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先德
思想品德(以下称“思品”)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有效。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思品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走进了一些误区。以下是我对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列出以供商榷。
由学定教
老师为一节公开课进行充分准备:精美的课件制作、恰当的案例选择、环环相扣的教程,连过渡语都经过了再三斟酌。课堂上,老师自信满满,然而,为引出课题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却没能答上来,老师只好自问自答。教学一步一步地展开,预先选择的案例也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老师围绕每个案例都设计了若干个问题,每次提问后都不忘提示:请看书本第X页第X段。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很快找出了答案。课上得很顺利,老师刚做好小结,下课铃就响了。
老师自信满满,为何课始却遭遇冷场?恐怕是因为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做到“由学定教”,只备了教材,只备了自己应该怎么说、怎么做,而忽略了备学生,对于学生怎么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却几乎没有考虑。另外,老师对问题的答案给出了明确的指点,使得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回答出来。通过阅读教科书来摄取知识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而老师为了使课上得顺利,却让学生走了捷径,没有给他们留下看书和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讨论、商议。这个教例可能有些极端,但重“教”轻“学”,即将教的内容和活动设计得丰富多样,而对于学的内容与活动则考虑得少而简单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归根到底是学生学得有效,只有在“由学定教”理念指导下把课预设好,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贴近学情
老师在讲授《诚实守信》一课时创造了如下情境:当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必须放弃金钱、美貌、信用三者中的两样,才能保全生命,请问你选择保留哪一样?你的理由是什么?随即,老师请一名学生回答,该生轻声说:“我选择金钱,有钱好啊!”“我也要钱,没钱怎么活呀?”另一学生附和着。老师感到很失望,又叫了一人,该生回答:“美貌也挺好,谁愿意做丑八怪呐。”这时,一人大胆地站了起来:“老师,您选择什么?如果选择信用的话,上次答应带我们去游玩,怎么没兑现呢?”老师尴尬极了……
这位老师创造的教学情境没有贴近学情。学生的问题看起来唐突,甚至有故意为难老师之嫌,可仔细剖析后会发现,并非如此。一方面,学生的问题源于对诚实守信含义的曲解,把诚实守信机械地理解为说到做到;另一方面,这是学生真实想法的体现,老师在创造教学情境上使用脱离学情的虚拟材料,希望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但这种虚拟材料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反而会诱导学生说假话。因此,老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贴近学情,想学生之所想,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背景、认知基础及教学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所创造情境的不同认识,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有预见性,让情境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
求近避远
老师在讲授《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课时,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图文并茂的资料,其中触目惊心的事例让学生不时发出惊叹声。可是,这节课老师却自始至终没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是否存在各种侵害,以及侵害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而只是让学生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分析思考。
这样的教学无疑是舍近求远了。在网络时代,人们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网上丰富多样的素材也为老师备课、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但不管网上的信息素材多么鲜活生动,毕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距离,不能引起他们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老师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案例,以强化学生防范侵害的警觉意识,提高应对各种侵害的心理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在坚持实效性的基础上,应尽量遵循“就近便利”原则,注重挖掘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来分析讨论,触动学生的内心,使他们觉得真实可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先扶后放
老师按照教学内容的四个板块,精心准备了四道材料分析探究题。在教学引入后,老师把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四组学生分别重点学习和探讨一道材料题,并要求“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其他题目”。小组讨论后,老师让四位小组代表发言,并随机点拨、讲解,随后便宣布下课。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其他组的探究内容很感兴趣,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
这堂课看上去似乎完成了全部的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小组只重点学习了一项内容,这对知识的掌握来说是非常欠缺的,况且材料中呈现的只是一些核心问题,很多细节问题被忽略了,老师也没有通过任何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挂一漏万”式教学。
当今,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究竟什么内容适合探究?探究学习还应结合哪些方法和手段?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获?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就这一课来说,老师可先就其中一块内容带领学生学习,待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之后,将剩余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老师再进一步帮助学生解疑、总结、提升。这就叫“先扶后放”,“扶”指师生“举一”式互动探究,“放”指学生“反三”式自主探究,如此一来,效果就会好得多。
思维碰撞
在《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观看伦敦奥运会的宣传片,又播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接着提问“两者有何不同”,引入课题。接下来的几个环节中,老师又从多方面向学生呈现有关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视频、图片资料并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领略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当涉及“如何对待文化的差异性”这个深层次问题时,老师却只寥寥数语带过,既没有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也没出示任何材料分析,匆忙中就结束了教学。
解决教学难点是需要功力的,而这位老师的主要功力用在了视频和图片的收集上,却忽视了对教材整个框架的有效建构和对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更没有完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难点的目标。如果只想着用一些新奇、好看的材料去吸引学生,在容易的部分大肆渲染,遇到难题就绕道走或一带而过,不肯多思索,不尝试突破,这样的课程永远没有智慧闪光,课效就只能打折了。所以,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思维碰撞是挑战,是对老师教学功力和学生学力的考验,我们要这方面下工夫。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实践中,不少课堂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主观随意性很大,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即便毫无探究欲望,也得迅速加入小组。而在汇报反馈时,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如何如何”。概言之,信息是单向传出,合作欠缺互动性。
众所周知,小组的合作学习核心是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特别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于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以及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这种互动合作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显然,课堂教学中若不具备多向互动,那么小组合作就只能是为合作而合作了。所以,老师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动引导,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主动参与合作互动体现在说(问答)、想(思维)、做(实践)三个环节;另一方面,要加强课堂多向互动,在进行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师生、生生相互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辩论。
褒扬有度
思品教学课堂少不了褒扬和激励。然而,不少课堂教学中,“真棒”“真聪明”“真了不起”等赞扬声此起彼伏,就连鼓掌声也在一堂课上重现多次。老师总认为这是最能鼓舞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觉得越多越好。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过多外在的褒扬鼓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老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褒扬有度,万万不可滥用。老师要做到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火花闪现时,给予充分肯定与褒扬。但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和不同见解,老师应该讲究策略,给予客观评价,让评价在适当有度中凸显它的价值。另外,一旦学生出现不一样的回答或见解时,老师不必匆忙地作出评价,既不要忙于肯定,也不要急于否定,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展现,这比简单的褒扬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省慈利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