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添斌+黄碧峰
数学知识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是按照知识之间特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既是前面旧知识的延伸和生长,又是后续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把握内在联系所构成的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研读教材,从系统上寻求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变式、题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减少学习的负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尽量减少学生学习的负迁移,积极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之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因为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对学习小数加减法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是在学了小数点对齐再加减的法则后,还要回过来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的竖式写法,有可能对以后学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起负迁移作用,所以笔者在教学小数乘法之后,又回过来设计了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的对比练习,消除其干扰。
又如,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后,进行“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对比练习。
(1)食堂买来9200克菜油,把它分装在同样大小的油瓶里,每只油瓶最多能装油1千克,要装完这些菜油,至少需要这种油瓶多少只?
(2)某窗帘店有一块18米的布用来做窗帘,每块窗帘5米,可以做几块窗帘?
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时,教师要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二、合理设计变式练习,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练习设计的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参加一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发现,当学生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两位执教教师在练习环节上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A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出示了一张表格,内容有底、高的数据,求面积(如下表)。
底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16米 25米
18厘米 10厘米
(2)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5.5厘米和4.8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
学生解题有两种结果:5.5×4=22(平方厘米);4.8×4=19.2(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这两个结果哪一个正确?还是两个都正确?
B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算一算: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给出两条底边及两条高的数据,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出面积。
(2)说一说: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有若干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没有标数据)要求说出哪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并说出理由。
(3)议一议:拉动用木条钉成,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看到它的底不变,而高发生了变化,随着高的变化,让学生讨论:面积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2
图3
两位教师在练习设计上都采用了变式练习,但不同的处理,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很明显,A教师的练习设计在教学重点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学难点。而B教师将练习的重心落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当然,练习设计把着力点放在重难点的同时,也要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笔者在教学“方向与路线”(北师大版教材二下)之后,把方向、计算、平面几何图形三方面的知识综合设计在同一题里。
图4
在小兔的8个方向上画有8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圆),让学生填写什么图形在小兔的( )面。(如图4)
三、精心设计题组练习,形成知识的结构树
抓住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练习,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通过题组练习,沟通知识与思维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树,使学生把已学知识纳入知识网络。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将北师大版教材六上第33页“练习二”的第8题(如图5)设计成题组练习(为了便于计算,将原题中的数据适当调整)。
图5
(1)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达到5万吨。2001年的产量是2002年的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百分之几?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125%。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3)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是2002年苹果产量的8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4)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比2002年的产量少2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5)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比2001年的产量多25%。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6)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20%。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巩固对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沟通百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题组练习按照一定的梯度层层递进,内化算法,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发展智能的目的,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下“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组练习。
(1)如图6,在正方体水槽里灌入水,固定底面的一边倾斜水槽时,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能不能找到一些关系和规律?
图6
(2)如图7,随着水槽的左右倾斜,a与b的大小也不断变化,但变中有没有不变之处?4人小组做实验找规律。
图7
随着水槽的倾斜变化,可以发现很多关系和规律,比如:水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水的重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水面的面积发生变化,水体左右两个侧面是长方形;水体正面的左右边的长度之和相同,即a+b=定值R;水面的左右两边的长度不变;以水槽的底面和桌面的夹角作为倾斜角,倾斜角度越大,水面就越广阔。
(3)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
(4)请你计算下面图形(如图8):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单位:厘米)
图8
通过题组练习,不仅使学生沟通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统一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还以此推出了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探究、想象、验证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 323000)endprint
数学知识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是按照知识之间特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既是前面旧知识的延伸和生长,又是后续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把握内在联系所构成的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研读教材,从系统上寻求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变式、题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减少学习的负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尽量减少学生学习的负迁移,积极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之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因为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对学习小数加减法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是在学了小数点对齐再加减的法则后,还要回过来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的竖式写法,有可能对以后学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起负迁移作用,所以笔者在教学小数乘法之后,又回过来设计了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的对比练习,消除其干扰。
又如,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后,进行“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对比练习。
(1)食堂买来9200克菜油,把它分装在同样大小的油瓶里,每只油瓶最多能装油1千克,要装完这些菜油,至少需要这种油瓶多少只?
(2)某窗帘店有一块18米的布用来做窗帘,每块窗帘5米,可以做几块窗帘?
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时,教师要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二、合理设计变式练习,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练习设计的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参加一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发现,当学生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两位执教教师在练习环节上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A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出示了一张表格,内容有底、高的数据,求面积(如下表)。
底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16米 25米
18厘米 10厘米
(2)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5.5厘米和4.8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
学生解题有两种结果:5.5×4=22(平方厘米);4.8×4=19.2(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这两个结果哪一个正确?还是两个都正确?
B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算一算: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给出两条底边及两条高的数据,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出面积。
(2)说一说: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有若干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没有标数据)要求说出哪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并说出理由。
(3)议一议:拉动用木条钉成,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看到它的底不变,而高发生了变化,随着高的变化,让学生讨论:面积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2
图3
两位教师在练习设计上都采用了变式练习,但不同的处理,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很明显,A教师的练习设计在教学重点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学难点。而B教师将练习的重心落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当然,练习设计把着力点放在重难点的同时,也要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笔者在教学“方向与路线”(北师大版教材二下)之后,把方向、计算、平面几何图形三方面的知识综合设计在同一题里。
图4
在小兔的8个方向上画有8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圆),让学生填写什么图形在小兔的( )面。(如图4)
三、精心设计题组练习,形成知识的结构树
抓住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练习,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通过题组练习,沟通知识与思维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树,使学生把已学知识纳入知识网络。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将北师大版教材六上第33页“练习二”的第8题(如图5)设计成题组练习(为了便于计算,将原题中的数据适当调整)。
图5
(1)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达到5万吨。2001年的产量是2002年的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百分之几?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125%。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3)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是2002年苹果产量的8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4)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比2002年的产量少2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5)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比2001年的产量多25%。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6)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20%。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巩固对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沟通百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题组练习按照一定的梯度层层递进,内化算法,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发展智能的目的,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下“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组练习。
(1)如图6,在正方体水槽里灌入水,固定底面的一边倾斜水槽时,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能不能找到一些关系和规律?
图6
(2)如图7,随着水槽的左右倾斜,a与b的大小也不断变化,但变中有没有不变之处?4人小组做实验找规律。
图7
随着水槽的倾斜变化,可以发现很多关系和规律,比如:水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水的重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水面的面积发生变化,水体左右两个侧面是长方形;水体正面的左右边的长度之和相同,即a+b=定值R;水面的左右两边的长度不变;以水槽的底面和桌面的夹角作为倾斜角,倾斜角度越大,水面就越广阔。
(3)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
(4)请你计算下面图形(如图8):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单位:厘米)
图8
通过题组练习,不仅使学生沟通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统一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还以此推出了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探究、想象、验证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 323000)endprint
数学知识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是按照知识之间特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既是前面旧知识的延伸和生长,又是后续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把握内在联系所构成的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研读教材,从系统上寻求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变式、题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减少学习的负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尽量减少学生学习的负迁移,积极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之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因为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对学习小数加减法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是在学了小数点对齐再加减的法则后,还要回过来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的竖式写法,有可能对以后学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起负迁移作用,所以笔者在教学小数乘法之后,又回过来设计了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的对比练习,消除其干扰。
又如,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后,进行“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对比练习。
(1)食堂买来9200克菜油,把它分装在同样大小的油瓶里,每只油瓶最多能装油1千克,要装完这些菜油,至少需要这种油瓶多少只?
(2)某窗帘店有一块18米的布用来做窗帘,每块窗帘5米,可以做几块窗帘?
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时,教师要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二、合理设计变式练习,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练习设计的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参加一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发现,当学生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两位执教教师在练习环节上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A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出示了一张表格,内容有底、高的数据,求面积(如下表)。
底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16米 25米
18厘米 10厘米
(2)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5.5厘米和4.8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
学生解题有两种结果:5.5×4=22(平方厘米);4.8×4=19.2(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这两个结果哪一个正确?还是两个都正确?
B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算一算: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给出两条底边及两条高的数据,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出面积。
(2)说一说: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有若干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没有标数据)要求说出哪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并说出理由。
(3)议一议:拉动用木条钉成,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看到它的底不变,而高发生了变化,随着高的变化,让学生讨论:面积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2
图3
两位教师在练习设计上都采用了变式练习,但不同的处理,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很明显,A教师的练习设计在教学重点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学难点。而B教师将练习的重心落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当然,练习设计把着力点放在重难点的同时,也要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笔者在教学“方向与路线”(北师大版教材二下)之后,把方向、计算、平面几何图形三方面的知识综合设计在同一题里。
图4
在小兔的8个方向上画有8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圆),让学生填写什么图形在小兔的( )面。(如图4)
三、精心设计题组练习,形成知识的结构树
抓住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练习,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通过题组练习,沟通知识与思维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树,使学生把已学知识纳入知识网络。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将北师大版教材六上第33页“练习二”的第8题(如图5)设计成题组练习(为了便于计算,将原题中的数据适当调整)。
图5
(1)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达到5万吨。2001年的产量是2002年的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百分之几?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125%。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3)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是2002年苹果产量的8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4)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比2002年的产量少2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5)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比2001年的产量多25%。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6)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20%。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巩固对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沟通百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题组练习按照一定的梯度层层递进,内化算法,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发展智能的目的,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下“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组练习。
(1)如图6,在正方体水槽里灌入水,固定底面的一边倾斜水槽时,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能不能找到一些关系和规律?
图6
(2)如图7,随着水槽的左右倾斜,a与b的大小也不断变化,但变中有没有不变之处?4人小组做实验找规律。
图7
随着水槽的倾斜变化,可以发现很多关系和规律,比如:水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水的重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水面的面积发生变化,水体左右两个侧面是长方形;水体正面的左右边的长度之和相同,即a+b=定值R;水面的左右两边的长度不变;以水槽的底面和桌面的夹角作为倾斜角,倾斜角度越大,水面就越广阔。
(3)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
(4)请你计算下面图形(如图8):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单位:厘米)
图8
通过题组练习,不仅使学生沟通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统一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还以此推出了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探究、想象、验证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 32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