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峰
( 鞍山市博物馆,辽宁 鞍山 114005)
海城黄瓦窑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古代唯一官营琉璃窑厂,主要为清代皇室陵寝烧造琉璃砖瓦及装饰建筑构件。据《满 文 老档》及其它史料 考证,从前 清 (天 命)至 清 末 (宣 统 )12 帝 291 年(1911),十八任 敕 命 五品督窑官,均 由 侯 氏一 姓世袭。期间虽几经兴衰,但旧制不改,琉璃生产从未间断。其特殊的官琉璃窑制度、琉璃生产工艺及产品流向等均具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我国琉璃史和古建筑史上占有一定位置,为此,相关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工作。笔者曾有幸先后两次参与了该遗址的考古调查,现将有关情况记述如下,以期做一点补充和见证。
20 世纪 80 年代初,笔者随金维库老师(已故原鞍山文物店文物收购员)在海城析木镇收购流散文物时,曾顺路在黄瓦窑及其所在的缸窑岭村做过遗址踏查和走访。当时遗址占地面积很大,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有一条能走马车的蜿蜒土路,约一公里许,穿过缸窑岭村通往海岫公路。据村里老年人讲,当年黄瓦窑生产的“龙砖彩瓦”就是通过这条老路,由首任督窑官侯振举赶着大马车“千里送琉璃”到盛京(沈阳)的。令人震惊的是,当时无论是农田、果园还是村民院落,遗址所在遍地是散落的琉璃瓦件,虽然绝大多数是残损或是未挂釉的半成品,但个别也有完整如新的,五颜六色,以黄緑色为主,俯拾皆是。除这些琉璃的残砖断瓦以外,最 多的还 是那些民 窑烧制的 普通缸胎陶瓷碎片,尤其是一些破碎的酱釉大缸,随处可见,从特征 上 看多为 明代至金 元时期。在北侧和西南侧的果园及 玉 米地里,当 时 还残留 几 座用青砖砌筑的民用窑 炉,北 侧靠山根 的一座窑 炉保存较为完整,一半炉顶尚存,烟筒还在。从炉底发现的粘结在一起的 褐 釉大碗 看,应 是明代 早 期缸瓦窑的遗存。据民国版《海城县志》记载,海城缸窑岭地名的由来,盖因此地在明代即以盛产红、白瓷土而烧制民用陶 瓷 缸瓦而 得 名,只是到 了 清初因努尔哈赤要建造及后来维修“三陵一宫”(东陵、北陵、永陵、沈 阳 故 宫),才 钦 命 成 立“盛 京 工部黄瓦厂,五 品 官 一 人,侯 氏 世 袭 ”,烧 造 黄 绿 琉璃砖瓦以为御用。遗憾的是在遗址地表当时并没有发现琉璃窑址的遗迹。那时地面上的早年老建筑仅存“官厅”(督窑 官 办公室)西 侧 的 五 间 伙 房(窑工做饭的地方)。原来紧挨着水房的“官厅”,早在 日 伪 时 期 (约 1944 年 前后)便 已拆 毁,建 筑材料被张姓村民所得,并用 这些材料 在西侧不 足500 米处另盖了新房。当时笔者和金老师听到这一消息,便走访 了 张家。当 时房东还 向我们出 示了两件颇为得意的“老东西”,一是据说相传二百多年的原黄瓦窑购炭 材 过磅用 的二人抬 大秤;另一件是已装饰在房间里的木制雕花“隔扇”。
遗址中黄瓦窑原地面建筑除五间伙房尚在以外,保存最好的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修建的琉璃影壁。该 影 壁 原 建 于 黄 瓦 窑 官 厅 前,长 5.83米,髙 3.39 米,宽 0.82 米,系用紫、绿、黄、褐、黑五色琉璃砖砌筑,束腰莲花须弥座、绿色琉璃瓦硬山顶、正脊二 侧 有 鴟尾影壁,顶端两坡下有装饰斗拱,影壁四角是四个垂莲柱,两面镶有琉 璃 砖 雕“封侯挂印”和“松鹤延年”等吉祥图案。无论从建筑艺术还是琉璃工艺上,该影壁都应是黄瓦窑琉璃产品的代表作。1964 年海城发大水,琉璃影壁地基下沉,遂整体搬迁至海城庴石山公园内。
图1 黄瓦窑遗址平面示意图
黄瓦窑遗址地面踏勘的意外收获是在伯灵祠(又称五神庙)旧址的草丛中发现了一甬乾隆 五十一年(1786)《重修五神庙碑》,虽然字迹斑剥,但仍依稀可辨。碑文大意说,我县东南缸窑岭,旧有古庙一所,伯灵、火神、山神、土地建自前明,至我朝改为黄 瓦 窑 后,立 窑神,故 曰“五神庙”。这说明五神庙原为四神庙,是明代新建,入清后因建黄瓦窑 而改 为 五 神 庙。据 缸窑 岭 村 里 老年 人回忆,伯 灵 祠前原有三甬碑:一甬是光绪三十二 年(1906)的《重修伯灵祠碑序》,现存海城市博物馆碑林内。另一甬《重修缸窑 岭 伯 灵庙碑记并序》(清咸丰元年),碑已失,碑文见于民国版《海城县志》。这次发 现 的即应是第三 甬,可 惜二 十 多 年后,当笔者再去黄瓦窑时碑已不见了。
伯灵庙是缸窑岭的历史见证,文化革命时连同土地庙、狐仙堂、五品督窑官老侯家的祖坟都被当做“四旧”给刨了。现在,伯灵庙仅剩下一堆瓦砾,只有大约四至还可辨认,近二 年 村 里集资重建,不过规模小多了,也失去了当年的风采。
遗址踏查期间居于侯启生家,其年已 86 岁,曾于黄瓦窑做过画工,据其回忆笔录如下:
黄瓦窑 有 七 个 厂,琉 璃、木 炭、铜、锡、铅、颜料、席厂等。七厂之中,只有琉璃厂烧炼琉璃,其它六厂,如炭厂备烧窑颜料;铅、铜、锡、颜料各厂采购釉料;席厂则置备苇席遮盖瓦坯和成品,兼供盛京三陵祭日搭棚铺地之用。后六厂分设各处,有近在邻村,也有远在外县。七厂之中唯琉璃厂为主厂,其 余 为 附属。琉 璃厂 设 督 窑 官 一 人,光绪、宣统两 朝 称“盛京工部管理琉璃窑等 七厂 领催事务五品官”。琉璃厂下设外事员 4 人,会记 1人,匠人 37 人,这是常驻职工,每年阴历二月开工时还雇佣临时工,其中成年工约一百五六十人,童工六十多人,连同常工总计约三百来人。其他六厂事务简单,除领催之下仅几个采购员而已。
朝廷敕命的督窑官除五品俸禄以外,还拨给120 亩地,归其管理和收租,叫做食邑。七厂各领催给 60 亩地,领催更换时,地随人转移,这种地叫做“随缺地”,除 60 亩地外也享有俸银。琉璃厂员工、办事员和会计每年饷银 250 两,37 名匠人(常工),从每年二月开工至十月停工,8 个月,工薪以米计算,由米作价发给现金,究竟每年发多少不固定,以光绪末年来论,合计约每人每年可 得40 元,这是正薪。此外还给酱料、大豆和 食 盐 等合计 20 元,鸡食料 10,总计可得现金 70 元左右,另外每人每年发给 2 匹大布(每匹合约 30 尺)实物。匠人伙食由官家供给,一年到头,顿顿小米饭煮盐豆,年节稍有改善。成人临时工,根据活计轻重规定工资,每月 4 至 6 元不等。童工每天只给五六分钱,每月不足 2 元。临时工与常工伙食一样,由官家供给。
琉璃生产原料主要是坯料和釉料,坯料为黄土、白土、白石 (亦称马牙石)、紫 石。除 紫 石 (用料不多)由外地采运,其 它三种都是产于 当 地不远的东西两座山坡上。釉料主要为铝、锡、铜、樟丹等,此外还有一些其它金属,配方当时保密,外人不知。
琉璃工艺大体分五作:一为画做,官家(盛京工部)出图 样,给尺寸,照 着 样 进 行雕 塑,一般 画作指专做带有龙凤花纹的琉璃瓦件;二是板瓦做,指屋脊、檐头上的“钩头”、滴水等琉璃瓦;三是筒瓦做,即普通琉璃瓦。以上三作,专制瓦坯。四是烧窑做,即瓦坯制成,装窑烧炼,其火候的稳、急、老、嫩关 系 瓦 之质量好坏极大,为工艺中紧要 部分;最后一做是釉料做,此最为重要。琉璃之美观耐久,金碧辉煌,异于普通瓦之处,全在挂釉,所以这种技术,当时极端保密,材料和配方除专掌一人外,其他任何人都不知晓,实行调制时亦不许外人看见。上釉后二次进室烧炼,方成琉璃。
2007 年 4 月,经辽宁 省文物 管 理 办 公室 批准,笔者带领由鞍山博物馆富品莹、王力伟,海城博物馆吴洪宽及岫岩博物馆考古勘探队卜常益等十几名专业人员组成的“黄瓦窑考古调查组”,再次来到缸瓦岭。考 察 工作分 三个小组 进行,一 组由卜常益同 志 带 勘探 队 寻找“琉 璃 窑 窑 址 ”及 其它遗存;另一组由富品 莹 同志在 勘 探基础 上 组织实施试掘;第三由吴洪宽同志带人走访调查,搜集“活口”和相关文献资料。这次调查所获 颇丰,基本搞清了遗址概 况,并 获取了一 些珍贵 的 实物资料,现据当时的“调查报告”记要如下:
黄瓦窑遗址位于海城市析木镇缸窑岭村北侧一座古称岩山的山坳中,此地三面环山,山势不高,海拔 40~205 米。其西北距海城市 17.5 公里,东南距析木古城 4.2 公里,南距缸窑岭村 1.5 公里,一条乡路穿过缸窑岭村通向外界,与现在的海岫公路(海城至岫岩,古代为辽东通往朝鲜的交通要道。)连接在一起。遗址 面 积 15.75 平方公里,现为耕地和果园。遗址内现居住 6 户人家,以务农为生。靠近北山下有两眼清泉流出,当地人称“龙湾泉”。
据文献记载和村民提供的线索,调查组先后在遗址中找到了窑炉、工房(制坯、上釉等作坊)、晾坯场、泥浆池、老井、原 料产 地 (红 土、白土、马牙石)、釉料库、成品库、官厅、伙房、琉璃影壁、伯灵祠、土地庙、侯氏祖坟等当年黄瓦窑厂的主要生产设施及相关建筑遗址,其中除琉璃影壁整体搬迁至海城庴石山公园外,现存的仅有 5 间伙房仍不失原貌,其余早已夷为平地,面目全非。依据考古勘探和试掘所得资料,此次调查基本确定了上述 主 要 生 产 和 附 属 设 施 所 在 位 置 及 建 筑 规 模。(见图一黄瓦窑遗址平面示意图)
整个遗址可分为两个窑区,A 区为清代官办琉璃窑,距现存伙房南 65 米。在南北长 40 米、东西宽 10 米的高台地上。经勘探,测出南北等距离整齐排列的 5 座琉璃窑址,每座间隔仅 2 米。经对最南端的 1 号窑试掘可知,其结构平面为后方前圆的马蹄状古代传统式窑炉(俗称馒头窑或馬蹄窑。见图二:馒头窑示意图),窑炉由窑门、窑室、窑床、火塘、落灰坑、通风口、烟道、烟囱等构成。窑门东向,长 6.2 米,宽 5.8 米,残高 0.8 米。(据村里当年见过琉璃窑的老人介绍,窑炉面高应为 3.5 米左右)
经发掘清理,窑室内东侧窑床上尚存整齐排列的四摞 0.4×0.2 米×20 无釉脊瓦,每摞 3 块。北侧发现 2 块绿釉琉璃瓦残片,靠近窑门还出土一件完整的无釉龙头大吻,其凤格与沈阳故宫太庙屋脊大吻相一致。
B 区为民间缸瓦窑。窑炉不集中,零散分布在遗址内,占地面积约为整个遗址的 2 /3。从现场采集的标本分析,多为金元时期至明代烧制民间日用陶瓷的窑炉。据勘探资料,大体可划分 6个区域,每个区域内窑炉数目不等,多则十几座,少则三四座。可能均废弃于清初官琉璃窑建窑之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例如紧靠村路西侧 20 米处的2 号民窑区域内,地面散落 有 许多明 代 绿釉碗、盘、碟等瓷器残片,火候较低,胎质疏松,暴釉现象严重,与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明末清初绿釉瓷器极为相似。在同一窑区还发现了大量金、元时期缸胎日用陶瓷残件及支钉、垫圈、匣钵、托盘等窑具,尤其是距官厅西北 50 米的 6 号民窑区,紧贴山根的地表还残存一座仅剩两段窑壁的“馒头窑”,记得笔者 20 年前第一次去遗址考察时,曾在这里采集到一件金、元时期绿釉缸胎大碗。
经发掘和采集,共 获 有价值 的 各类文 物 标本150 余件,其中包 括:(1)带有 文 字 标 识 小 琉 璃 物件 30 余种,如“清宁宫垂脊”、“清宁宫大脊”、“永陵四碑亭”、“永 陵 配 殿 垂 脊”、“福 陵 大 殿”、“福陵隆恩垂脊”、红褐 釉“福 陵明 楼 ”垂 兽、“昭 陵 隆□”、“启 运 殿 ”撺 头、“凤 凰 楼 垂 脊”、“太 庙 ”构件、“北镇庙大殿大脊”、“是(实)胜寺”、禄釉“琉璃照壁”、“昭 陵 角 楼”、“永 扶 (富 )宫”压 条 砖、“贤王祠山门”大吻等等,这些琉璃构件上的文字标识,虽然字迹潦草,书写极不规范 (应 为窑工 所书,意在便于识别),但却为我们今天研 究黄瓦 窑产品的流向、具体 用途提供了可靠依据。(2)不同的纹饰、规格的琉璃构件的种类计 40 余种,如筒瓦、板瓦、滴 水、勾 头、戗 檐 砖、装 饰构 件 (平 口条压带条、博逢头、凤头、上下枭转头、钉帽、装饰块),此外还有脊兽、琉璃俑等。这些瓦件上的纹饰以龙凤纹为主,其它为荷花、缠枝莲等,琉璃釉色多为 黄、绿 两 种。 (3 )民 窑 日 用 陶 瓷 标 本 25件,如绿釉 大 碗、孔 雀 绿 釉 浅 腹 盘 (残)、绿 釉 小蝶、酱釉高足 碗 (残)、酱 釉大 碗、酱 油 大 缸 (残)等。这些日用瓷器标本,全部出土于民窑区,其中绿釉器多为灰胎,胎质疏松,烧制火候较低,暴釉严重。酱釉器以缸胎为主,胎质坚致,多施半釉,露胎处可见杂质较多,夕铁现象严重。(4)窑具、模具等 20 余件,其 中 主要是 陶质 支 钉、支 架、垫并、托条、托架等。此外有少量匣钵、托盘及云龙纹模具、团龙纹模具、龙凤纹模具、缠枝莲纹模具。(5)琉璃生产工具及其它。石碾 盘 (碾 料场附近出土)、石臼、铜质吹釉管、坯制结晶块(泥浆池出土)、琉 璃 主 要 坯 料 标 本 (采 自 红、白 土 场)。同时,通过走访缸窑岭村侯文忠、析木镇侯云利、三家子村侯希武、红土岭村 候 希 良、侯 家 崴子侯宗云、黄金峪村侯文铎等多位侯氏家族后裔,大体摸清了侯氏老三支的来龙去脉,并征集到黄金峪村村长侯文铎家藏《侯氏宗谱》一部(残缺)。
此次对黄瓦窑遗址的考古调查历时 15 天,结束后进入了室内整理、研究和编写调查报告阶段,遗憾的是笔者因故未能参与后段工作。
[1]路世辉,當品莹.鞍山 碑志[M].沈 阳: 沈阳 出 版 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