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

2014-02-21 17:27赵盈
中国德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道德机制德育

摘 要 狭义的德育环境是指专门为德育实践活动和人的道德发展而创设的积极环境。针对不同作用对象,德育环境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对人及人的道德塑造主要有传导、熏染和净化作用机制,对德育及德育实践活动主要有支持、调控和反馈作用机制,对其所归属的社会环境主要有过滤、优化、导向作用机制。

关 键 词 德育环境;作用机制;作用对象

作者简介 赵盈,同济大学学生处,讲师,博士研究生

德育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环境泛指所有对德育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环境的全部。宽泛的外部环境对德育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非正面的影响,如有悖社会道德的陋习、违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会阻碍或延缓德育的发展。狭义的德育环境是专门为促进德育的发展而人为创设的积极环境。这一环境对于德育活动的作用只能是积极而有益的,排除了环境的非正面的影响。

下面主要针对狭义的德育环境来研究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

学术界对于德育环境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郑永廷认为:“不同性质的环境,对德育对象和德育过程产生不同的作用。第一,对德育对象的感染作用,即学生在环境中所受的传感、陶冶、感化与影响。第二是规范作用,即对学生道德、政治行为的约束作用。第三是推动作用,即对德育过程产生促进或促退的作用。”[1]其中第一、第二项作用针对德育对象,第三项作用针对的是德育过程。国内学者对于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也有一些代表性的看法,一般认为,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包含传导机制、滤选机制、内化机制、反馈机制等。[2]其中,传导机制指德育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对于道德形成的导向作用;滤选机制则是为满足德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人的道德形成,筛选环境中具有正向影响力的因素,形成德育环境;内化机制是指德育环境通过熏陶、感染等途径作用于人,使道德规范和道德认知内化为人自觉的道德诉求;反馈机制则是在德育实施后,环境进行反馈,以便及时把握德育实施的效果及评价。这四种机制的划分,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环境功能为德育服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仔细分析,这种划分比较笼统和含混。我们知道,与德育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不但有人的道德形成、德育实践活动,还有社会大环境。如果不加区分统而论之,德育环境发挥作用的指向就难以清晰。

笔者对于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划分和归类,认为德育环境主要指向三方面的作用对象:一是人及人的道德塑造,二是德育及德育实践活动,三是德育环境所归属的社会环境。针对不同的对象,德育环境所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

一、德育环境对人及人的道德塑造的作用机制

德育实践活动的目标指向人的道德完善,德育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围绕着如何协助完成人的道德自觉来展开。社会的形成从根本上看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性交往,人不能脱离一定的群体环境而独立生存,因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道德法制规范、民族文化、历史渊源等各方面的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乃至道德品质的形成均会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教导便是:人们经常把自己当成团体成员的一分子,而非单独的一个人来行动与思考。”[3]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扩展到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他指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具有格式塔的特征: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与其环境形成社会场,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会彼此交互影响。此即勒温提倡的群体动力学。这个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表现是由他们自身的素质和当时面对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人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交往逐渐取得基本的道德认知,获得道德经验,经过社会交往的反复强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内化为人的道德自觉,从而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自觉地认同社会的道德倾向,付诸道德行为—人的道德品性由此在社会环境中渐进式地得以塑造和完善。

德育环境从社会环境中抽象出来,作为德育实践活动专门创设的一种人为环境,对人的道德塑造更是发挥积极的作用。德育环境的对人及人的道德塑造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传导作用机制、熏染作用机制和净化作用机制。

(一)传导作用机制

“传导”二字如何理解?一为传递与传输,传的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二是导向与引导,导的是正确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德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要按照道德社会化的目标进行人的塑造,因此需要对受教育的对象,即人,进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传输和引导。而德育环境是由从社会环境中筛选出的适应德育发展状况和要求的有利因素构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作用于处在其中的人,使人通过传导机制直接获得关于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念及道德规范的认识。在社会德育环境中,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规定着道德发展的状态和发展水平,间接引导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倾向;社会道德规范的实施、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效引导人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情境的创设、道德风气的营造,实时引导人和调节人的道德行为。在学校德育环境中,无论是班风学风、师德师范的建立,还是校纪校规等管理制度的建设,都在不间断地传输一种正向的道德观念。在家庭德育环境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家庭的生活习惯中也会不时表现出一定的思想道德倾向,并在潜移默化中传输给孩子。不仅现实德育环境可以发挥传导的功能,在网络德育环境中,网络道德同样能够传导给人。人在与德育环境的交往与互动中不断积累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经验,成为人的道德素质养成的基础。这些道德认知和道德经验的获得与德育环境的主动传导是分不开的。

(二)熏染作用机制

人浸润于环境之中,环境环绕于人的四周,环境对人的影响可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我国古代哲人深谙环境对人的熏陶。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皆黑。”(《荀子·劝学》)司马迁对荀子所言做了注解:“土地教化使之然也。”(《史记·三王世家》)这就是说,人生于一定的环境、长于一定的环境,“出污泥而不染”的个别情况虽时有出现,但人受环境的影响则是普遍发生的。

经过筛选的德育环境以其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和积极、正面的道德氛围,对人的道德素质发挥熏染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的发生主要通过氛围熏陶、情境感染、榜样示范等途径得以实现。

第一,德育环境必须加强建设,完善德育环境的硬件、软件建设,为人的德性发展构筑适宜的空间、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人身处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地感知道德文化的正向能量,长期浸润其中,濡染相习,逐渐养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性。

第二,德育环境中既存在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风尚,又有突发性、不定期出现的道德情境。身处道德情境中的人,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和鼓舞,内在的道德情感被激发,一则会推动道德行为的发生,二则会稳固道德认知,提升道德素养。

第三,德育环境中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人,或具有典型性的道德事件,能够发挥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务必接受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无论给儿童什么样的教训,无论每日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们的行为能产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看护人行动的榜样。道德榜样,在社会环境中得到认同和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社会影响。人在向善的道德追求驱动下,自然会受到道德榜样的激励和鼓舞,从而积极向榜样靠拢,从自觉模仿榜样的行为再到主动践行道德行为。同时,由于“人是一种能群的存在,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本身就构成了个体道德活动的基本空间”[4],所以与周边的人交往,习得榜样的道德品性,能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质。

(三)净化作用机制

德育环境尽管不能完全从社会大环境中剥离,但却是经过层层过滤和筛选的,相对社会环境而言,更适宜养成人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性,净化人的道德观念,革除人有悖道德的行为习惯。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观照人的行为,可以知道,群体中的人普遍存在从众的心理倾向。人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只有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赞赏,才能够不被群体环境所孤立。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构成了人道德发展的压力环境。无形的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逼迫着个体的人必须不断地进行道德纠偏和自我修正,自觉把个人的道德行为纳入到社会群体的正轨和主流中来。从行为主义视角来看,抛开行为主义在环境与人关系问题上的机械唯物主义弊端和极端的环境决定论倾向,行为主义所阐述的环境对人的行为能够产生“刺激—反应”的作用力,确实存在。当人有悖道德的行为在社会环境中遭到否定和打击,人的行为乃至道德倾向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刺激,进而促进人向善的道德转变。

德育环境的净化作用,一方面是通过长期的道德熏染,激活人向善的欲望和为善的潜质,涤清外部环境、自我本性中不符合社会道德的因子,净化人的心灵;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德育环境中扬善惩恶的舆论倾向,通过舆论监督和规范约束,使得人在环境中克服自身弱点,修正自我行为,自觉抵制不良影响,从而逐渐地完善自我道德。

二、德育环境对德育及德育实践

活动的作用机制

如前所述,德育环境是从社会大环境中筛选出来,专门为德育实践活动所创设的一种人为环境。因此,德育环境的存在必定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理念,体现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围绕着德育实践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自我推进。德育实践活动因而成为德育环境最核心的作用对象之一,这也是德育环境区别于其他社会环境最重要的缘由和特征。除了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对人的道德素质发展起到辅助作用之外,德育环境对德育本身及德育实践活动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言之,它包含支持作用机制、调控作用机制和反馈作用机制。

(一)支持作用机制

德育环境作为德育实践活动的支持系统之一,源源不断地为德育活动提供鲜活的德育素材和广阔的教育场域,使德育活动从环境中获得不竭的动力和广泛的支持。同时,德育环境由于营造出德育活动的良性氛围,所以它能够积极巩固德育实践活动成果,从而为下一次的德育活动做好铺垫。德育环境还是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借助博物馆、纪念碑,借助富有历史积淀的校区校舍,借助优美的校园环境,德育活动可以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迈向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德育实践的效果大幅提升。

(二)调控作用机制

德育环境从生动而鲜活的社会环境中来,密切跟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它在与社会大环境系统的交互往来中更新要素,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德育实践,调节德育活动的方向、内容和模式、途径。如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以经济为中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呈现出新面貌。德育环境获悉社会面貌的变化对德育工作带来挑战和新的教育内容,敦促德育活动根据社会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便更好地与社会生活接轨,与人不断成长的道德需要接轨,以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德育实践方案,追求德育的最佳效果。

(三)反馈作用机制

德育的效果如何,还需回到环境中加以验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一则是考察经过道德教化的人是否在社会环境中遵从道德观念、付诸道德行为,是否能成为一个道德的社会人,是否能参与德育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即判断德育的效果如何。这个效果只有通过观察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才能印证。二则是考察德育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地推动德育环境的持续构建,达到净化社会环境的功用。德育环境自身的建设水平和推进程度,离不开社会群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社会群体的道德面貌又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道德品性的完善,德育实践在其间发挥极大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因此通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和德育环境的升级,可以反馈出德育的实际效果。

三、德育环境对所归属的社会环境的作用机制

德育环境尽管是从社会环境中抽象出来,但却从未脱离社会环境,在现实的维度上依旧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尽管德育环境是专门为德育实践活动而创设,是经过精心选择,对德育实践有积极、正面影响力的外部环境,但这并不等于说德育环境是机械而被动地接受筛选,它对于社会环境也发挥着一定的反作用。德育环境对其所归属的社会环境的作用机制包括过滤作用机制、优化作用机制、导向作用机制。

(一)过滤作用机制

从德育环境的命名及创设初衷可以看出,德育环境本身就是对社会环境的筛选和过滤,尤其是针对社会生活的道德状况、道德规范、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等环境要素的筛选,过滤违背社会道德原则、杂乱无章的各类道德观念以及不利于人的道德发展的种种因素,犹如人为地给社会大环境加载了一个庞大的道德过滤器,同时把相对积极、正向的道德教育要素提纯、整合,从而构筑围绕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环体。这一过滤、净化的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当社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诸多元素的更新,德育环境就必须要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多次的过滤和筛选。

(二)优化作用机制

上文提到,德育环境未曾实质性地从社会大环境中脱离出来,依旧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围绕德育实践活动的推进,德育环境本身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优化。置身社会环境之中,德育环境好似一方道德净土,以不断扩散的辐射力,改造和优化社会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同时,德育环境还造就了人的素质的提升,使经过优化的人在社会环境的改造中发挥积极的能动性,创造更加和谐与文明的环境氛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环境的优化。

(三)导向作用机制

尽管人的因素制约着社会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但从一定历史时期的横断面来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一方面,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受制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要素,人可以改造环境,却无法凭空创造环境,社会环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人对环境进行改造所依照的是利己的原则,使环境的发展满足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社会环境既有道德的成分,亦有非道德的成分,其发展无法天然地遵循道德的原则。德育环境则是为德育实践活动而存在的,经由人的德育实践的挑选和打磨,呈现出的是社会主流的价值和道德观,是整个社会环境中的风向标和领航员,对人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敦促人对于社会环境的改造从长远进行考量,不仅着眼于目前,更着眼于未来;不只单纯追逐物质层面的功利性,更要从精神层面寻求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得社会环境的渐进式发展符合人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德育环境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1995(3):5-11.

[2]杨金廷,郝南.高校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分析与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6-78.

[3]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28.

[4]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道德机制德育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跟踪导练(五)(2)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皮革机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