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庆 戴 敏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教学大纲契约作用的实证研究
李荣庆 戴 敏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教学大纲的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能够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它不仅可以起到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媒介作用,还可以起到对学生和老师都有约束力的“契约”作用,促使他们各自完成自己的施教和学习任务。实验表明,这种由教学大纲的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而产生的“契约”作用是真实存在的,它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教学实验;教育质量;大纲设计
从一般现代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说,教学大纲可以理解为一门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梗概和时间安排表。它简要说明课程目的、课程预期结果、学习的基本内容、作业截止期限、考试时间、奖罚措施等。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教学大纲应分发给学生。学生应该在整个课程中明了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使学生参照教学大纲做好学习计划,达到学习最佳效果等。设计教学大纲并在课堂中使用教学大纲是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不遗余力推行的一种教学手段。根据西方教育文献介绍,在课堂里适当地使用教学大纲,可以起到一种“契约”作用,即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内容一旦为学生认可,就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约束力,学生会努力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任务,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1-3]。这种教学大纲的契约作用是否也会发生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呢?2010-2011年,我们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就教学大纲的契约作用进行了课堂教学实验,得到了一些数据和体验,在此与同仁分享。
我们在教学大纲(英文名为syllabus/syllabi)走进课堂的教学实验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教学大纲的设计问题。虽然我国高校教学中早已使用了教学大纲,但是就内容和功能而言,目前的教学大纲与我们理念中要走进课堂的那份教学大纲有很大差距。笔者近年来对教学大纲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使用状况进行过问卷调查。随机抽取的浙江省和辽宁省的书面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处于一种教学行政文件的状况。比如在辽宁省某高校收回的36份学生问卷中,有25人表示老师没有发放过教学大纲,有6人表示“我只偶然见过某个课程的教学大纲”。只有7位同学表示使用过教学大纲。在辽宁省收回的9份大学教师问卷中,9位教师都表示使用过教学大纲,但同时表示,在教学中并不把教学大纲分发给学生。在回答教学大纲设计和编写的问题时,这9位老师中,有7位表示自己使用的教学大纲是教研组编写的。有2位表示自己和他人共用一份教学大纲。这9位教师没有一位表示自己使用的教学大纲是自己编写的。在浙江省高职高专层面,在22份有效教师问卷中,有20名教师表示在教学中使用过教学大纲;有17名教师表示,不把教学大纲分发至学生。其中有两名教师表示曾经以班为单位分发过教学大纲。而在这22名教师中,有7名表示教学大纲是自己编写的;有13名表示,教学大纲是由教研组编写的。以上情况表明我们目前使用的教学大纲,多数不能反映教师对课程的设计,教学大纲
也没有进入课堂,没有和学生见面。就我们曾阅读过的一些教学大纲来看,目前的教学大纲非常类似一种上级下达给老师的教学任务书。很明显,在教学大纲的使用中,其应有的契约功能以及沟通功能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因而,教育工作者应该推动教学大纲从教学行政文件到课堂教学工具的转变。
鉴于这种认识,我们针对所承担的浙江台州学院《英语国家概况》的课程进行了新的教学大纲的设计。《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以英语为媒介,讲授世界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其特点是课程信息量大,涉及知识面广。
针对《英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参与的任务型教学大纲。具体而言,在这份实验用教学大纲中,除了上课时间、地点、联系方法等基本信息外,还明确了教材及参考书目,课程的定位描述,教学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重要的是规定了学生完成课程的责任和义务。其中详细规定了量化了的学习任务即预习、出勤、讨论、课堂参与和考试等方面的评估标准。这份面向学生设计的教学大纲旨在与学生沟通,使学生充分了解课程的进度、难度和完成课程所要付出的努力。在这份教学大纲中,明显的创新部分是要求学生按照设计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PPT软件为平台的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学生作业,每周都有,规定了较多的作业数量,是实验观察的重点。
本实验研究在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09级初等英语1班(实验组28人)和2班(对照组30人)两个平行班中进行。这两个班平时学习内容和课时完全一致,英语水平无显著差异。时间和实验场所分别为2011年秋季开学的课堂。教师事先将设计好的《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两页)》按学生人数复印,在第一次上课时每位同学分发一份,由任课老师进行《教学大纲》的课堂讲解,从而取得实验班的同学对《教学大纲》的认同。教师的讲解深入到每周的授课内容及作业内容,务必使每个同学都了解课程的进度和要求。在讲解中,遇到量化的内容都重点强调。比如,每次作业的分值,每缺一节课如何扣分等。在讲解《教学大纲》时教师强调该教学大纲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希望同学按照该《教学大纲》预习和完成功课。在第一次上课后,同学们明显地感觉到,这份教学大纲设计下的课程有难度,学习任务量也比其他同类课程繁重。
第一节课上已经取得学生对《教学大纲》的认可后,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进度进行教学,增进教学大纲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把学生成绩反馈给学生。在进行教学实验的一个学期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认真进行考核评估,收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并且注意对比观察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表现。我们的教学实验按期圆满结束,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部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
1、在实验班和对照班里,我们都要求进行大量的ppt幻灯片制作。就质量而言,综合评估学生学期初和期末制作的幻灯片,可以发现实验组制作的幻灯片总体上好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内容更为丰富、条理性逻辑性更强、背景资料更详实。最重要的是实验组同学的幻灯片作业明显有一种目标追求,这种目标追求通过ppt幻灯片多次作业的首尾一致的格调和风格,前后质量的稳定性体现出来。而对照组同学制作的幻灯片虽然不乏令人满意的个体作品,但却缺少这种前后一致的追求。我们认为这种差别产生于,实验班对整个课程目标的把握比对照班要准确。实验班的ppt幻灯片制作任务和进度都写在教学大纲里,而对照班则是课后告之学生ppt幻灯片制作的任务内容。
2、课堂表现。总体而言,实验组的课堂气氛明显好于对照组,表现为讲解幻灯片或组织课堂活动时同学准备充分,思维活跃。从表演道具看,实验组在课前就花费了心思进行准备。而对照组的同学由于对课程缺乏课前准备,对任课教师的讲解和课堂设计反应则相对冷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往往回到“填鸭式”的讲解。此外,实验组的出勤率高于对照组,无人旷课,请假的次数人数均少于对照组。
3、课程论文。实验组的课程论文整体水平较高,内容较为充实,格式更为规范。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写作课程论文的进度细节,不少实验班同学的论文主题是与任课教师沟通后确定的,老师可以观察到同学写作的进度和过程。对照组的课程论文写作则缺少这种过程。
(二)定量分析
针对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实验组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的均值分别是80.39、77.77和78.36,高于对照组相对应的成绩70.77、68.70和69.50。说明实验组的三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如表1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的F值分别为3.032、0.010和0.189,且Sig.值都>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总体的方差相同。从方差相等的结果看,平时成绩的t值为5.422,df=56,双尾概率的显著性水平= 0.000(<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时成绩有显著不同。同理,期末成绩t值为3.216,df=56,双尾概率的显著性水平=0.002(<0.05),总评成绩的t值为4.429,df=56,双尾概率的显著性水平=0.000(<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均有显著不同。
通过教学实验的检验,我们认为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及其在课堂中的正确使用,能够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来自如下几个方面:1、当教学大纲的阅读者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时,它只是个面向教师的教学任务书,它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的责任和角色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而对学生并不产生任何约束力和指导性。而当教学大纲的阅读者是学生时,教学大纲内容则会对学生产生影响。2、当教学大纲仅仅是一种教学行政文件时,它一般不会对学生在课程中的活动和任务等内容进行详尽的设计。而当教学大纲的阅读者与使用者是学生时,教学大纲中可以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对同学课程学习的质量评估就从主观判断变成了与客观标准的对照。3、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教学大纲已经发到学生手中,它成了课程讲授的基本依凭,阻止了施教过程的随意性,使施教更具备计划性。此外,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说,由任课教师设计的教学大纲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教学理念和经验。4、就教学管理而言,进入课堂的教学大纲,可以成为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准进行评估的重要文件依据。从国外的经验看,新从业的教师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内容少,学生活动设计单调,而高水准教师设计的教学大纲则可以反映出教师个性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因而,教学大纲也成了凝聚和积累教师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的创造性成果。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将教学大纲设计好,引进教室,可以解决传统教学大纲设计不当、备而不用、用而无效的问题;可以解决学生在课程中对学习要求、任务和责任不了解,对学好课程没有心理准备的问题;可以解决教师课前对课程没有整体把握、对师生在课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因而利用教学大纲的“契约”作用提升课堂教育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手段。
[1]Parkes,J.&M.B.Harris.The Purposes of a Syllabus[J]. College Teaching,2002,50(2):55-61.
[2]Matejka,K.&L.B.Kurke.Designing a Great Syllabus[J]. College Teaching,1994,42(3):115-117.
[3]Cooper,P.&G.Cuseo.The Course Syllabus[J].Teaching Newsletter(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Dominguez Hills),1989,2(4):1-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ntract Effect of a Syllabus
Li Rongqing,Dai 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Zhejiang)
Correct design and use of a syllabus in a classroom can obviously promo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A syllabus not only may serve as a communication media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and it may also function as a“contract”which can produce bondage effects to both
syllabus;experimental teaching;educational quality;syllabus design
G40-058
A
1672-3708(2014)01-0043-04
2013-03-15
李荣庆(1955- ),男,江苏无锡人,副教授。戴 敏(1978- ),女,湖南衡阳人,讲师。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so that they will complete thei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asks according to the syllabus.Experimental teaching indicates that the“contract”effect indeed exists where a syllabus is properly designed and correctly used in a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