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一)芹菜根腐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新型防治技术

2014-02-23 10:50石延霞孟姗姗谢学文柴阿丽王慧君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14年6期
关键词:纸筒软腐病菌核

石延霞 孟姗姗 陈 璐 谢学文 柴阿丽 王慧君 李宝聚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目前叶类蔬菜生产中芹菜由于连年的轮作,导致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尤其芹菜根腐类病害成为危害该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严重年度常导致芹菜绝产,影响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芹菜根腐类病害病原菌种类多,侵染芹菜后均可导致其茎基部变褐腐烂,植株枯萎,引起芹菜根腐。通过近3 a(年)对芹菜根腐病株的病原菌鉴定,主要是侧雄腐霉菌(Pythium paroecandrum)引起芹菜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腐霉根腐病,该病害1982年在美国纽约首次报道,1990年在我国宁夏也发现为害;另外还有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subsp.carotovorum)引起的芹菜细菌性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软腐病,该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在1995年于南京市郊首次发现该病害,目前这两种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另外一种芹菜根腐症状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引起的,称之为芹菜菌核病,该病原菌可引起芹菜苗期及成株期死亡。2012~2013年在北京地区调查时发现腐霉根腐病、软腐病、菌核病在通州果村发生严重,发病地块有20%~30%植株死亡。

目前3种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是进行及时合理的轮作、土壤消毒、化学药剂灌根处理,但这些措施仅能起到缓解作用,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引起芹菜根腐的病原菌鉴定、病害发生规律及新型防治技术。

1 症状识别

芹菜根腐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其共同的发病症状是均可导致芹菜根部及茎基部腐烂、植株枯萎死亡,但由于病原菌的不同也存在一些个性。

1.1 芹菜腐霉根腐病危害症状 引起芹菜根腐病的侧雄腐霉菌主要为害芹菜根部和茎基部,被侵害部位开始产生水浸状红褐色斑,几天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叶片变黄,由下往上发展,但叶片不脱落。主根受害腐烂或坏死,侧根少,植株萎蔫枯死,容易拔出(彩色图版1),田间发病后常导致整片芹菜死亡(彩色图版2)。

1.2 芹菜软腐病危害症状 芹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属细菌性病害,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封垄遮阴、地面潮湿时易发病,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彩色图版3)。发病初期,植株外叶萎蔫,晴天中午更为明显。严重的病株茎基部(彩色图版4)、根茎髓部完全腐烂。叶柄上首先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斑,然后迅速向深发展,病部扩展成湿腐状,变黑发臭,薄壁细胞组织解体,仅剩下维管束,生产田发病后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彩色图版5)。

1.3 芹菜菌核病危害症状 芹菜菌核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导致芹菜、西芹在温室或塑料棚室育苗期间发生死苗,成株期为害芹菜茎、叶。其发病症状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菌核病发生症状,即常先在叶部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形成暗绿色病斑,潮湿时表面着生浓密的白霉,为菌丝层,后向下蔓延,引起叶柄及茎发病(彩色图版6)。另外一种是引起根腐的发病症状,根茎基部初为褐色水渍状,后形成软腐或全株溃烂(彩色图版7),最后形成鼠粪状菌核(彩色图版8),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大量死苗,是芹菜上常见病害。

2 病原菌

2.1 芹菜腐霉根腐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点 芹菜腐霉根腐病是由侧雄腐霉(P.paroecandrum)引起的病害,该病原菌属于卵菌门霜霉目腐霉科腐霉属的卵菌病害。菌落在CMA 上呈放射状。菌丝发达,分枝,粗2.8~7.2 μm。孢子囊球形,顶生或间生,大小10~28 μm,萌发产生肾形、双鞭毛游动孢子或芽管。藏卵器近球形,平滑,间生,常串生,较少顶生,直径21~29 μm。雄器同丝生,常紧邻藏卵器形成,偶有异丝和下位生,罕有间生,1~3个,大小(7.7~17.9)μm×(5.4~10.2)μm,平均13.26 μm×8.02 μm;授精管明显。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直径(19~)21~24μm;壁厚(0.8~)1.0~2.3(~2.6)μm,内含贮物球和折光体各一个。研究发现,菌丝生长最低温度8℃,最适28℃,最高32℃。

病原菌寄主范围较窄,主要为害芹菜、葱、大白菜、胡萝卜等。

2.2 芹菜软腐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点 芹菜软腐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carotovorumsubsp.carotovo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属于细菌界薄壁门,菌体短杆状,大小(0.5~1.0)μm×(2.2~3.0)μm,周生鞭毛2~8 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在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28~35℃,最高40℃,最低2℃,致死温度50℃经 10 min(分)。

寄主范围较广泛,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芹菜、胡萝卜、番茄、马铃薯、瓜类。

2.3 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点 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是核盘菌〔S.sclerotiorum(Lib.) de Bary〕,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核盘菌属真菌。核盘菌菌丝体可以形成菌核,菌核由黑色的外层和白色的髓部组成,不含寄主组织残余物,不规则形,大小(5~18) mm×(2~6) mm,长柄的褐色子囊盘产生在菌核上。子囊盘小,呈小杯状,中央凹陷,具柄,直径1.7~7.0 mm,子实层米色、肉桂色或淡褐色,子层托颜色稍淡于子实层,柄基部暗色;外囊盘被为角胞组织,厚35~76(~105)μm,外层细胞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形,细胞纵轴与囊盘被表面垂直,大小(8~32)μm×(7~23)μm;盘下层为交错丝组织,厚50~260 μm,菌丝无色,宽3~8 μm;子实下层发育不健全,厚15~30 μm;子实层厚127~150 μm;子囊圆柱形,大小(120~140)μm×11 μm,孔口在碘液中呈蓝色,孢子通常8个,单行排列,椭圆形,大小(8~14)μm×(4~8)μm,侧丝细长、线形、无色、顶部较粗;子囊孢子椭圆形至近梭形,无色,单细胞,不具油滴或具 2个小油滴,在子囊中单列排列,大小(7.5~11.0)μm×(3.0~4.0)μm;侧丝线形,宽1.5~2.0 μm。小分生孢子在培养中常见。菌核形状多样,长3~15μm。

寄主范围广泛,主要为害芹菜、茄科、瓜类、豆科、十字花科等。

3 发病规律

3.1 芹菜腐霉根腐病发病规律 侧雄腐霉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中存活10 a(年)或更长时间。借助农具、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原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利于发病,最适发病温度24℃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特别是在土壤含水量高时有利于病原菌传播和侵入。农事操作容易导致芹菜茎基部受到损伤,或地下害虫多,根系虫伤多,也有利于病原菌侵入,发病重。

3.2 芹菜软腐病发病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留种株以及保护地的植株上越冬,借雨水或灌溉水、昆虫、夹杂着病残体的肥料等传播,病原菌可以由虫口或农事操作导致的伤口侵入。由于芹菜种植密度较大,该病在生长后期田间小环境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重,且可与冻害或其他病害混发。

3.3 芹菜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落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菌核萌发,出土后形成子囊盘,盘内产生子囊,子囊弹放出子囊孢子,并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到衰弱植株伤口上,子囊孢子萌发引起初侵染,病部长出的菌丝又扩展到邻近植株或通过病健株直接接触进行再侵染,引起发病,通过农事操作、接触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田间湿度较大时,白色菌丝体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越冬或越夏。菌核病在比较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生,适宜温度为5~20℃,最适温度15℃左右,菌核在50℃条件下5 min(分)即死亡。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

连作地发病严重,与黄瓜、番茄连作的地块因为同属一个菌源,发病也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下雨多或浇水多、种植过密或保护地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重。管理差,不除草、不深耕,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弱,或不清洁田园的地块,发病也重。

4 综合防治技术

目前,由于缺少抗病品种,以上3种芹菜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治首先应该以预防为主,在种植前做好培育无病壮苗、苗床消毒等措施减轻病害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效果较好。

4.1 传统的防治技术 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在栽培措施上,做好苗床管理,进行合理轮作,降低土壤中的含菌量,同时拔除病株病苗,并撒入生石灰等进行消毒,配合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2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等防治软腐病;防治腐霉根腐病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10 g·m-2,与半干细土4~5 kg 混拌均匀,在苗床浇足底水的前提下,先取1/3 毒土撒在床面上,播种后再覆盖剩余的2/3 毒土。幼苗出土一周后开始用多菌灵+代森锌或甲霜灵·锰锌等喷雾,轮换用药,每周1次,共2~3次;防治菌核病可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或用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预防。

4.2 新型防治技术 结合芹菜3种主要病害的为害特点,对芹菜主要土传病害进行了研究,实践出了纸筒育苗的新型防治技术,在芹菜移苗期采用专用含药育苗基质进行移栽。具体操作方法:首先配制含药基质,将育苗纸筒(规格为4 cm×7 cm)伸展开,4个角固定好(彩色图版9),向纸筒内装满含药育苗基质(彩色图版10),去除纸筒表面多余的基质,用喷壶或带有花洒的水管浇水(彩色图版11),待纸筒内的基质充分吸水后,开始移栽1月龄芹菜幼苗,每个纸筒栽入1~2株芹菜苗(彩色图版12),之后按照正常的水分管理即可。定植前浇一遍水,使育苗纸筒能独立分开,定植时先按传统定植方法开穴,然后将幼苗直接带纸筒放入定植穴,使纸筒上沿高出土面1 cm(彩色图版13)。定植后按照正常的管理进行浇水,缓苗。该技术对芹菜苗期及定植前期的腐霉根腐病、软腐病及菌核病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纸筒育苗的幼苗生长健壮,而常规育苗生长较差,出现叶色变黄现象(彩色图版14)。定植后纸筒育苗无缓苗过程,与常规育苗相比植株生长翠绿、健壮(彩色图版15、16),达到培育无病壮苗的目的。

芹菜为喜水作物,生产中以密植为主,连茬现象较多,种植田块连作障碍严重,根腐病发生后防治困难,效果较差,常常导致连片死亡、腐烂,经济损失严重。土壤消毒可以较好地解决棚室内的芹菜根腐病危害问题,但对于大面积的露地栽培则难以操作。选用合理的育苗方法,培育无病壮苗,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芹菜根腐病达到预防作用。纸筒育苗技术结合含药育苗基质的使用,不但解决了苗期的病害问题,同时对定植后和生长前期的病害均有预防作用,带纸筒定植可以避免常规育苗对根系的损伤,定植后缩短了缓苗时间,同时也避免产生伤口,减少了病原菌侵染的几率,适宜在芹菜育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纸筒软腐病菌核
纸筒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结实的纸筒
结实的纸筒
魔芋防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纸筒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