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红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云南 景洪 6661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AMI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于我国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药物治疗仍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1,2],合理使用心血管药物对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观察其疗效。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在31~9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 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1~92岁。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 90例,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37~89岁。2组在性别(P=0.708)、年龄(P=0.838) 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入选标准患者满足以下条件 入院前24h之内明确诊断AMI:①胸痛:经含硝酸甘油后心电图证实缺血性胸痛持续30min未见缓解。②心电图动态演变。③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 超过2倍正常值并呈动态变化。④入选前未服用氯吡格雷。入选患者需满足第④项再加上其他任意两项条件。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均被排除:有心肌梗死病史、出血倾向者、恶性肿瘤者、对氯吡格雷过敏、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3]。
3.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对照性试验研究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观察组)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300mg首剂量,100mg/d维持剂量,口服;观察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300mg首剂量,100mg/d维持剂量,氯吡格雷300mg首剂量,75mg/d维持剂量,口服。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其余常规治疗(严格卧床休息、吸氧、镇静止痛、低分子肝素抗凝、稳定斑块、扩冠、保护心肌,时间窗内无禁忌证的患者均给予溶栓治疗,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4.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在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5.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其中再发非致死性心梗、心力衰竭、心血管性死亡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2组2周内心血管事件的比较[n(%)]
讨 论 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其能够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lllb/lla复合物的活化;另外,除ADP外,氯吡格雷还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它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不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从而防止血栓烷A2的生成而起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双重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够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4]。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作为观察组,单用阿司匹林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期间(2周)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在再发心梗、心律失常、心血管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药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赵玉文.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50.
[2]李静,郑萍.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5):401-402.
[3]薛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7例临床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0,17(16):67-68.
[4]XIAO Z,THEROUX P.Clopidogrel inhibits platelet-leukocyte interactions and thrombin receptor agonist peptide-induced platelet activation in patientswith ACS[J].J Am Coll Cardiol,2004,43:1989-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