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内隐暴力态度与暴力行为关系研究

2014-02-23 11:55云祥胡建刚杨建伟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敌意暴力行为攻击性

云祥,胡建刚,杨建伟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监狱,江苏南京210012)

暴力犯内隐暴力态度与暴力行为关系研究

云祥1,胡建刚1,杨建伟2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监狱,江苏南京210012)

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外显攻击性问卷测量不同攻击类型的暴力犯的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可分析不同攻击类型暴力犯内隐暴力态度的差异以及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与暴力犯犯罪的暴力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工具性攻击的暴力犯在“自我-暴力”IAT上显著大于敌意性攻击的暴力犯在“自我-暴力”IAT的IAT效应,;(2)两种类型的暴力犯在“暴力-积极”IAT上IAT效应都显著,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暴力犯的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但回归分析发现“暴力-积极”型内隐暴力态度和敌意能有效预测暴力犯犯罪的暴力程度。

内隐暴力态度;外显攻击性;内隐联想测验

一、引言

暴力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也一直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暴力行为进行研究,探索引起个体暴力行为的内在机制,揭示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对于减少人们的暴力行为、预防和控制暴力犯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对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的研究中,暴力态度被认为是引起个体暴力行为的重要变量。暴力态度是指个体对暴力现象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和反应倾向。[1]对暴力的积极态度即意味着个体认为暴力是用来处理挫折、解决问题的有用方式,并且愿意在某种情境下使用。[2]研究发现暴力态度是影响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攻击行为的发生。虽然暴力行为的发生是多种风险变量共同影响所致,但是暴力态度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中介变量之一。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对象可以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加工的内隐态度,另一种是控制加工的外显态度[3]。暴力作为一态度客体,因而对其也存在有两种态度,外显暴力态度和内隐暴力态度。由于暴力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受到社会排斥的行为,传统的通过自我报告方式测量的外显暴力态度的真实性常常受到社会期许性的影响而让人难以相信。而内隐暴力态度体现的是个体无意识层面对待暴力的态度,测量的方法也是间接的方式,更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态度。所以近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内隐暴力态度,主要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个体的内隐层面的攻击倾向和暴力态度,探讨内隐攻击性或内隐暴力态度与暴力行为的关系。相关的研究发现,在内隐的攻击倾向或暴力态度和暴力行为间存在一致性关系。如Gray,MacCulloch,Smith等人使用IAT研究发现精神变态杀人犯对暴力词汇和消极词汇的联结强度要弱于非精神变态杀人犯,即精神变态杀人犯内隐层面上对暴力持有更赞成的态度;关慕桢、李晓京、田步忍等研究认为具有犯罪危险人格的个体对暴力词汇和积极形容词的联结反应时要显著地快于对非暴力词汇和消极形容词的联结反应时,也就是说犯罪危险人格的犯罪人在内隐层面上更喜欢暴力。

然而,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由于内在的加工机制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与攻击或暴力相关的内隐认知变量对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某些类型的攻击行为(如反应性的攻击行为)可能更多地受到内隐自动化加工的影响,因而内隐测量的方法更能预测此类行为。在社会心理研究中,研究者们常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和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aggression),敌意性攻击是受情绪驱动的、愤怒的攻击行为,以伤害他人为动机;工具性攻击是预谋的、算计的攻击行为,目的不是伤害他人,攻击或暴力只是用来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4]。那么实施这两类攻击行为的暴力犯,在内隐暴力态度以及内隐态度与攻击行为关系上是否存在差异呢?本研究将通过实验予以探讨。

在以往的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暴力或攻击进行的研究中,常见的用来测量暴力态度的IAT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我(非我)-暴力(和平)类IAT,类别词汇为“我”与“非我”,属性词汇为暴力词汇与和平词汇;一种是暴力(非暴力)-积极(消极)类IAT,类别词汇为暴力词汇与非暴力词汇,属性词汇为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本研究将同时使用这两种IAT,探讨它们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南京某监狱暴力犯(犯罪类型主要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52人,全部为男性,年龄在20-45岁,平均年龄30.9±5.98岁,刑期从8年到死缓不等。在研究中,我们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归入敌意性攻击类型,共27人;将抢劫、寻衅滋事、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聚众斗殴、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等归入工具性攻击类型,共25人。

(二)实验材料

外显攻击的测量:采用Buss和Perry编制,李丽修订的AQ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中的身体攻击(9题)、言语攻击(5题)、愤怒(7题)和敌意(8题)四个分量表。量表采用里克特5点记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在本实验中,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0.87之间。

内隐暴力态度测量:内隐暴力态度测量采用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两种IAT来测量个体的内隐暴力,一是“自我-暴力”IAT,二是“暴力-积极”IAT。“自我-暴力”IAT测量个体对自身暴力性的评价,即把自我词汇和暴力词汇进行联结反应的快慢程度。在该IAT中,类别词为表示“自我”与“他人”的词汇,如“我”、“本人”、“他”、“他人”等,属性词为表示“暴力”与“和平”的词汇,如“搏斗”、“打架”、“合作”、“沟通”等。“暴力-积极”IAT测量个体对暴力的内隐态度,即把暴力词汇和积极形容词进行联结反应的快慢程度,在该IAT中,类别词为表示“攻击”与“被攻击”的词汇,如“搏斗”、“打架”、“退缩”、“躲闪”等,属性词为表示积极与消极的词汇,如“荣誉”、“成功”、“愚蠢”、“笨拙”等。本实验IAT采用Inquisit 3.0编制。

IAT的数据处理按照如下标准整理:(1)删除有10%以上反应时大于10000ms或少于300ms的被试数据,(2)删除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数据,(3)每个步骤的前两个反应时间不纳入分析,(4)对于反应错误的反应时数据不做处理,直接纳入分析(因为于本实验中的IAT程序需要被试对错误反应进行纠正,程序记录的是从刺激开始到做出正确的按键的时间)。据此,8名被试数据被淘汰,剩下44名被试(其中工具性攻击暴力犯23人,敌意性攻击暴力犯21人)。计算被试在步骤7与步骤4反应时的平均值,用步骤7的平均反应时减去步骤4的平均反应时即IAT效应,将IAT效应和0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则说明IAT效应显著。IAT效应的值越大,说明内隐暴力态度越强烈,即认为自我更暴力或对攻击评价更积极。

(三)实验程序

所有被试都先完成内隐暴力态度的IAT测验,再完成外显倾向的AQ问卷。在进行内隐暴力态度的测验中,其中一半被试先完成“自我-暴力”IAT,再完成“暴力-积极”IAT,另一半顺序相反。所有数据都输入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

表1 暴力犯内隐态度情况分析

三、结果

(一)暴力犯内隐暴力态度情况分析

由表1可知,从总体看,暴力犯在“自我-暴力”IAT的测验中,IAT效应(M=18.70,SD=347.56)不显著(t=0.621,p>0.05),说明在“自我-暴力”IAT的测验中,暴力犯的自我与暴力词汇的联结反应时和自我与和平词汇的联结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即内隐的自我概念上,暴力犯并不认同自己是暴力的。而在“暴力-积极”IAT的测验中,IAT效应(M=580.16,SD=413.66)显著(t=9.303,p<0.001),说明在“暴力-积极”IAT的测验中,暴力犯将暴力词汇与积极词汇进行联结的反应时要显著地快于将暴力词汇与消极词汇进行联结的反应时,即在内隐态度上,暴力犯对攻击持有更积极的评价。

对于工具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在“自我-暴力”IAT测验中,IAT效应(M=141.58,SD=303.10)显著(t=2.240,p<0.05),说明工具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将自我与暴力进行联结的反应时要显著快于将自我与和平进行联结的反应时,即在内隐的自我概念上,工具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认为自己是偏向暴力的。而对于敌意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其在“自我-暴力”IAT测验中的表现不同于工具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IAT效应不显著(t=-1.519,p>0.05),且IAT效应呈现负值,说明敌意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在自我概念上并不认为自己偏向暴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自己偏向于非暴力。而在“暴力-积极”IAT的测验中,无论工具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还是敌意性攻击类型的暴力犯,IAT效应都非常显著,也就是说,所有暴力犯对攻击行为都持有积极的评价。

(二)不同攻击类型的暴力犯的内隐暴力态度

表2反映了不同类型暴力犯在“自我-暴力”IAT和“暴力-积极”IAT上的IAT效应差异。在“自我-暴力”IAT的测验中,工具性攻击暴力犯的IAT效应显著大于敌意性攻击暴力犯的IAT效应(t=2.616,p<0.012),说明相比于敌意性攻击暴力犯,工具性暴力犯在内隐自我概念上更认为自己是暴力的。而在“暴力-积极”IAT测验中,两种类型的暴力犯的IAT效应不显著。

(三)“自我-暴力”型内隐暴力态度、“暴力-积极”型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的关系分析

将被试在两个IAT测验上的IAT效应得分和外显攻击的四个分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被试的两类内隐暴力态度之间相关不显著(r=-0.161,p>0.05),两类内隐暴力态度与外显攻击的四个分量表之间相关也不显著。

(四)暴力犯内隐暴力态度、外显攻击性和犯罪暴力程度关系的回归分析

研究者根据参与实验的暴力犯的犯罪行为表现、对受害人的伤害程度、刑期、是否暴力惯累犯等,对每名被试的犯罪暴力程度进行评定,5为非常暴力,1为一般暴力。将评定后每名被试的暴力犯罪程度得分作为自变量,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作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进入方式为逐步进入),探讨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对犯罪暴力程度的预测效果,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在回归分析的第一步中,外显攻击的四个维度中只有敌意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101,说明敌意维度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化的10.1%。在回归分析的第二步中,只有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变化为R2=0.189,决定系数R2变化显著,敌意和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化的18.7%,敌意和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对暴力犯犯罪暴力程度预测效果显著。

表2 不同攻击类型暴力犯罪内隐暴力态度比较

表3 内隐暴力态度与外显攻击性相关系数矩阵

表4 暴力犯内隐暴力态度、外显攻击和暴力犯罪程度

四、讨论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暴力犯的内隐暴力态度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工具性攻击的暴力犯在“自我-暴力”IAT测验中的IAT效应显著,而敌意性攻击的暴力犯在该测验上的IAT效应不显著,且工具性攻击暴力犯的IAT效应显著大于敌意性攻击暴力犯的IAT效应。根据IAT的原理,“自我-暴力”IAT测量的是个体内隐自我概念与暴力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所以测验结果说明工具性攻击的暴力犯在内隐社会认知中自我概念与暴力概念联结的紧密程度要强于自我概念与和平概念联结的紧密程度,即个体在内隐层面上倾向于认为自我是暴力的。而敌意性攻击的暴力犯没有得到类似的结果。那么如何解释呢?Bargh和Pietromonaco认为,如果个体总是重复地使用某种行为来获得某种目标,会导致个体这种行为的自动化和习惯化。[5]而当个体的这种行为自动化以后,环境中相关线索会导致个体无意识的、自动化心理活动过程,且这一过程不需要个体的意识性监控。[6]工具性攻击的暴力犯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以暴力作为手段,这些暴力行为重复地使用,可能导致暴力犯内隐的“自我-暴力”联结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形成“自我-暴力”的自我图式。另外,Higgins认为知识的可接近性(knowledgeaccessibility)影响知识被无意识激活的可能性,越容易接近,激活的可能性越高。[7]而知识的可接近性受到知识是否经常使用和是否近期使用过影响,经常使用、长期使用以及新近使用的知识在个体进行判断、决策以及表现社会行为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自我-暴力”IAT测验中,工具性攻击的暴力犯容易将自我与暴力进行联结反应,反映其在自我层级式结构中,“自我-暴力”IAT的可接近水平较高,这可能也是因为工具性暴力犯经常或长期地采用暴力处理问题,导致内隐“自我-暴力”联结的紧密程度逐渐加强。

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内隐暴力态度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发现自我型内隐暴力态度与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相关不显著。这说明虽然它们都可以用来表征内隐暴力态度,但是两者探测的却不是同一内容。自我型内隐暴力态度测量自我层级结构中自我概念与暴力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其表征的是个体对自我与暴力关系的评价。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测量的是“暴力”与“积极评价”的联结强度,表征的是内隐层面上个体对暴力行为的态度。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个体对暴力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不意味着个体认为自己也是暴力的。在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上,自我型内隐暴力态度与外显攻击性的愤怒和生理攻击维度的相关接近显著(r=0.255,0.278;p=0.095,0.067),而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与外显攻击性各个维度相关都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周颖和刘俊生研究结果相同,即认为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包含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加工过程,一个为无意识、自动化的加工,一个为有意识的控制加工。

本研究考察了内隐暴力态度、外显攻击性与暴力犯犯罪的暴力程度的关系。回归分析发现,外显攻击性中的敌意维度和内隐暴力态度中的评价型内隐暴力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两个变量能够解释因变量(犯罪暴力的程度)的18.9%。也就是说,敌意和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与犯罪的暴力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能够共同预测犯罪的暴力程度。敌意越大、在内隐层面上对暴力的评价越积极,其犯罪的暴力程度越高。Perugini认为在探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在预测行为的作用时,存在交互作用的模式,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当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一致时,则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行为。[8]本研究发现外显的敌意和对暴力的积极的内隐评价共同影响暴力犯犯罪的暴力程度,但敌意和评价型的内隐暴力态度却并不相关,所以只是部分地验证了交互作用模式。

五、结论

本研究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一)工具性攻击的暴力犯和敌意性攻击的暴力犯在内隐暴力态度上存在差异,其中工具性攻击的暴力犯在内隐的自我概念上倾向认为自我是暴力的,而敌意性攻击的暴力犯罪则未出现这样的自我概念。

(二)两种攻击类型的暴力犯在对暴力的内隐评价上,都认为暴力是积极的,且两者的“暴力-评价”IAT效应之间差异不显著。

(三)暴力犯的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评价型内隐暴力态度和敌意能有效地预测暴力犯犯罪的暴力程度。

[1]关慕桢,刘旭峰,苗丹民.激情犯和累惯犯暴力态度的比较[J].心理学报,2010(5):599-606.

[2]Harris J O.Relationship of factors pertaining to youth attitudes toward school,self-esteem,and violence[D].Ttennessee 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2009.

[3]Wilson T.D,Lindsey S,Schooler T Y.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J]. Psychological review,2000(1):101-126.

[4]AndersonCA,BushmanBJ.Humanaggression[J].AnnualReview of Psychology,2002:27-51.

[5]Bargh,J A,Pietromonaco,P.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perception:The influence of trait information presented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on impression form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2:437-449.

[6]Todorov A,Bargh J A.Automatic sources of aggression[J].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02(1):53-68.

[7]Higgins E T,Brendl C M.Acces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Some" activation rules"influencing judgmen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5(3):218-243.

[8]Perugini M.Predictive model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1):29-45.

F792.2

A

1673―2391(2014)12―0151―04

2014-09-19责任编校:周文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暴力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RWYB2014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敌意暴力行为攻击性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短暂相逢?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跟踪导练(二)(6)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消费者敌意、购买意愿与人口因素的相关性及营销启示
消费者敌意研究脉络梳理及未来展望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