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艳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贵州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陈红艳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文章基于2000年—2011年贵州经济增长和主要环境质量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贵州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相互波动趋势。结果表明三项环境质量指标对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依次为:废水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大,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影响程度次之,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小。并针对经济增长引发环境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贵州省;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渐成为经济学界和政策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内外诸多学者依据各类经济与环境数据,采用不同数理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各地区域特征和发展程度的迥异很难达成一致性结论。我国西部地区作为大江大河源头,是资源、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地,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强,未来面临的环境恶化问题可能会更严峻,甚至危及中下游各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贵州,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下,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当前以 “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 “贵州速度”来奋力赶超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避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密切关注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相关问题,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地方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2011年贵州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发展历程来看,贵州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1989年,经历了缓慢增长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GDP仅为46.62亿元,人均GDP为175元,1989年GDP则增加到235.84亿元,人均GDP为750元;1990年—1999年经历了提速增长的跃进阶段,GDP从1990年的260.14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911.86亿元,人均GDP则是810元增加到2475元;2000年—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稳健提高,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1]。21世纪以来,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下,贵州经济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从2000年的1029.92亿元增长到2011年5701.84亿元;人均GDP从2000年2759元增长到2011年16413元,纵向比较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2]。2011年贵州GDP总值净增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全省2011年末常住总人口3469万人,比上年下降0.29%,人均GDP达1641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5.01元,比上年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4145.35元,比上年增长19.4%[3]。此外,从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所占比重来看,2000年为27.3:39.0:33.7,而2011年为12.7:40.9:46.4,近十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在三次产值总量都在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0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0亿元,增长14.2%。综合近十年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第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4]。
环境是由自然环境要素 (如空气、水、土壤)和人为环境条件 (如人口密度)构成的,任一环境单元都可能有若干种环境质量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人口拥挤等问题。康芒纳把 “环境压力”定义为每年环境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以反映环境质量退化的程度[5]。影响贵州环境质量的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目前来看主要面临着的是在工业化进程及其它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物特别是废气、废水、固体垃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进而影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问题。
(1)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排放,包括了工业与生活及其他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影响着贵州的生态环境。总体上来看,从2000年—2010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在2000年为236.2万吨,到2010年达到最低值148.83万吨[6]。
(2)废水排放量。贵州的废水排放量总体上是处于上升状态,但是期间略有波动起伏。其中有三年短暂回落,2002年是排放最低点5.33亿吨。近三年废水排放量增幅明显,这与经济提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口流动变化大有一定的关系。2010年排放量达到最高值6.08亿吨,比2009年增长2.7%[7]。废水排放量的渐增,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自然是不言而喻。(3)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从2000年—2010年贵州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略有回落现象。单从数据上来看,2000年排放量是410.70万吨,而处于低值的2008年是55.59万吨,2010年是是59.76万吨[8]。说明过去十年,政府的环保投入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有一定控制。
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系统内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关系密切程度,亦即系统之间的因素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9],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实证定量分析方法,使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 “灰色”关系清晰化。对结果的判定是依据样本数据反映因素变化的趋势 (速度、大小、强弱和方向等),倘若因素间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分析结果一般与定性分析相一致,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在环境、社会、经济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贵州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影响程度,为制订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经济与环境系统具有明显的模糊性、随机性和信息不完全性,二者是典型的多层次、多因素复杂灰色系统。灰色关联分析就是依据各因素间发展趋势的耦合程度,衡量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首先确定能够准确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然后选取能反映因素变化指标、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由于模型描述的是实际问题内蕴的特征,客观规律的深入探讨应该独立于有赖于基本量选择的量纲影响,因此一般机理模型需要无量纲化。在确定数据列作为研究对象后,可选择均值化、标准差化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指标的原始数据量纲一致。最后计算关联系数,从数量上来说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联性协调度。鉴于数据的连续性、可获取性和口径一致性,选取了2000年—2010年的数据,结合贵州省环境污染的显著特征,用人均GDP指标反映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参考序列,选择废气污染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3个指标来表征环境质量水平作为比较序列。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水平数据来源于 《贵州统计年鉴》《贵州省环境公报》和 《贵州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以贵州人均GDP X0(K)为参考序列,以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X1(K)、废水排放量X2(K)、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X3(K)为比较序列,并对贵州2000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整理。
表1 2000年—2010年贵州人均GDP及 “三废”排放量
(2)以2000年数据为基准,利用公式Xij=Xij/Xi1(其中Xij为标准化后的数据,Xij为第i列第j行数据,Xi1为第i列第1行数据),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
年份 X0(K)元 X1(K)万吨 X2(K)亿吨 X3(K)万吨2000 1 1 1 1 2001 1.08735 0.900212 1.005415 0.832798 2002 1.1805 0.86359 0.962094 0.580545 2003 1.341428 0.833023 1.001805 0.775457 2004 1.564697 0.798264 1.005415 0.527441 2005 1.955056 0.809907 1.005415 0.319649 2006 2.285248 0.796655 1 0.335184 2007 2.855382 0.76884 0.994585 0.199367 2008 3.571946 0.715919 1.009025 0.135354 2009 3.976441 0.725656 1.068592 0.230071 2010 4.754984 0.629678 1.097473 0.145508
(3)求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绝对差,由计算式0i(K)=|Xi(K)-X0(K)|,得:
年份 △01(K) △02(K) △03(K)2000 0 0 0 2001 0.187139 0.081935 0.254553 2002 0.31691 0.218406 0.599955 2003 0.508405 0.339623 0.565972 2004 0.766433 0.559282 1.037256 2005 1.145149 0.949641 1.635407 2006 1.488593 1.285248 1.950064 2007 2.086542 1.860798 2.656015 2008 2.856028 2.562921 3.436592 2009 3.250785 2.907849 3.74637 2010 4.125305 3.657511 4.609476
找出上述序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得max=4.125305,min=0。
(4)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ξ0i(K)。计算关联系数由计算式ξ0i(K)= (min+max)/(0i(K)+ max),(其中分辨系数 (0,1),一般取=0.5),得:
年份 ξ01(K) ξ02(K) ξ03(K)2000 1 1 1 2001 0.9249 0.96567 0.900538 2002 0.879118 0.913439 0.793453 2003 0.819275 0.871567 0.802846 2004 0.750443 0.804721 0.68963 2005 0.668062 0.708196 0.584937 2006 0.607576 0.641991 0.541679 2007 0.524844 0.553287 0.464594 2008 0.446588 0.47348 0.401429 2009 0.414855 0.442149 0.380879 2010 0.358433 0.386555 0.333333
(5)求关联度r。根据计算式r0i=ξ0i(K)/n求关联度,r0i为被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灰色关联度正确反映出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关联度r越大,表明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依赖性就越强,二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关系越密切。当0<r≤0.35时,关联度为弱,两个系统指标间耦合作用弱;当0.35<r≤0.65时,关联度为中;当0.65<r≤0.85时,关联度较强;当0.85<r<1时,关联度极强,表明两系统指标耦合作用极强。由计算式,r0i=ξ0i(K)/n,得r01=0.67219,r02=0.70555,r03=0.626665。从数量关系上看,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关联度较强,经济增长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关联度为中。
(6)排关联序。关联序是按关联度大小顺序排列,关联度越大,则比较序列对参考序列的影响作用也就越大。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排序为:r02>r01>r03。
(1)根据计算结果看出,废水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关联度的值超过0.5,说明近十年来贵州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的关系紧密,具体关联度值居于0.626665—0.70555之间。
(2)由计算所得r02 r01 r03可知,十年来贵州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最大,为r02=0.70555,即就是说废水排放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关联度居于第二位,r01=0.67219,其值略小于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即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小于废水排放量的影响作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小,为r03=0.626665,其值小于废水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也就是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
(3)进一步来看,与贵州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相比,废水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大,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影响程度次之,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小。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和现实诸多要素的影响,贵州的经济发展历来滞后,人均GDP连续几年位居全国末位,根据工业化阶段的综合判断指标[10],从人均GDP、三次产业比重、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及城市化率综合来看,贵州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起点阶段,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以“三废”的排放为代价的。从2000年至2010年贵州环保投入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比例很不稳定,2002年、2003年达到最高值2.3%,后三年逐年在增加,2008年是1.4%,2009年1.8%,2010年1.9%[3],说明贵州经济增长的同时环保的投入有波动起伏。当下贯彻落实2012年国发2号文件精神,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提升贵州后发赶超速度,力争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工业化的进程还需加快;而同时贵州又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与旅游大省,坚持旅游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显而易见,推进工业化进程与环境的协调保护是当前贵州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建议如下:从政策层面上来说,第一、贵州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应着重考虑统筹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第二、在工业强省战略指引下,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第三、加强综合决策立法研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同时积极引导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一、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变贵州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第二、贵州降水量季节性差异大,水资源开发利用欠缺,需严格控制主要耗水工业企业的用水量,大力推行中水回用技术,实行工业污水及生活用水资源化;第三、贵州电厂燃煤多为含硫高、灰份含量大的褐煤,粉煤灰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应采取多种技术措施,通过不同途径减少产生和排放,尽量利用排气净化的技术治理途径;第四、提高环保投入,着力创新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项目的研究,更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1][2][4]《贵州统计年鉴》(2001—2011)[EB/OL].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zgov.gov.cn/xxgk/tjnj/77461.shtm.
[3]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贵州统计信息网,http://www.gz.stats.gov.cn/SysHTML/ArticleHTML/45364_1.shtml,2012-02-28.
[5](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7][8]2010年度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EB/OL].镇宁布依族苗 族 自 治 县 网 站,http://www.gzzn.gov.cn/news/20120907/201209071414414377_0.html,2012-09-07.
[9]刘思锋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宋立刚,胡永泰·经济增长、环境与气候变迁:中国的政策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Guizhou
Chen Hongyan
(Public Teaching Section,Anshun Vacational College;Anshun 561000,Guizhou,China)
Based on Model-based the Guizhou Economic growth in 2000-2011 and the ma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istics,the use of gray relational grade analysi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fluctuations tren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icators of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in Guizhou:the wastewater emissions greatest degree of pollutant emissions of exhaust gases,followed by a minimum degre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emissions.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raised issues,environmental principl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while constraining economic growth.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with a view to the current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uizhou have been helpful.
Guizhou province;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al quality;grey correlation degree
李昌礼)
F120.3
A
1673-9507(2014)02-0089-03
2014-02-12
陈红艳 (1968.08~),女,湖南新化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基层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