术短板的清醒认识。1925年,他凭着文学创作成就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并确定古典文学研究方向,这就好比让一个枪法精准的猎人去研究和讲解射击原理,看似相通,实则跨界。在那时的大学里,一个学术能力不强的人往往会遭到蔑视。关于这一点,从那个时代的教授对教授的态度可以得到证明,比如:教授刘文典对教授陈寅格“十二万分”地敬佩,却对教授沈从文极度轻蔑,盖因陈教授是学问家,而沈教授只是新文学作家。朱自清未必直接受过这种学术歧视,但这种氛围他应该能感受得到,所以,在当教授之后的十年里,朱自清的压力是巨大的,哪怕是在1931年8月到1932年7月留学和漫游欧洲时,这种压力依然存在,甚至更甚,他所记录的三个噩梦中有两个是在这个时段里。

也许,正是源于这样的压力,曾经常做噩梦的朱自清最终成了学问大家,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先后出版了《国文教学》(1945年)、《经典常谈》(1946年)、《诗言志辨》(1947年)、《新诗杂话》(1947年)、《语文拾零》(1948年)等多部论文集。在他最后几年的日记里,人们再也看不到纠缠他数年的那个噩梦的影子。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吕不韦也说过:“败莫败于不自知。”是的,一个知道自己身处危机中的人,其奔跑的脚步往往会最快,他往往也是最早抵达有利位置的那个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作噩梦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噩梦成真?
微趣图
荷塘月色
不愿醒来不愿从梦中醒来
世界名作赏析
三十的六分之一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